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新高考古代诗歌专题想象 这里有专家考察方向指导

2020-11-23 04:30:01
相关推荐

2021年注定是高考史上的重要年份——2018年秋季学期,适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统称“新课标”)首次启用,这一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于2021年参加高考。而新的高考与录取方式改革,恰恰将以2021年为正式实施起点:江苏、浙江等省的自主命题取消,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有哪些考试动向需要关注?2021年的全国高考语文卷可能是什么样子?

古代诗歌

目前,对古代诗歌的考法比较单一,走的是传统诗歌鉴赏的路子,这是全国卷近几年来唯一没有明显变化的题型。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预测:这两年的全国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后文会分析),下一步(2021年高考)很有可能在古代诗歌鉴赏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上出现题型创新。至于怎样创新,试看曾经作为课标组样题出现的一组题。

预测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默写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词),与上述两首诗组成一组阅读材料。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选择这首诗(词)的理由。(2)结合这几位诗(词)人的人生经历与创作主张,选择一个角度评析这几首诗(词)。(3)下面两则材料是对示例作品的评点。你对这些观点有什么看法?任选一则阐述你的理由。材料一: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杜诗:“写雨切夜易,切春难。”“‘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材料二: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句:“遂成为西湖定评。”(4)不同的人阅读诗歌的感受不同,鉴赏水平有高下之别。结合下面的材料,给一名初一的学生写一封信,向他介绍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合宜的方法。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曾在《历代诗话考索》中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这道题非常有意思,瞄准的核心素养是“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具有开放性。

第(1)题考查的是默写。默写题最常见的形式是补充上下句,全国卷常用“情境默写”的方式考查,但目前的“情境默写”只是根据题干描述还原句子而已,其实不够“情境”,未体现“情境”的价值。这道样题里的默写却不同,要求自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但要与上述两诗构成一组阅读材料,并阐述选择的理由。我们再看一道默写样题:

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包括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七夕等等,每个节日都留下了大量的古诗词,成为节俗文化的重要组成。请任意默写出两首古诗词(可以是其中片段,但不得少于两句),并指出诗句中包含的节日习俗活动。

这就是考查素养,而不是考单纯的古诗文识记。

第(2)题要求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析作品;第(3)题要求借助不同阅读资料,从不同角度对一组文本进行评价;第(4)题要求结合所给材料展开阐述,介绍诗歌阅读方法。

这道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那就是,只凭我们过去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玩弄”与“张贴”“借景抒情”“反衬手法”“想象手法”等标签是很难作答的。

这个暑假,高中的你应该读读这本书(一)答应我要做笔记

如何写好硬笔字 第二讲

从高考变化看核心素养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作文+名师范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想想别人作文 蹦床乐园作文 变形金刚擎天柱作文 社团活动作文 写五台山的作文 第一次包馄饨作文 性格的作文 期待的眼神作文 关于星期天的作文 鸟类作文300字 为志愿者点赞作文 勤劳的父亲作文 端午作文200字 童话新编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全集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爱臭美的我作文300字 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我最喜欢的老师作文450字 荷包蛋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中秋节 书吸引了我作文600字 介绍台湾的英语作文 做纸飞机的作文 介绍九寨沟的英语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优点 我最佩服的同学作文 有关跑步的作文 关于宋江的作文 我的好同学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