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目标 兴趣让孩子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2020-11-23 08:05:02
相关推荐

育邻梦

目标、兴趣让孩子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生命成长历程中有两大动力源泉:①我需要,即目标;②我喜欢,即兴趣。那么,在日常陪伴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包括但不仅限于家长、学校老师和兄长】如何才能高效运用目标和兴趣引导孩子的学习成长呢?

学习成长需要有感兴趣的目标

发掘孩子自带的学习成长兴趣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获得知识的兴趣是直接的,为了获得知识而学外语的兴趣则是间接的。兴趣有个体在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也有在一定对的情景下由某一事物偶然激发出来的。【百度百科解释】

兴趣多种多样,概括分类为: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兴趣和追求。就中学生来说,由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无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都需要师长进行积极的引导,以防止在物质兴趣方面的畸形发展,在精神兴趣方面的消极发展和追求;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有的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有的中学生业余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3】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社会兴趣指社会成员对某一领域的普遍兴趣,或社会某一领域对社会成员的普遍需求。

1、发掘孩子的学习成长兴趣

孩子的成长兴趣不会凭空而生,兴趣需要从生活中提炼。兴趣有时会是短暂的,而且兴趣还遵循“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历程。也就是说,当孩子偶尔表现出某方面行为兴趣的时候,只有给予了他练习的机会,他才能继续在该兴趣方向上继续前行。同时,孩子的兴趣还有待用激励的方式放大。因为,是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偶尔提及难免会有空洞之感,这就需要家长能与孩子多互动,细心观察发掘,发掘他们在某些特定行为上所展现出来的“乐此不彼”,比如孩子外出时,总爱去舞蹈场和大家共舞一曲、孩子听见优美的歌声总爱跟着一起唱......如果孩子能够在不经意间喜欢上某项活动,这就是他们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源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成长体验,也就是说多给予孩子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就更有可能发掘孩子的真实成长兴趣。生活中之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陪伴,那是因为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细心的家长就能发掘孩子的兴趣方向。当然,前提是家长给予了孩子充分展示自我兴趣的自由,如果家长喜欢控制孩子的行为,那么即使每天都与孩子一起活动也不会发掘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根源所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关键是那双慧眼能发掘孩子们的成长兴趣,并坚定的去陪伴、引导他们成长。

2、兴趣需要有触发场境

生活中人们长说:“触景生情”,意为在特定环境下会引发相应的情感体验。孩子们的兴趣同样如此,孩子展现特定的兴趣一定是以对该事物有接触、认知为前提的。任何人对未曾接触过的事物都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兴趣,就如同一个从未出过大山的人,问他楼房的能有多高,他一定会告诉您只有他所见到最高的房屋那么高;如同您问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人,他只能告诉您比他家门前的水潭大一点儿的设想;古代人能够想象到的交通工具一定不会包括现代的邮轮、汽车、火车、飞机......

兴趣是在已有物质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是对现有生活基础的定向深造。触发兴趣的场景就是每个人所能接触到的成长环境和生存介质,比如网络通系统是基于电流能通过导体传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的互联网是基于电报和电话网络对于信息传递这一功用而发展起来的;即将到来的物联网又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升级换代而来......

3、兴趣如何助力成长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期展现出不同类型的兴趣,就如同您问孩子未来想成为老师、医生、警察......他们今天会说想成为警察,而明天您再次问他们时,他们会告诉您更喜欢去当一名老师。面对孩子们易于变化的兴趣,这就需要家长做出决策,是让孩子根据喜好去感受兴趣还是真要在某一兴趣上有所突破。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集成长注意力的“吸铁石”。人生学习成长的注意力并不是一沉不变的,它是应环境变化而变的有意识性精力集中调度行为,期待孩子在学习成长上能够集中注意力,那么就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灵活的成长引导方式。常言道:“小别胜新婚”,对孩子的成长引导同样需要适时调整引导策略,就如同学校课表是搭配着安排、课间有休息时间、学期间有长假......对调整孩子学习成长的注意力就需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孩子自身兴趣带动学习成长全面发展,教导方法要灵活多元、逐步放手引导孩子学习成长自主自觉。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生活中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才,成功者都是通过“孤注一掷”拼搏换回的成果。兴趣助力人生的成长离开“日积月累”的成长积淀,而这需要孩子、家长有足够的定力“持之以恒”。

4、能用的知识才能学得快

生活中时常有人抱怨孩子不爱学习,学习上不上进。这其中的核心便是当前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学习的知识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困惑,比如2019年全国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学校和宣传工作都做的特别到位、讲的深入,孩子们同样学的仔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给孩子们带来了困扰。因为,在家中或者其他地方分类好的垃圾,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还是混装状态。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习的知识需要通过思考来消化、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深化学习所得。劳动极度分工、知识信息化使得知识结构越来越抽象,理解的难度越来越大,离生活实践也越来越远,比如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很难见到农忙劳作的情景了,孩子对于各种动物的认识已然被各种毛绒玩具和绘本所替代。因此,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很难感受到学习的真实性,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往往与生活实践相去甚远。所以,学习上的困惑使有些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被信息的不真实所掩埋。

5、孩子学习路上需要有伴

人生的成长是社会性的,人类的活动都不能离开群体。很久以前,达尔文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弱小的动物绝对不能单独存活。就人类身体而言,不具备单独生活的强大能力,人类的躯体相对于其他大型食肉动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人类只能对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无力的反抗。因此,人们需要做出各种努力,寻求各方帮助,才得以获得在地球上的存活优势。想象一下,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没有任何工具。那么,你面临的危险处境比其他任何动物都艰难。

所谓:“孤掌难鸣”,孩子的学习成长路上需要有陪伴,学校授课制度足以说明孩子学习过程中同伴的重要性。一个人独自学习成长,即不知道自己学习了能有何用、也不知道学习的内容是否能用、更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相对与同伴在哪里。所以,作为家长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给予孩子自由活动实践时间,让孩子能交到他们自己的同伴,大家能在游戏互动中知道彼此所学的位置。游戏活动中,孩子最荣耀的事情就是“****我会,我教你”、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我不会,你能教我吗?”能获得肯定的回答“我愿意!”

快乐是成长兴趣的基础

确定与孩子相适应的学习成长目标

“力所能及”的任务是孩子获得成长自信力量的源泉。成长目标太高,孩子达不到、完不成会产生消极自卑心理;学习成长目标太低,不具备挑战性,孩子会感觉无趣。因此,教导孩子最好的学习成长方式就是他们需要“踮起脚尖”通过努力一点才能达成的目标。

俗话说:“人活一辈子,凡事量力而行,别太逞强。”人们最喜欢摘什么部位的果子?答案是:每个人垫脚、伸手就能够到的那些果实;那么,超市里在人们目视高度都喜欢陈列什么样的商品呢?答案是:人们复购率最高的商品。那么,问题的重点来了,为什么人们喜欢与自己头部几乎同高,伸手就能够得到的物品呢?答案就是:获取位置太低的商品需要弯腰或者蹲下,位置太高的物品获得它们会很费劲,而获取与自己头部几乎同高的物品则十分轻松,即不用弯腰也不用很费劲。

生活中,对每个人吸引力最大的目标就是那些近在咫尺,但是仍需要稍稍“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的事物。教导孩子学习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他们“踮起脚尖”能够完成的任务,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成长具有挑战,当同样成长的获得感同样能够通过稍加努力就能获得,它既不是一个“仰不可及”的星星也不是轻易就能捡来的干柴。学习成长就是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生活的挑战,只有看到战胜挑战留下的“脚印”,才能获得更好学习成长路上砥砺前行的勇气和信心。因此,给予学习成长中孩子的任务应该是由简入繁、从容易到具有一定挑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那么,对于教导孩子学习成长,该如何根据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分配任务,达成助力孩子在学习成长路上小步快跑式的成长前行节奏呢?

1、“知子”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独特的。教育引导孩子学习成长就应该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学习成长的兴趣爱好和习性、清楚知道孩子学习成长路上已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孩子具体的学习成长情况为他贴上最恰当的“好标签”。生活中,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词语名称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儿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2、适度的成长“攀比”

学习成长自信来自两个维度,一是感受自我能力得到了提升,比如不会讲话的孩子学会了讲话、不会走路的孩子学会了讲话、昨天还不能完成的工作今天完成了;二是获得了相对于同伴的领先优势,比如个子比同伴高、学习成绩排名比同学更靠前.....学习成长的相对性是提升个人成长自信的关键,引导孩子建立学习成长自信需要综合运用好孩子今天与昨天自我纵向对比、孩子与同龄伙伴横向对比这两颗“攀比之心”。

1、自信来源于自我纵向对比

什么样的感觉是自信?自信是一种对生活充满信心与期待的综合感觉,是对自己当前的成长进步感到满意。自信的感觉来源于对比,比如今天比昨天拥有更强的力量、今天获得了比昨天更可口的食物;自信的感觉来自于期待被满足,比如孩子获得曾经心仪的玩具、与久别的朋友重新相聚;自信源于实现了奋斗的目标,比如孩子考试中获得了学年初定下的目标、工人完成了生产计划......

自信是一种“知足常乐”,建立在自己今天与昨天相比获得了进步、生活得到了改善,比如买了新房、搬了新家、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自信是个相对概念,它是个人真正的成长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感觉,比如被同伴推崇为学习的榜样、孩子被父母夸奖进步很快、厨师被夸奖厨艺又提升了;自信来自自己辛勤劳动有了新的收获,比如农民劳作一年获得了可观的收成、工人工作一月获得了应得的报酬和奖励、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做变成了独立自主的个人......

自信在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然后积极地去改造它,让今天比昨天收获更多,让明天比今天更好。积极成长的人总是在与自己不断较劲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进步的,比如作为头条教育领域创作者,最大的自信就是能够创作更多对他人成长有所帮助的内容,每天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阅读量、被点赞、被关注。

2、自信来自与同伴之间的横向对比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个人的东西是与外界无关,仅仅从内部单纯地发展起来的,也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没有各种内部条件,仅仅从外界就投入发展过程的。”生活中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都参与个人的发展,个人的成长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互为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总之,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共同融合成就了个体的特殊性。人类是群居、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之内,从家庭、社区到国家。幸福的感觉同样来自与同伴而共同完成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的劳动中,比如我比****长的高一点儿、我的衣服比****新、我的能力比****强、我拥有更......与同伴间的成长“攀比”能够使孩子找打成长自信的感觉。

生活就是在不断的与同伴进行“攀比”,孩子们之间比谁学习更好、谁的运动能力更强、谁能够在某项技能上脱颖而出;家庭之间对比谁家能够住上更宽敞明亮的房子、谁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子女.....成长幸福就是智力、学习力、想象力全面综合性的横向对比。每个人的成长活动都是为了获取成长“相对优越感”,成长“相对优越感”就是成长进步中那个所谓“清晰的脚印”,“清晰的脚印”就是自己相对与同伴的成长排名、获得奖励次数的多寡、来自同伴的认同和赞誉,这也就印证了“人多饭菜自然香”。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成长活动都属于相对运动,自信的感觉就是自己相对同伴儿为社会建设作出了更大的奉献,从而获得了更多社会同伴儿的认同与赞誉。

被奖励是学习成长最大的动力源泉

人生学习成长离不开目标,因为目标就是为成长前行指引方向的“北斗星”;学习成长不能少了兴趣,兴趣是催化学习动能的化学制剂,只有保证了学习成长的兴趣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成长动力。对于孩子无论是学习成长的目标、还是学习成长的兴趣,都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才能被合理的利用。因为,目标和兴趣的完成必然需要伴随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物质与精神并重才能做好孩子学习成长的引导工作,而老师对能够给予孩子的物质与精神激励都具有绝对支配地位。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9)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4-21 17:25心都碎了[台湾省网友]IP:460599203
    我也有孩子,这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谢谢分享!
    顶41踩0
  2. 2022-12-04 08:48戎生科[重庆市网友]IP:3418163163
    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想要学习。
    顶39踩0
  3. 2022-07-19 00:11向日葵๓[青海省网友]IP:1778385051
    结合孩子的兴趣来学习,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了。
    顶3踩0
  4. 2022-03-02 15:34笑我痴情[西藏网友]IP:1742914842
    观点很新颖,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顶0踩0
  5. 2021-10-15 06:58挂影[辽宁省网友]IP:3406516988
    很认同这个观点,不强迫孩子去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
    顶0踩0
  6. 2021-05-29 22:21自由的风筝[吉林省网友]IP:1886228972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乐器时因为感兴趣学得可勤奋了。
    顶16踩0
  7. 2021-01-11 13:44远 & 近[辽宁省网友]IP:2022674463
    很有启发性的一句话,孩子的学习重心应该在自己的兴趣中。
    顶0踩0
  8. 2020-08-26 05:08沐清[宁夏网友]IP:1744375328
    我也准备试一试,希望孩子能够更主动地学习。
    顶9踩0
  9. 2020-04-09 20:31萧芩[云南省网友]IP:3690094299
    太赞了,这对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顶5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公鸡作文 我的想法作文 关于知识的作文 假期作文600字 自我成长作文 美好瞬间作文 高一作文素材 发烧作文 启航作文 关于叙事的作文 两千字作文 责任担当的作文 400字作文写人 小作文150字 开心的一天的作文 山东作文题目 野餐英语作文 动物作文500字 移步换景作文 停电作文 英语我的一天作文 靠自己作文 春节高中作文 谦虚的作文 关于少年的作文 写感恩的作文 写劳动的作文 有关文化的作文 读书作文800字 快乐假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