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司马迁质疑“天道无亲” 反证明了道家文化能为我们所用

2020-11-23 10:55:01
相关推荐

作者:张松法

司马迁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不熟悉司马迁的人,也不会来看这篇文章了,来看这篇文章的,无疑都是读过《史记》的文化人。所以,大家肯定都知道,司马迁是一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更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

中国文化是文、史、哲结合在一起的,《史记》就是文、史、哲最完美的结合,这一点是学术界所共认的。而《伯夷列传》就是《史记》中最能体现文、史、哲相结合的一篇名篇,同时也是《史记》中最为奇怪的一篇,只要是读过《伯夷列传》的读者们,相信都会有这个感觉。

如果撇开古往今来所有对《伯夷列传》的解释和评论,仅仅从我们一名普通读者的眼光来看,也会觉得《伯夷列传》这篇文章还真有文章。

因为在《史记》的其他本纪、世家、列传中,司马迁都是认认真真的记载了什么人什么事,最多在文章的篇尾,加上一小段“太史公曰”。而《伯夷列传》的全篇文章,真正写伯夷叔齐传记的内容,只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一还不到,三分之二多的内容,都是司马迁自己的提问和论述。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提出了很多的疑问,而最严重的一个疑问就是: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司马迁的疑问就是:有人说,天道是帮助善人的,但伯夷叔齐是善人,却会饿死;颜回也是个善人,常得孔子的称赞,却是贫穷又早死。盗跖是个恶人,却反而寿长善终,这还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到了近世,专做坏事的反而富厚累世不绝,按规矩公正做人的反而遭遇祸灾,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在司马迁的这段话中,“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这几句话,怎么看都写的疑似他自己,而他自己正是因为帮败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好话,结果一片好心却招来了宫刑。所以,司马迁极其疑惑,这个所谓的天道,到底有没有啊?

其实,不只是司马迁有这个疑惑,古今中外很多人,也对此有疑惑。

这就是一个历史哲学的大问题了。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有人认为出自《老子》,也有人认为出自比《老子》更古老的《黄帝金人铭》。但是,不管司马迁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哪里,我们只要弄清楚,司马迁是怎么来理解天道和善人的,也就可以明白司马迁为什么要质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话了。

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并不需要对《老子》和《黄帝金人铭》的渊源及思想传承进行考证,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来详细讲讲有关《黄帝金人铭》的事情。

司马迁在全篇《伯夷列传》中,有三个地方写到了天、天道,且都在上面的这段疑问之中。一,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二,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三,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可见,司马迁所说的天、天道,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天、老天爷,是神格化的最高主宰。

司马迁所说的善人,无疑就是指许由、卞随、务光、太伯、伯夷、叔齐、颜回,以及“非公正不发愤”的疑似他自己。总观司马迁眼中的善人,都是自身修养很高、不贪图名利地位、耿直公正、遵守规矩的人。

司马迁的困惑就是:如果真的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那么像上述的这些善人应该都有好报才是,但事实上像伯夷、叔齐、颜回、他自己这样的善人,却并没有得到好报,而众所周知的坏人却有好报,那到底还有没有天道啊?

这个困惑,也许司马迁始终都没有解开,我们可以细读《伯夷列传》,也可以读完整部《史记》,尤其是重点细读篇尾的《太史公曰》,也没有找到司马迁对这个困惑的明确答案。

那么,《老子》所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八个字,出现在《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因为道家文化是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要理解老子的思想,可不能只看《老子》第七十九章,而必须理解整部《老子》,否则就容易断章取义。

简单来说,道家文化认为,道是先于宇宙天地就存在的,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道的形体是虚无缥缈无形无状的,道对天地万物的作用却是生生不息的。

所以,《老子》不厌其烦的强调了,人要效法天道的虚无,要做到上德若谷、知足、生而不有、大国以下小国、柔弱、不争等等,就是要抛弃自我的情绪私欲,抛弃所有的先入之见和主观成见,让自己的心灵达到像天道一样的空灵,只有在这样的无我境界中,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对自己产生作用,才能让自己获得智慧。

有了智慧,就能够看清客观事物的真相,找到最恰当适宜的方法,最终把事情做对做好,通过把事情做对做好,就能获得利益,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道家文化,并不是另有一种神奇的方法,也没有秘术仙法,更不是靠神灵的保佑,而是跟普通人一样,通过把事情做好而获得利益,只不过道家文化特别讲究的是,要在做事情的时候,比普通人多了一个无我的境界,道家是凭着无我境界上的智慧,才比普通人看得更清、做得更对,取得的利益当然也就更多。

再看《老子》第七十九章,就可以明白这是老子在举例说明,举了和大怨、拿着契约追责别人、征税这三个例子,来说明承受怨恨、不拿着契约追责别人、不拿着法令去强行征税,是属于抛开自我,是符合天道的,符合天道的人即是道家认为的善人,而天道是会帮着无我的善人的。所以《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家文化的奇妙之处,就是通过无我来产生智慧,凭着智慧来产生方法,而通过智慧来获得的方法,就是针对客观事物的恰当适宜的方法,就如同对症下的药,有了恰当适宜的方法,就能把事情做对做好。

也就是说,道家文化并不认为不贪名利一定好,也不认为善良公正一定好,而是看该不该用?就如同治病的药,并不是人参珍贵就一定好,也不是黄连便宜就一定不好,而是看是不是对症。

道家文化,很像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对于令狐冲的独孤九剑来说,其本身是没有剑招的,完全是根据对手用什么招来攻击我,我就能自动产生一招剑法来克敌制胜,而且招招都是最恰当适宜的攻击对手最薄弱的破绽。

道家文化利用智慧而产生的方法,当然也不是固定的,也是完全针对客观情况的,是该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的,借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该发愤就发愤,不该发愤就不发愤;该出言就出言,不该出言就不出言,只要以利人利己的心,运用无我境界上的智慧,就能产生并运用恰当适宜的方法。

运用智慧所产生的方法,似乎是自己想出来的,也似乎是在空灵的心灵中无中生有一样的蹦出来的。其实,这就是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道就是这样“常与善人”的。

原来,《老子》所说的善人,是指能够达到无我境界,并能够运用无我境界上的智慧,该怎么做人就怎么做人的人,并不一定是指不贪图名利地位、耿直公正、遵守规矩的人,与司马迁所理解的善人,是很不一样的。

那么,司马迁是不是懂得这一套道家文化呢?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的父亲老太史公司马谈,曾说到了道家的要旨: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从这段话中,司马谈似乎是懂得道家文化的要旨,就是该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任何方法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决定的,也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但是,老太史公司马谈又说: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司马谈认为道家文化是“形神骚动”,后来又补充说: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很显然,司马谈虽然知道,道家讲究的是该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这个要旨,但司马谈自己,却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一套道家文化,更没有无我境界的切身体会,还认为道家抛开自我而达到的无我境界是形神分离!

非常可惜啊!在道家的无我境界上,或者《阴符经》所说的“神仙抱一之道”,的确有形神分离、身心分离的感觉,但这正是进入心灵境界的关键啊!因为道本来就是空虚无形的呀,只有进入空灵的心灵境界,才能让心灵接近于道,才能在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下产生智慧!

如果,司马谈掌握了道家文化的无我、看清、做对、双赢的这一套理论、心法、境界、功夫的话,就不会说出“形神骚动”、“形神离则死”这样的话来。

司马谈都没有掌握的道家文化,就难怪司马迁了。

如果,司马迁掌握了道家文化,也能以无我、看清、做对、双赢的思想,来面对李陵败降匈奴的事情,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们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够做到恰当适宜,都能够做到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们说,会有什么结果呢?

真正的道家文化,并不是司马迁所认为的,做个不图名利、善良公正的人就可以了,而是非但要掌握这一套无我、看清、做对、双赢的理论,更要达到与之相应的境界功夫,这样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只不过我自己才疏学浅,对老子的思想领悟得不多,无我境界还很浅薄,充其量也只能勉强的理解一些古文古诗词而已。

非常希望能够跟广大网友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希望人人都能掌握道家文化的境界智慧功夫,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能实现每一个人各自的理想。

天网恢恢的本意并不是针对犯罪分子,而是另有深意

翻遍《老子》,只有一句话写出了《道德经》对每个人的用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心慧文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难忘的事1000字作文 改过自新的作文 介绍萝卜的作文 作文心愿500 童年趣事作文开头 关于苔的作文 小学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英语电影作文 初中中考作文满分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100字 信仰作文素材 华丽转身作文 初中满分作文开头 行走在什么作文 下雪的早晨作文 绑架美女mm作文 我发现了100字作文 小学作文一封信 精彩的作文题目 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600字作文 作文《盼》6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爱 我不再怕黑作文 写事的作文题目大全 介绍贝壳的作文 以信任为话题8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吹泡泡作文怎么写 作文提纲图片 学包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