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金刚经》 是几把不同钥匙 哪一把对应你?

2020-11-23 22:20:01
相关推荐

在开悟修炼的路上,要经历很多道门。每一道门的钥匙都不同,修炼者只有理解了钥匙才能打开当前的门。《金刚经》一书,就包含了好几把在不同阶段的钥匙。

金刚经到底在说什么?有哪几把钥匙?下文用简单几句话说明:

第一把:迷失在红尘梦境、三界火宅,还没有开悟的人,怎么样能让生活的梦境少一点痛苦。

第二把:做多少功德,都还是梦境,都不如觉醒的福德大。劝解大家要发心追求真相,开悟解脱,才能脱离苦海。

彻底的觉醒、开悟、涅盘要破三关,初关、重关、牢关。

第三把:怎么样看破假象,破初关。

第四把:破初关后,怎么样一步步破重关。

第五把:怎样是破了牢关,破牢关的状态及检验标准。

第六把:修炼路上可能出现的误解,魔境。

第七把:如何看待不同教派的修炼。

《金刚经》在汉传佛教中地位的重要性无可取代,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核心思想,所以也有说法是《大般若经》的略本。但是,《大般若经》广大庞杂,有600卷,既然《金刚经》是浓缩的略本,就表示此经包含《大般若经》的所有重要核心指导。因此,此经虽然经典,也必然有一个问题,集中核心而过于简略。《金刚经》的这几把钥匙,不仅是钥匙更是对佛教修炼的约束指导。下文对这七个部分逐步剖析:

第一把钥匙:迷失红尘阶段

布施是佛教提倡的,受到颂扬的一个有福德的行为。所以布施,是可以让梦境舒服一些,少一些痛苦的钥匙。

第二把钥匙:引导追求真相的钥匙

《金刚经》中屡次提到布施的福德,并且提到程度逐渐递进的几层布施。

第一层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第二层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布施,第三次初日、中日、后日恒河沙等身布施,第四次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布施。,一次比一次布施程度千万倍的增长,但是这么巨量不计其数的布施所得福德,都不如受持读诵讲说《金刚经》功德的百千万亿分之一,乃至所有的数字都不能表达功德比布施大多少倍,可以简单理解了,无限倍大。

说到这里读者看明白没,相比之下,布施显得如此苍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经中其实暗示过答案。

第一次暗示,强调无所住布施,不住相布施,福德就不可思量的多了。矛盾的是,真正做到无所住,就是无我的境界,也是觉醒、开悟的境界,但是如果你没开悟,自我还在,就做不到无所住布施。

第二次暗示,说福德都不是真的“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这里包含的信息是什么?佛陀是觉者,觉醒是从梦里醒来,而所有的福德都只是梦里的情节,布施也只是一个布施的梦而已,做到无所住布施才真有用,也就是做到觉醒,开悟的布施才福德不可思量。佛陀是在暗示,三界火宅的人生梦是痛苦的,布施不过是减轻痛苦与执着的另一个梦,只能有梦里的福德,所以相对于醒来的真福德,就是福德无。参看笔者《佛教的神话是迷信吗?真相是?》文章。

可以总结了:布施福德,梦里的福德,可以说是一种梦里的安慰剂,不真,也有用。笔者此前的一篇《佛法是安慰剂还是真相》,对此有详细解释。做到无所住布施,也就是开悟,远比布施,远比福德重要的多。

佛陀是告诉众生,追求真相的福德,远重于布施。

这里要强调一下比布施福德大得多的受持《金刚经》,那都受持《金刚经》好了,反正做那么多的布施,都不如读诵金刚经。受持什么?《金刚经》通篇是讲述追求实相,出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就是开悟后达到无我的解脱。不开悟,怎么做到无我?做不到无我,又怎么做到受持?怎么为人读诵说解《金刚经》得真义?受持《金刚经》,需要开悟,然后实现无所住布施,为他人说《金刚经》的真义,而不会误导,福德不可思量。

第三把钥匙:追求真相的阶段,破初关的钥匙

“一切有为法,皆为梦幻泡影。”这是《金刚经》最后一篇的话,很多解释都说这句话是此经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也只是一把钥匙,针对的是对于已经踏上追求真相,实修阶段的人。对于到这个阶段之前,或之后的,就不再有意义。仅仅对于这个阶段的人,是最重要的。通过努力,通过任何手段,认识到什么是不真实,认识到世界只是一场梦境,就是开悟的破初关。

很多人描述开悟就是见到真相,见性就一定是见到真相,这多少有些误导。开悟的第一步,并不是看到真相,而是看到什么是假象。让我们假象的殿堂,开始坍塌,不再严丝合缝,不再完整,不再真实,不再被我们完全的认假成真。让我们首先撕开假象的一个口子,进而逐步看穿整个梦境的不真实,等假象完全的被烧毁后,再归来时才知真相。金刚经的这一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也是对“一切有为法,皆为梦幻泡影。”的呼应。

此号之前发表的这四篇文章,《开悟:是一场逃亡——参透我是谁?》《佛教:怎样证明世界是梦境?》《幸福是假象?我们都是大脑的囚徒?开悟的真相》《开悟--超越梦境世界》,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你的梦境,谈论你的梦境,传达梦境外的讯息,试图摇醒你。但通常的情况是,别人的信息不足以让你醒来,也许能做到让你怀疑梦境的不真实,到让你有醒来的愿望,愿意为醒来付出尝试和努力。到了这个状态可以再参看笔者《佛教活的禅定和死的禅定,有什么区别?》这篇,根据篇内的建议修炼禅定、临在,再去觉知思维。不是听我说世界是梦境,而是自己亲证,自己去看穿所有的虚假,所有的不真实性。及至,大地落尘,虚空粉碎,才是觉醒,过了开悟的破初关。

第四把钥匙:已觉醒,破重关的钥匙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对无寿者相的诠释。笔者一篇《佛教金刚经:时间是个幻象,现在心不是当下》的文章有解释。破重关的语句很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善护念”等等,这里不一一解说。下文说明重关的意义及介绍,以及说明重关的文章:

开悟解脱要破三关。初关已破,到了这一关重关,已经能看透大脑是个工具,而我不是大脑、不是念头、不是思维和逻辑、不是任何信仰。已经能够通过刻意努力,暂时脱离大脑之外。佛教有一个词叫做“出离”,真正的出离,未必是出家当和尚,也不是不入红尘,而是出离你的大脑,出离你大脑编织的幻梦。

但是这一关还没有达到解脱、涅槃,虽然有时能醒过来,能超越大脑,但只是有时。更多时候还是在梦境与真实之间来回摆荡,还是有我执,而且是相当多的我执,这一关,就是破除所有我执的过程,也是自我彻底消亡的过程,无我的过程。

这一关,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如果未过初关,对这一关,不必要知道,也不能真正领会。但是这一关对于已经过了初关的人,就特别的重要了,破重关也是开悟、成佛的关键。不知有多少修行人在这一关沉沙折戟,通过了这一关的人又是凤毛麟角。为什么?是这一关太难吗?还是因为存在着太多的误导,让同修们因为误导而跑偏了方向?以笔者自身经验来说,所以弯路这么多,是因为误导更甚,而指导更稀少,缺乏专门指导破重关的资料和指导。笔者的文章从10月22日《佛教禅修的缺失与误解:破重关》开始,大概一周内的七八篇文章每一天都在写破重关的相关事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

第五把钥匙:破牢关的状态及检验标准。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句话以不同形式在全书中出现最多,是释迦摩尼的最重视的核心,可以参考《佛教:金刚经出现15次的一句话,佛陀最核心的教义》。

开悟的起点,破初关,是认识到世界的不真实,然后开始消除“我”,层层消除,终点也是牢关,牢关是重关的最后一扇门,无我。无我,也是涅槃重生,开悟解脱。检验一个修行者是否解脱的标准,就是是否做到了无我。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句话是对无我的佐证。

“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一众生得灭度者”。众生的本质都是无我的,世间众生都是无我对幻象的认同,并没有真实的“我”的个体,一切都是幻象,何来众生呢?可以说,有众多的认同和制约存在于这个幻象的世界。如来,无形无限永恒,就是我们的本质。

第六把钥匙:可能出现的关隘、误解、魔境。

关隘:“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只是修炼路上的钥匙,过了一个阶段,就要放下那个阶段的钥匙,到了最终要放下所有的佛法钥匙,才能到达彼岸。舍不得放下钥匙,钥匙就办成了执著,变成了新的牢房,一个叫做佛法的牢房。

另有一些说法是破重关时用来破法执,法是钥匙也是度人到彼岸的船,法执对钥匙的执著,将法执区别于我执,那是谁在执著这个法呢?还是个“我”。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句话也是对佛法的说明,佛法只是比喻,只是钥匙,只是对追求真相的引导,不是需要亲尝的真相。佛教流传的“见佛杀佛。”,禅宗高僧的诸多事件:南泉斩猫,枯霞劈佛,临济打黄劈。都是对放下佛法的体现。笔者文章《佛法,是一根有生命的刺,不是死去的装饰品》有详细说明。

魔境: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著名的佛教大和尚,提到在打坐时见到了金光如来,还赐给了他一个发光的宝珠,然后这个人清明透彻。这个景象就是臆想的个人主观幻觉。修炼到幻觉也是进步过程的一个阶段,但是如果把幻觉当真,就着相了,走入了误区,佛陀说的是人行邪道。可悲的是网上还大肆宣扬这种神通现象,当成开悟的证明。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也是对各种神通,对看到金光如来、入定七天、与天地合一等等所有状态的否定,真相不是任何一种状态,任何状态都是梦境的内容。

第七把钥匙:怎样看待佛教外的修行人?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说明此经的真理,是一切佛的基础。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有对真理的描述,都是平等的,真理都是一个,无高低,无不同。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是特别重点的,释迦摩尼并没有否定佛教以外也有圣贤,也有智慧。但是所有的真相,都是同一个真相,所以真理是唯一的真理,真理没有谁的高与低,真理不仅属于佛教,其他教派组织圣贤,都以同一个真理,只在教育方法上,显化上有所不同。所以,佛教是不否认其他圣贤与教派的宗教,是一个开放的,以追求真理为核心宗旨的教派。真理不止于佛教。

佛陀本人也一再强调此经重要,有此经处如有佛,此经所在即是佛塔,天人阿修罗皆来供养。就在于,这一本《金刚经》涵盖了以上七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对门外的人,修行中的,不同阶段的,容易跑偏误解的,容易走入魔境的,以及防止狭隘的贬低他人的的核心教诲,检验是否彻悟解脱的宗旨,都包含了。《金刚经》精简、全面而核心,是钥匙,也是指导检验修炼者的约束和保障,确是无出其右的经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心中的偶像作文600字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我喜欢的人200字作文 作文排比句 花开不止在春天作文600字 武汉战役作文 美丽的春天250字作文 恩师难忘作文 班级植物角作文 作文350字写景 六年级作文真情 怎样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 关于煮饭的作文 贸易节作文 种下一粒种子作文 角度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一年级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500 东钱湖作文 校园落叶作文 我想要的作文 穿越的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我的语文老师300字作文 游养马岛作文 游许昌西湖公园作文 感谢磨难作文 花的四季作文600字 读后感作文600字 生命是坚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