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金字塔原理:万字长文分享 助你提升思考 表达 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11-24 05:20:01
相关推荐

白茶清欢无别事,煮好岁月待故人。大家好,我是心念清欢,请关注我,我将持续为大家提供交流读书写作、人生成长类心得,共同提升认识,增强自身技能。

当你着手起草一份报告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找不出头绪,抓不到重点;当你兴致勃勃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不断被领导的质疑问题打断,让你措手不及;当你与人沟通时,发现对方谈话漫无边际、飘忽不定,眼看着时间一点点流失……

时代发展再迅速,科技再发达,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生存的必备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思考能力,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地展现思路?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多年,并总结出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运作的应用类逻辑思维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金字塔原理。至今,已传授金字塔原理四十多年,金字塔原理已成为麦肯锡公司的公司标准,并被认为是麦肯锡公司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

金字塔原理不是教你如何具体写作的书,它是让你学习有逻辑地整理思路,并让你可以层次清晰,思有明确的表达思想的方法。

它可以让你在写作中,学会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利益点,搭建逻辑清晰的常用公文框架结构,能够做到突出重点,逻辑清晰、简明扼要,让人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提升写作效率,节省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在沟通交流中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让人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成为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的人;

在解决问题时考虑全面、周到、严谨,分配任务、设计流程不重叠无遗漏。

总之,学会运用金字塔原理后,可以提升你独立思考能力、逻辑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金字塔原理的特点及原则

金字塔原理的三个特点

我们去记忆一件新事物时,有时感觉很好记住,有时特意记了好几遍,扭头又忘了,只好又再重新熟悉、记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专门研究大脑记忆的机构经过长期试验发现,原来,我们的大脑是有偏好和个性的,每个正常人的大脑都不笨,只是在运用的时候,有的人无意间掌握的大脑正确的运用方法,效果比没有掌握使用方法的人好得多。而金字塔原理符合大脑高效运转的三个特点。

其一是金字塔原理符合大脑通过共性对事物进行归类。比如说在幻儿园时,老师们让学生把积木进行分类,大部分的学生就会把积木按不同的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或红色的堆在一起,或三角形放在一块。

把复杂的事物通过共性进行归类,是大脑的天性,金字塔原理也运用大脑这个天性,把在众多的复杂的信息,按照共性进行整理归类,可以更加清晰地识别和理解。

其二是金字塔原理符合大脑擅长有逻辑的联想记忆。比如你要在短时间内记住以下无关联的词:湖泊、糖、靴子、盘子、女孩、袋鼠、铅笔、汽油、宫殿、自行车、铁路、大象、书本、牙膏。

这么多在短时间内记住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你可以尝试关联记忆法,将词与词之间,联想一个发生的情景,串连成一个故事。

如一个女孩顺着铁路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湖泊旁,在那里捡到一双美丽的靴子,并穿上了它,抬头看到一只在象在湖边喝水,女孩跟着喝完水的大象来到了一座宫殿,宫殿跑出一只袋鼠,碰到倒了盛着糖的盘子,撒在了地上的汽油里,汽油燃烧起来灼伤了女孩的手,马上用牙膏擦拭了伤口,这时看故事的男孩用铅笔夹在书本中,合上了故事书。

通过联想记忆,把这些无关的词用故事的逻辑方法串联记忆下来就容易多的。而金字塔原理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会对杂乱的思想运用不同的逻辑方法进行组织归类,形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思想明确的表达方式。

最后就是金字塔原理符合大脑的短时记忆。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指出,人的大脑短期记忆无法一交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通过研究发现,有的人可能是5个,有的人可能是9个,但大脑最容易记住的是3个或3个以下项目。

金字塔原理在文章的分层上,建议全篇不一般会控制在5层,不过个7层,在段落中的层次也不会太多,一般在5个左右,这样不会让读者读起来很吃力。而且在文章的序言部分或每段的开头,都会先给读者预先说明本文或本段的主旨是什么,这样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金字塔原理充分运用了大脑的特性,所以在组织思想和表达思想时,会给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条理有据的印象,让听众很容易接受。

金字塔的四项基本原则

想要无用好金字塔原理,我们先要掌握金字塔原理的4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结论先行。即把中心思想或结论放在开头。不论是写文章,还是汇报工作,先把最终结果或中心思想放在开头,这样可以让受众清楚地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如你的态度是什么,你的工作进度的现状等,明确了观点或结果,再说原因、问题、具体情况等,让受众不至于从一开始就猜测你的态度或观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二个原则是,以上统下。即在各个思想层次中,上层思想要对下层思想进行总结或概括,反过来,下层思想要对上层思想给予支持或论证。这就是要保证,每一层的思想都要保持在同一层面上,不会出现因果混乱的情况。文中的上下间的层次也称之为金字塔的纵向部分(如图),上下思想的层次之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疑问/回答的对话形式,上层提出疑问,下层给出答案,或上层给出结果,下层说明原因等。

第三个原则是,归类分组。即每一组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这就保证每一组的思想都有共同点,没有共同点的思想就要被剔除出去,避免出现无意义的思想而让文章冗长。在归类分组时,可以运用MECE原则,即ME(mutually exclusive)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拆,没有重叠;CE(collectively exhaustive)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这样可以保障归类分组无遗落,无重叠。

第四个原则是,逻辑递进。即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序。“组”可大可小,大到文章中的章节,小到一个段落。“组”内的思想按照演绎推理或归纳推进的逻辑顺序排序,以确保层次分明,结构有序,减轻受众的理解难度。这也称之为金字塔中的横向部分(如上图),即同一归属中的各个组之间,运用演绎、归纳逻辑原则,可以让思想保持有序、明确。

从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纵向上,最顶端是一个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然后向下分成几个主要部分(子主题),每个部分(子主题)都是对中心思想或主旨的支持论证,每个部分再向下分为几个思想组织,同一部分的思想组织都是对该部分(子主题)的支持认证;于是在横向上,各主题之间、子主题之间、最底层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先用归纳逻辑进行分类,再用逻辑递进排序,来组织思想。这所以这种理论叫金字塔原理,就是它形成的思想结构就是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原理在应用类文章写作中的实践应用

知道了金字塔原理的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呢,我将通过撰写文章序言、搭建思想框架、冷静思考检查等三个部分与大家进行分享金字塔原理在应用类文章写作中的技巧。

金字塔原理为什么适宜应用类文章呢?应用类文章以清晰表达以首要标准。与平时的抒情类、小说类等文章不同,应用类文章重在实用性,以清晰明确简洁为首要目标,不宜采用悬念、倒叙等手法来写作。

应用类文章对逻辑依赖性强。大部分的应用类文章都有固定格式,内容多且复杂,特别是报告、方案等,应用类文章在固定的格式下,对内容的逻辑顺序依赖性就很强,而金字塔原理是严格按逻辑理论对思想进行整理的,符合应用类文章的需求。

应用类文章注重效率和质量。应用类文章是大多是就事论事,对文章的质量和效率要求很高,每篇文章都会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发挥作用,阅读后就知道需要采取什么决策或行动等。金字塔原理是一个高效整理思想的工具,可以帮助使用者快讯、高效、准确、完美地把思想或信息整理成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的应用文章表达出来,可以减少思考的时间,提升思考的效率,提高思想转化的质量和效率。

金字塔原理重点是用于构思文章的组织框架,即将思想以逻辑方式进行整理,文章的具体写作和修辞等在不在范围内。

写好文章的序言就完成了一半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同样,一个好的开头,对文章至关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和夏丐尊说过:”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志看那下文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开头,具有明确主旨、激发兴趣、引出下文的作用。

那么如何用金字塔原理写好一篇文章的开头呢?在金字塔写作模板中,序言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应用类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实用性的文章为主,即应用类文章,如策划书、营销方案、问题解决方案、信函、报告等。

与小说、抒情等文章的开头不同的是,小说、抒情类文章的开头可以用悬念、疑问式作为开头,而且不必要在开始就给出答案,可以放在末尾处最后说明,也就是说可以用倒叙。

但应用类的文章绝大部分就不适合用这种方法,应用类文章一般比较长,内容以解决问题为主,所以在第一部分,即序言中,就把文章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全部明确地表达出来了,为的是让读者在开始阅读时的30秒内能够了解你全部的思路,不仅要回答主章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构架结构。

所以在开头第一部分都会把整个文章的背景、问题、答案等交代清楚,进而再详细解释、说明。这就形成了应用类文章的序言部分,有时短的应用类文章只用序言就可以完成。因此,写好了序言,也就写好了文章的开头。

序言中含有4要素,主要包括说明背景(S,Situation)、提出冲突(C,Compliaction)、引发问题(Q,Qusetion)、回答疑问(A,Answer)四个部分,而序言中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就是背景、冲突、答案。

背景可以将读者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冲突使读者产生疑问,引导读者进入主题;答案可以让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思路(读者对文章的逻辑思路 当然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讲清楚、说明白),为具体解释和说明做好准备。这样整体上就把一篇文章的写作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和思路或结果都表达清楚了。

只要写出了序言部分,那么一篇文章的主题、框架、思路和结果都已经明确了,主体部分的写作只要组织好框架内容,整理好对主题的支持论证就可以了。

序言的具体写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

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有明确目的用突出重点法。写作任务自带有目的,而且非常明确,那么在写作前要进一步明确写作重点,把重点作为写作的突出部分或特色部分,显现在题目或主旨中,让文章更加有特色,其余的部分按照要求撰写就可以了。如汇报工作情况、解决问题方案、工作筹备等等。

第二种是目的不明确的用归纳倒推法。虽然有写作的目的,但写的内容、主题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等,常见的情况就是给你提供信息,也说了写作的目的,可怎样写,重点写什么,达到什么效果没有说清楚。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把写作的原因、问题等信息一一列出来,用MECE的方法进行归纳分组,总结出每个分组的概括句,最后再把概括句进行总结,倒推出写作主题。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文稿,或是需要在会议上讨论的营销方案,或是会议上的讲话稿等。

第三种是无明确信息的用界定问题法。这类写作是给你一大堆信息,甚至是不给你提供信息,只给你问题,让你寻找、分析、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方案。这种情况你先要进行界定分析问题,先回答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背景+困扰)?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用MECE归类法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让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回答这三种问题后,会得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实现期望结果上出现了阻碍或问题;二是从非望结果到期望结果之间有阻碍或问题;三是从实现期望结果上,有解决方案,但要选择最佳的方案等,这就要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确定写作目的。通过明确目的,进而可以确定序言写作模式。

序言有4种写作模式。第一种是发出指示式:即应该怎么做?这种模式的目的是告诉某人做某事。其呈现方式是我们打算做X(背景),需要你们做Y(冲突),你们如何做Y(疑问和答案);

第二种是请求支持式:是否应该这样做?这种常用在申请之类的文章中,其呈现方式是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背景),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冲突),可以批准吗?(问题);

第三种是解释做法式:应该如何做?即告诉某人解决的办法,其呈现方式是必须做X(背景),还未做好做X的准备(冲突),如何做好做准备(疑问及答案);

第四种是比较选择式:应该做什么?这种是提供多种方案,以供选择,其呈现现方式是我们希望做X(背景),又有不同的方案(冲突),哪一种方案合适(疑问和答案)。

其次,用讲故事的方式交代背景。人人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有悬念,可以吸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故事带给人们希望,让人充满力量;故事是生活的升华,总能让人感悟共鸣。所以要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故事中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就是序言中的引入某种”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让读者抛开杂念,专注你的话题。具体方法是,用故事的叙事方式,描述事实环境和当下状况,再引导到文章的主题上,抛出问题,引发疑问,给出答案,引导读者的思绪进入正题,然后再铺开深入进行解释和说明,最终理解、接受你的表达的思想。

最后,用关键句要点呈现文章结构。关键句要点就是文章正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思想,也可以理解全文的大纲。关键性要点应当是完整的思想,完整的句子,让读者看后,就明确你将要做什么或是怎么做的,即明确你的行动步骤,更知道这样行动的原因。关于大纲的归纳、总结我明天具体给大家分享。通过撰写序言,明确了全文明确了主题、思路和结构。

当然,序言的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序言有4种不同的结构风格。第一种是标准式的:背景——冲突——疑问——回答标准式结构,第二种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第三种突出忧虑是:冲突——背景——答案;第四种突出信心是:疑问——背景——冲突——答案。这四种结构可根据文章的不同用途和性质选择使用。

而序言的长度取决于主题和读者的需要,要确保引导读者按照你的思路思考之前,让读者和你站在同一位置上。

总结一下,序言就是向读者说明其已知的信息,其意义是,序言说明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该“疑问”,最终将读者的思路引导到适合的位置上。

运用金字塔原理搭建写作思路框架

在搭建思路框架前,我们要掌握逻辑原理。一是演绎逻辑。即阐述已知的某种情况,阐述同时存在相关情况,并证明相关性,即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推断出隐含的结论(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这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易用于思维、思考问题时使用,不利于写作使用,过程太繁琐,所以使用演绎法时,演绎步骤不要超过4个,结论不能超过2个。如表述一是,鸟会飞;表述二是,我是一只鸟;演绎结果是,我会飞,因为我是一只鸟。

二是归纳逻辑。即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运用归纳推理时必须要正确定义该组思想,同时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如表述一是,日本商人正在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表述二是,美国商人正在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表述三是,德国商人正在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归纳是,投资商们正在对中国投资。

三是归纳逻辑的3种顺序。其一是时间顺序。即按照采取行动先后的顺序(第一、第二、第三)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其二是结构顺序。即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这种顺序模式,要采用MECE(mutually exclusive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拆,没有重叠;collectively exhaustive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其三是程度顺序。即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的共同特性,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搭建思想框架的两种方法。

自上而下法。就是从顶端到底层,先确定主题,回答疑问,再论证支持观点,最后说明原因。现在,我们已明确了主题,写好了序言,下面就要进行开枝散叶,构建金字塔的下面部分,完善好写作大纲。

从全文的主题,向下延伸,是支持主题的关键性要点,这些关键性要点如果还会让读者产生疑问,就继续在有疑问的关键性要点上,继续向下延伸,列出支持的思想观点。也就是用疑问/回答式对话的形式向下延伸观点,在各个关键性要点上重复这个步骤,直到没有疑问为止。

例如,你的一个关键性要点,说是的要达到总目标要采取某个具体的行动,读者会问为什么这样么做?别的方法不可以吗?;如果说的是结果,读者会问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结果;如果说的是结论,读者会问怎样证明这个结论是对的等等。

最后把同层次的关键性要点,使用时间、空间、重要性等逻辑顺序排序呈现出来,就形成文章的思想框架,这是运用金字塔原理的自上而下法搭建的文章思想框架的方法。

自下而上法。这种方法是针对主题不明确或没有明确的主题时,从底层向顶层倒推的办法。从已知信息或搜集的信息中,概括总结出关键性要点,并对同层次的要点进行逻辑排序,再对关键性要点进行概括总结,最终形成文章的主题。

自下而上法较为复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要界定问题。这和写序言时,确定主题一样,先回答界定问题的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背景+困扰)?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不喜欢它什么(非期望结果)?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后,就明确了需要解决问题和写作的主题及范围。

第二步是收集信息。根据确定的主题和范围,有目的地去过滤无效信息,收集有用的信息。

第三步就是找出逻辑关系。信息收集后,把每块信息都简化成要点罗列出来并分组归类,再总结概括各分组的信息,找到全部概括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用地蚝辑排序,最终形成有序的大纲。

第四步对大纲进行总结性概括出结果,形成最项层的主旨思想,即题目。

最后要注意搭建框架中的三个要点。

一是先写好序言再搭框架。我们有时在写作时,心里有了明确的写作主题,头脑中就会冒出写作思路,就会立即着手从文章的框架大纲写起。最好不要这样做,如果你直接先写大纲的话,就会时不时地去考虑背景和冲突部分,因为你没有把主题限定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之内,就要不断在不同的大纲上重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先把序言写好,明确主题,说明背景,引出冲突和问题,再搭框架时,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复杂、混乱的论证中了。

二是先搭建框架再写具体内容。撰写文章时,在明确主题和序言后,要先搭建文章的大纲,即确定文章的框架,不要先写文章的内容,因为一旦写了内容,就会发生因为不愿望修改内容而影响构建框架的问题,任何作者都很不愿意动修改已写好的东西。

三是在搭建框架上最好使用归纳推理法。文章的框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纲,对于应用类的文章来说,一般都比较长,而且涉及内容比较多,如果大文章的框架(大纲)层面运用演绎逻辑,那么同样一个观点或思路,就会在文章的前、中、后等不同地方出现,不符合人类大脑的特性,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和不适,而用归纳推理逻辑就很好让读者接受了。

运用冷静思考逻辑检查全文结构

到此,经过写序言、搭框架,文章整体的金字塔形状已经出来了,但在着手写具体内容前,我们最好再回头检查下思想框架逻辑是否有问题,如是否进行了抽象、提炼、概括出思想精华,是否有层次错误、思路重复逻辑问题等。逻辑检查从以下下个方面着手。

首先检查结论之间是否有共性。寻找同一组思想是否有同一个共同点。具体方法是针对同一类主语的,找谓语的同一类观点;针对同一类谓语的,找主语的同一类观点;没有共同的主语和谓语的,那么找出具有隐含的同一类观点(同一类指的是同一范畴的事物)。

即如果这组句子的主语完全相同,就要找出谓语之间的共性;如果谓语的运作或对象完全相同,就要找出主语之间的共性;如果主语和谓语都不相同,就要找出其隐含的意义之间的共性。如果该组中存在没有共性的信息,那么就把它删除,或归到其它类别之内。

其次检查概括句是否“缺乏思想”。“缺乏思想”的句子让读者感觉枯燥无味,不能引吸和保持读者的注意力,让他继续读下去。如“该公司存在两个问题。”后面什么也没有,那么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改成“该公司的主要组织问题是没有充分授权。”就明确多了。

如果概括句有问题,怎样修正呢?在保证该组思想正确分组的基础上,用“事实”+“结果/说明”的形式来表达概括思想。概括思想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在介绍采取的行动、动作、步骤、流程时,可以用行动性语句,要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效果,即事实+结果;在介绍背景、信息时,可以用描述性语句,要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含义,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情的情况,即事实+说明。

再次检查概括句是否具体完整。在描述一组行动或措施时,有时会用一些看似正确的词汇或语句进行表述,如:与公司员工建立良好关系;培养良好的谈话技巧等。这种句子让人看了还是不知道如何行动,也不知道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概括句要让人看了知道是什么事情,能达到什么效果,采取什么措施或行动。正确的做法是,将本组的各项行动步骤联系起来,并描述每步行动、步骤、流程等,再按因果逻辑关系排列,最后对该组行动总结概括出行动的结果、目标。如”将逾期账款按逾期时间和金额分类,后面是分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最后检查概括思想分组排序是否正确。检查分组的对象是否错误。对思想框架进行逻辑排序前,先根据从信息中推断产生的结果进行归类分组,然后再根据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如果以信息中的行动、步骤、流程等分类排序,必定造成重复。

检查排序的层次是否正确。有时会发现,一组信息中,其中一个信息其实是上一步骤层次或下一步骤层次的,造成了层次上的错误。区分行动步骤层次的正确做法是,如果你希望在采取下一项行动之前先采取某一项行动,那么这两项行动就属于同一层次;如果你希望采取前一项行动以便产生后一项行动,那么前一项行动就是后一项行动的下一个层次。

检查逻辑排序是否存在简单堆砌现象。有时在难以得出结论时,人们会随意写出一个理由,并假定读者能够看出其中的意义。你应当首先使自己明确了解各组思想之间的关系,然后向读者指明这种关系。在进行任何一次分组时,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只列出了这些思想,而不是其它思想?”答案是:这些思想都具某种共性,而且是以这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仅有的一些思想,并且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是该组思想的共性所隐含的意义;这些思想都是为实现某一结果而必须同时采取的行动,同时,该组概括性思想应当表明采取以上行动后产生的直接结果。

金字塔原理及写用实践应用与大家分享完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整理思想逻辑的工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女孩绑架作文 写菊花作文300字 环境卫生的作文 温暖的回忆作文400字 青少年自强不息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点评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机器人英语作文 英雄英文作文 动物的描写作文 什么的味道作文500字 写徐志摩的作文 保持健康英语作文带翻译50字 周记作文350字 吃垃圾食品的危害作文 触动我心灵的事作文 人云亦云作文 玩滑板的作文 小猪开店作文 与诚信同行作文800字 老师不在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呼唤作文800字 关于美景的作文 那盏灯亮了作文700字 作文摘草莓 感恩作文新颖题目 春节趣事作文 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我家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