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孙杰:让千年大运河“活”起来

2020-12-01 12:25:01
相关推荐

作者简介:孙杰,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大运河研究院副院长

摘要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已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质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路,主要表现为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协同联动;聚焦靶向施策,精准分类实施;发挥示范引领,突显区域特色等方面。它不仅使北京承担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龙头”之责,促进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同时也为大运河沿线城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大运河北京段是北京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沿线文物等级高、分布密集、时代跨度长、类型丰富,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方的大动脉,如今则是连接北京中心城与副中心的项链。大运河在北京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传承保护好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一件大事、好事。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指示批示,对大运河文化的研究、弘扬、保护、传承与利用成为新的时代命题。2019年,中央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吹响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冲锋号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迎来历史最好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理应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质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路。

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协同联动,从全局角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体发展

做好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各项规范性文件。在《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中,首次提出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建设。《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指出,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带”是指以大运河为骨架,构建城市水绿空间格局,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沿运河布置运河商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地区、城市绿心3个功能节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17年—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重点任务清单(2017年—2020年)》《关于扎实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19年—2022年)》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专项规划陆续出台并实施。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核心区,通州区先后制定《通州区大运河文化保护建设规划》《通州区“三庙一塔”景区及周边区域规划方案》《通州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等。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北京形成以运河遗产点为核心、运河河道为线、保护范围为面,点线面结合的条块化运河保护与管理网络,从全局角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整体发展。

加强市区联动,完善统筹推进工作机制。北京建立完善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和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统一顶层设计基础上,明确分工和职责,同时注重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工作联动,形成区域、资源和政策合力。在资源统筹方面,北京率先加强北京段大运河沿线各区文化资源整合,推进央属、市属资源协同,强化京津冀三地对接,共同探索大运河文化协同保护、开发、管理的有效模式。在政策统筹方面,整体考虑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建设,进一步研究完善各项专项政策。在力量统筹方面,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属地实施,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治水工程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更好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加强市区联动的同时,积极推进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协同的规划实施、联动发展、对接协调工作机制。

注重省际联动,协同保护传承利用行动持续深化。注重通过召开协同发展研讨会、联席会、网信推进会、展览会等形式,推进省际协同,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如,北京市与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武清区签订实施了《北运河开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合作的信息共享、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2017年12月,北京市社科联发起举办第四届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三地签署《携手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倡议书》。2018年以来,连续两年举办京津冀非遗联展;建立八省市社科联“8+1”联席会议协同机制,搭建起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建共享合作平台;召开八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网信推进会,共同构建融媒体矩阵,形成运河沿线八省市网信部门、社科联、互联网行业组织协同工作新局面。

聚焦靶向施策,精准分类实施,确保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坚持轻重缓急、分类推进、重点突破,聚焦修缮文物、挖掘内涵、整治环境、提升品质等环节,列出任务项目清单,制定行动计划,逐渐探索出一条有首都特色的高质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路。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扎实推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腾退的腾退,该保护的保护,该完善的完善。重点抓好白浮泉、万寿寺、延庆寺、积水潭、什刹海、通惠河、玉河古道及古闸、通州古城核心区、西海子公园、八里桥等重要文物保护和修缮。其中,玉河二期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支塔影认通州”的燃灯佛塔主体修复、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张家湾古镇保护等有序推进。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内涵,整理出版研究成果,收集和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更多能够传诵的运河故事。如,编辑出版《通州历史文化丛书》《漕运时代——北运河治理与变迁》《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志》《潞阳遗韵》《天地运河情》等。

运河生态环境逐渐美化提升。加快大运河沿线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增加标志性文化景观,逐渐形成“以线串珠、以珠带面”的发展格局。实施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什刹海周边环境整治,打造滨水景观。严控沿线建设用地,加强城市设计,促进景观提升。采取治水、引水等方式,保护现有运河河道,逐步恢复玉带河故道、明清通惠河、北运河故道三条古河道以及运河沿岸古码头。全面实施通惠河(朝阳段)、坝河(包括亮马河)、北运河、萧太后河等重要水系综合治理,推进实施大运河沿线21个点位水环境监测工作。

运河特色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大运河文化是城市副中心的魂,北京始终坚持把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体而言,大运河通州段是重点。结合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推进建设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运河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推进大运河沿线标识系统建设,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地方标志性文化品牌。当前,已建成大运河森林公园、滨水慢行道等一批市民公共活动空间,文化生态空间更加优化,运河与城市、运河与市民的关系更加亲密,彰显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色。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显区域特色,优化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理应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担起“龙头”之责,努力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亮丽名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标志性品牌。

坚持文化引领,打造连通古今文化历史文脉的“千年运河”。深入认识大运河的文化内涵是推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逻辑起点。北京以大运河北京段运河沿线地区古城古镇、运河古道、仓储码头、寺庙街巷、传统村落等遗产保护挖掘和利用为抓手,通过系统保护运河文化遗产,提升运河文化价值,打造凝聚悠久历史、荟萃古今文化历史文脉的“千年运河”,摸索出了一套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北京方案”。例如,2018年以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举办大运河文化展;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举办“北京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展”;通州区在中国艺术产业博览会上专门设置运河文化展区,积极推广大运河文化,拓展与其他省市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坚持生态引领,打造连通自然生态水脉的“千年运河”。以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运河生态修复、涵养和环境整治水平。实施沿线污水全处理,推动河道水体生态治理,实现沿线水环境全面检测。在大运河北京段运河沿线辐射区拓展大面积绿色空间,继续做好通州运河文化景观带、大运河通州森林公园等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运河城市公园,加强河道水利管理,推进市政府绿心、运河生态带建设。以塑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为目标,服务市民文化休闲需要,引领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新方式,打造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具有生态水脉的“千年运河”。

坚持融合引领,打造连通未来经济动脉的“千年运河”。坚持以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开发为重点,扎实推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擦亮大运河北京段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全球旅行者广泛认可和体验中国文化、生活方式的首选目的地,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在保护文化遗产基础上,重点发展文创产业,评选认定首批30家文创园区。在城市绿心布局建设国际一流的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张家湾漕运古镇、西集生态休闲小镇、台湖演艺小镇、环球主题公园、宋庄原创文化艺术区。积极创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吸引各类文创产业入驻运河两岸,坚决淘汰和杜绝各类不符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定位的产业。努力打造白天繁荣、夜晚繁华的具有经济动脉的“千年运河”。

坚持协同引领,打造连通世界发展主脉的“千年运河”。坚持世界视野、国际标准、21世纪眼光,以世界运河文化交流传播为平台,不断扩大国际运河城市互动交流合作和北京城市影响力,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主动对接京津冀、雄安新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创新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发展模式,使之成为新时代协同发展的新载体,进一步讲好“北京故事”,打造推动时代进步、具有连通世界发展主脉的“千年运河”。

文章发表于《前线》杂志2019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心愿400字作文 青春梦想作文600字 开学了的作文怎么写 爱国情怀作文800字 女生被打屁股的作文 消防安全在身边作文 我开学了作文300字 感悟类作文600字初中 奋斗青春励志作文800字 窗外作文600字初二 春雨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语文作文多少分 爱国作文300字左右 我理想的职业 英语作文 我学会了35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6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350字 让道德之花绽放作文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200字 生活需要友情作文600字 介绍自己的家英语作文 美丽的瞬间600字作文 家乡美食作文300字 感恩母亲作文800高中 幸福作文唯美开头结尾 读懂为话题的作文 包粽子的方法作文 被男友打屁股作文 一封书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