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描写中秋节的2首冷门诗词 文采斐然 令人玩味再三

2020-12-02 15:05:01
相关推荐

中秋月明,总是会惹起诗人们的情思,从而有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佳作。相信大家都熟悉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但可能也错过了一些冷门的中秋诗词。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描写中秋节的冷门诗词,文采斐然,令人玩味再三。如果你也喜欢这些诗,那我这篇文章就没有白写呢!

第1首,《中秋望圆阁玩月》:纤云彻净月中天,霜鬓欣逢此夜圆。金盏景飘溶绿蚁,素罗寒袭薄飞烟。目随征雁葺城远,身寄浮槎银汉边。仿佛蟾宫仙乐沸,清音缭绕落筵前。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女诗人王凤娴。历史上有不少女诗人,但多数都没有什么名气。这个王凤娴是明代中期人,丈夫是知县,两人常有诗歌唱和之作。

这首诗写王凤娴眼中的中秋节,从天上到人间,视角转换之间,颇有情味。中秋的月自然是圆的,而“欣逢”两字体现人们的欢喜。月圆月缺,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是因为有了人的参与,才会有感慨,才会有“中秋节”的喜悦。

第3句写喝酒的情况,白居易所谓“绿蚁新醅酒”。第4句写飞烟缭绕,那是因为古代很多人中秋节要拜月亮,还记得“貂蝉拜月”吗?

扯个闲篇,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奶奶每到中秋节也有拜月的习惯,拜月之后把月饼分给小朋友,真是难忘的回忆。

第5句和第6句乃是用典来写情,第5句说的是思妇怀念边塞的士兵,第6句说的是天上与人间并不相通,浮槎见张华《博物志》:“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

江南一带很流行一首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第5和第6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节乃是团圆的日子,有的人可以一家团聚,尽享天伦之乐。而有的人却要夫妻分别,将思念寄托天边鸿雁。这自然是女诗人望月所感,也是我们读者“心有戚戚者”。

最后两句用声音来结束全篇,那自然是因为中秋节热闹非凡,音乐飘动满城,才有“沸”这一个字。换句话说,前两句的惆怅之情,很快就被眼前的热闹景象给冲淡了。这种淡淡的忧愁与满满的欢喜,恰恰符合“中秋节”的主题。

第2首,《月夜二首·其一》: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须臾浊雾随风散,依旧青天此月明。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王阳明被很多人认为是圣人,王阳明的知行学说,至今仍被广大百姓所服膺。

这首诗是中秋节的时候,王阳明和学生们一起赏月的时候所写。当时中秋之夜,王守仁和学生们在天泉桥碧霞池上欢歌畅饮,人数多达百人。酒至半酣,众学生有的弹琴,有的吹箫,有的击鼓,有的泛舟,有的投壶聚算,有的叩舷高唱,热闹非凡。望着学生们的开心模样,王阳明心有所感,即兴赋诗两首,自是有先贤“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意。

虽然王阳明没有直说,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王阳明对自己学说的高度自信和“聚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巨大快乐。

前两句说中秋明月忽然被云雾所遮。第3和第4句则是说云雾很快散去,依旧是明月当空。这本来是自然的现象,却蕴含了人生的道理。

王阳明更是借题发挥,以此阐述自己的“致良知”之学:“良知是不会被外物蒙蔽的,只要格物致知,便可发明本心。”

最后两句,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颇有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之意,表面说是“老夫”,实际上不服老,反而要比少年更佳自信更加有活力。

而王阳明所说的狂歌,潜台词自然是他的学说,意思是他的学说将会流传天下。王阳明借着中秋月明来借题发挥,令人看到了他的文采,更令人看到了他的自信,不得不赞叹一声:“好一个阳明先生!”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旅游的作文300字 优秀作文650字 桃花作文500字 信仰的力量作文 青春的模样作文 小学三年级300字作文 共度好时光作文 触景生情作文 小鬼当家作文 优美作文300字 父爱作文400字 梦想的力量作文 神仙居作文 作文我的烦恼600字 做糖葫芦作文 关于粽子的作文 描写节日的作文 生活哲理作文 关于尝试的作文 考试失利的作文 作文三要素 我的烦恼600字作文 传统美德的作文 美丽的心灵作文 作文段落摘抄大全 介绍家乡美食的作文 最喜欢的节日作文 包饺子400字作文 我喜欢春节作文 西红柿炒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