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古代故事:五言诗创作和批评风气之盛(下)

2020-12-04 12:05:01
相关推荐

吟风之盛,与在上位者的提倡很有关系。宋、齐、梁的帝王贵青之中,多有喜好文学诗歌者。刘宋武帝刘骏及其弟刘烁、刘宏,齐高帝萧道成,均被录人《诗品》。裴子野说:“宋初迄于元嘉,多为经史;大明之代,实好诗文。”大明即宋武帝年号。《南史·王俭传》也说:“宋孝武好文章,天下悉以文采相尚,莫以专经为业。”“好文章”即包括爱好诗歌而言。看来这位被钟嵘评为“雕文织彩,过为精密”的宋武帝,确实与士人风气的转变颇有关系。梁朝萧氏父子(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之好文能诗,在文学史上尤为著名,从某种意义上说,几可与汉末曹氏父子媲美。不过钟嵘逝世较早,对于萧统兄弟的事迹,多已不及见。帝王、贵胃既爱好诗歌,每有行幸、宴集,便发为吟咏,与臣下唱和。戎士武夫,只好请人捉刀,甚至花钱买诗来应诏塞责。史传上还载有两个武人应诏作诗的故事。一个还是宋武帝时的事:他于一次宴会上,命群臣赋诗。在座有大将沈庆之。此人不会写字,平日签署文书都觉为难,竟也当场口占五言一首:“微命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既高自标置,又颂美皇帝,故刘骏听了十分高兴。梁武帝的名将曹景宗粗通文墨,经常遇到不会写的字,羞于问人,只好随心所欲地乱造。天监六年(507),他北征凯旋,武帝在华光殿宴饮连旬,令属下赋诗,并规定韵脚,别人已用过者不得再用,条件可谓苛严。当时由沈约分配韵脚,沈约不给景宗。景宗心中不平,形之于言。武帝怕他出丑,便说:“你人才出众,技能很多,何必在诗中表现自己呢?”他此时已醉蘸酸地,求作不已,武帝无奈,便令沈约赋韵。其时韵脚已差不多分配完了,只剩下竞,病二字。景宗拿起笔来,一会儿便写下四句:“去时儿女悲,归来茄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于是四座皆惊,武帝磋叹不已,命史官郑重其事地记下这首诗。沈庆之、曹景宗这两位武夫竟能在仓卒之间以五言诗惊动四座,若非当时吟风极盛,使他们耳濡目染,当然是不可能的。不但皇帝宴会时赋诗,贵族、臣僚聚会时也是如此,史传中多有其例。《颜氏家训·勉学》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公宴即指官府宴集。帝王贵青提倡作诗,做得好的,往往赐以金帛,甚或赏以官位。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在这样的情况下,五言吟风,盛于上层社会,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文人聚会做诗,想方设法增加难度,进行比赛。除了限定韵脚、押险韵(字数很少的韵部)之外,还比赛敏捷的程度。史书记载,永明间竟陵王萧子良曾夜中招集学士做诗,在蜡烛上刻了记号,以燃尽一寸烛做八句诗为程限。萧文淡、丘令楷、江洪还嫌太容易,便敲击铜钵,响声方止,其诗已成。江洪其人亦载于钟嵘《诗品》。此类做法,未必能提高诗的质量,但也是创作技巧高度发达的表现,足以见出吟风之盛。

齐梁时诗歌的普及程度,或许还不能与后世唐、宋相比,但正如《诗品序》所说,“今之士风,斯风炽矣”,也已经相当地令人注目。以《诗品》中所录南朝作者而言,当然绝大多数为官僚、士人,而也有区惠恭那样的小吏、工头(而且是少数民族),有惠休、道酞、宝月那样的释子,还有鲍令晖、韩兰英那样的妇人。五言诗之普及,于此也可略见一斑。说到释子能诗,不妨附带提一下佛经中颂偈翻译时的情况。佛典自汉末被译为中文,其中颂偈也就被译成诗歌形式。东晋时佛偈译出的数量已经很多,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等句式,而以五言为最多。据观察,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译出的佛偈之中,五言偈颂的数量,大大超过其他句式的总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五言诗的发达、普及。总之,自汉末迄于齐梁,五言诗确已迅速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样式,而且甚为普及。晋宋以来,诗歌总集出现了许多,其中确知为专收五言诗者,有西晋时苟绰所编的《古今五言诗美文》五卷和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古今诗苑英华》二十卷(萧编当在钟嵘卒后)。这些诗集绝大多数已经亡佚。留传至今的《玉台新咏》十卷,其中五言诗占了九卷。昭明《文选》录诗,绝大多数也为五言。《玉台新咏》、《文选》编撰都在钟嵘以后。不过可以推想,钟嵘当日所见到的总集之中,绝大多数诗歌当是五言。随着五言诗创作的发展,鉴赏、批评五言诗的言论层见叠出。早在建安时,曹巫在给吴质的信中,说刘祯“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这一简单的赞语可说是最早的专评五言诗的言论。东晋简文帝曾借用其语称赞许询的玄言诗:“玄度(许询字)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在《诗品》中,钟嵘往往记载前人或同时人的评论,现摘录如下:

《诗品》上西晋张华称赞陆机诗:“张公叹其大才,信矣!”

东晋李充称赞潘岳、郭璞诗。《诗品》上潘岳条:“《翰林》叹其翩翩奕奕,如翔禽之有羽毛,衣被之有绢毅。犹浅于陆机。”《翰林》即李充所作《翰林论》。“浅”的意思,是说在艺术表现方面浅显明净。又中品郭璞条:“《翰林》以为诗首。”李充认为郭璞诗为当时(东晋初年)第一。

东晋谢混评潘岳、陆机诗。《诗品》上播岳条:“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刘宋谢灵运称赞左思、潘岳诗“古今难比”。又批评张华诗“虽复千篇,犹一体耳”,认为张华诗风貌单调。

刘宋汤惠休评同时作者谢灵运、颜延之诗:“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汤惠休还曾对吴迈远说:“吾诗可为汝诗父。”谢庄不以其语为然,说汤诗可为吴诗之兄而已。汤、谢语均含调侃,亦有比较批评之意,汤惠休喜模仿江南民歌,吴迈远则“善于风人答赠”。“风人答赠”,当指模仿吴声西曲体制作相互答赠的五言四句小诗。汤、吴诗风有接近之处,故互相比较。

颜延之曾“立休、鲍之论”。颜氏之意,盖谓汤惠休、鲍照诗可相匹配。据谢灵运友人羊耀蟠说,颜延之妒忌鲍照,故立此论,以贬抑鲍照。颜氏对汤惠休是看不起的,曾说:“惠休制作,委巷中歌谣耳.方当误后事。”按鲍照作品中也有体近民歌、与惠休相近的一面,故颜氏得以“立休、鲍之论”。

齐正员郎钟宪(钟嵘从祖)评谢超宗、丘灵鞠等人云:“大明、泰始中,鲍、休美文,殊已动俗。唯此诸人,传颜陆体,用固执不移。颜诸暨(颜测,延之子)最荷家声。”钟宪之语,对于了解刘宋中期诗坛风气甚有裨益。陆机、颜延之诗典雅平正;鲍照、汤惠休诗则绮丽悦目,令人心魂摇荡,当时获得人们热烈的爱好。

齐时谢眺欣赏虞羲之作。《诗品》下虞羲条:“子阳诗奇句清拔,谢眺常磋颂之。”

齐时袁报自诩其诗:“我诗有生气,须人捉着,不尔,便飞去。”见《诗品》下袁报条。

以上是《诗品》所载晋至齐梁时一些人评论五言诗的资料。还有一些批评意见,未明言是何人所说,现在也汇总如下:中品张华条,说张华“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是说放旷高朗之士,还不满于张华诗作儿女情长,风格都偏于柔美,而缺少高情远致。

中品陶潜条:“世叹其质直。”又说陶诗被人视为“田家语”。这反映了南朝人比较普遍的观点,感叹陶诗直率而质朴。所谓“田家语”,就是说陶诗语言略无修辞,如乡下人说话。质朴非南朝人所好,“叹其质直”,显示了对陶诗这一方面的不满,含有否定之意。而用一“叹”字,是不是也还略略包含赞叹之意?所赞叹者,即陶诗在内容方面之真率,所谓“笃意真古”,令人想见其高尚而不矫情的风范。

下品惠休上人条:“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鲍、休有近似处,故一般人将二家相提并论。钟嵘不同意此种论调,认为二人虽有近似处,但汤实不能与鲍相匹敌。

总之,五言诗创作十分发达,而批评风气亦盛,或褒赞,或贬抑,更常常加以比较,比较其成就之高下,风格之同异。钟嵘《诗品》,正是此种背景下的产物。钟嵘对齐梁时的创作与批评,都颇有不满之处。他说吟风既盛,则良秀不齐,“于是庸音杂体,各各为容”,“独观谓为警策,众睹终沦平钝”。他认为这与下述情况有关:即那些作者狂热地欣赏、追随近世鲍照、谢眺之作;不知取法乎上,学习建安曹植、刘祯等大家,甚至讪笑曹、刘为“古拙”。即使仿效鲍、谢吧,也仅学其皮毛,不能得其佳处。他又说以诗为口实、加以指点品评的现象,虽然在上层社会甚为普遍,但也是随心所欲,因各人好尚不同而任意褒贬,议论纷纷而漫无标准。他对这样的现象很不满意,因此才写作《诗品》,既评鹭古今诗人之高下,亦借以指出向上一路,揭示他认为应该树立的标准,使世之作者知所趋向。我们从钟嵘生平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他是一位有个性、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人,齐明、梁武时两次上书言事便是证明。诗歌创作与批评,虽然可说是“殆均博奕”,“周旋于间里,均之于谈笑”,算不上是经国大业,但钟嵘也是有话就要说,不肯沉默的。写作既有明确目的,态度也颇为严肃。这从第一章所述其评诗不计亲疏、不论作者社会地位的事实,便可以明白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1-25 17:17【源】十年之约陈晓燕[河北省网友]IP:1743394399
    古代文学的研究总是那么有趣,五言诗的创作和批评一直是我关注的话题,期待继续深入了解。
    顶33踩0
  2. 2020-10-24 11:12杯中酒[山西省网友]IP:1729483570
    这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和风气有着深入的探讨,让人对五言诗创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顶1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年味的作文 记住这一天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担当作文 作文网 桃花作文 精选作文 中秋节作文 自信作文 作文读后感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 妈妈的爱作文300字 做汤圆作文 绿萝作文 初中生作文 赤兔之死高考作文原文 假期计划英语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小学五年级作文 校园作文 打雪仗的作文 春节作文结尾 我的姐姐作文 桃花的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 过新年作文300字 出发作文 北京作文 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