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荒山蝶变 绿富山乡——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靠山吃山”养护绿水青山小记

2020-12-04 16:35:01
相关推荐

荒山蝶变 绿富山乡

——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靠山吃山”养护绿

时间定格在2014年3月24日,这一天对于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生态变化的分水岭,是荒山变绿、生态变美的起点。

现在的额木庭高勒苏木依山傍水、风景宜人,能感受到清风拂面,鸟语花香。能看到最美的蓝天、呼吸最纯净的空气,欣赏最迷人的花海,体验最绝佳的生态环境。望得见的是哲里木山脉,脚下流淌的是霍林河水。为了让山更绿水更清,额木庭高勒苏木栽花、种草、植树,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荒山蝶变

2014年前,额木庭高勒苏木所辖范围的山用寸草不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那个时候老百姓随意放牧,整个山都被牲畜啃食一空,山上秃得几乎和道路一样干净。一年三季大风,风沙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没有绿色就没有雨水,明明乌云密布,却在下雨的时候绕开了额木庭高勒苏木,好不容易来场雨,山水顺着荒山直接灌进了老百姓的家中,老百姓心里急啊!大风干旱、扬沙发水已经严重影响到百姓的生产生活。

变!迫在眉睫。这是额木庭高勒苏木党支部书记刘永泉的真实想法。刘永泉开始在各个嘎查东奔西走,实地考察,不仅要让荒山变绿,更要让荒山变成真金白银。刘永泉决定在荒山挖鱼鳞坑,栽植有经济效益的山杏、沙果、苹果、文冠果等果树,再配合种植紫花苜蓿草,真正让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刘永泉一边种草、植树,一边向老百姓宣传禁牧政策,扩大舍饲养殖面积,利用秸秆喂养牲畜,让老百姓的牲畜走“控制数量、保证质量、提质提效”的绿色发展之路。

“现在您能看到漫山遍野的山杏树、紫花苜蓿,可是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秃山。如今想起来,这几年种树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布拉格台嘎查的嘎查达陈国发这样告诉记者。在刚开始植树那几年,仅布拉格台嘎查就有7万个坑、14万棵树等待浇水。据陈国发回忆,当时上山浇水全靠拖拉机,拉满一趟来回要半个多小时,一车的水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浇30个至40个树坑,当时全嘎查出动10多辆拖拉机,起早贪黑地拉水来浇树,有时光线不好,拖拉机不小心就会翻进山沟里,只要人没事,把车翻过来便继续工作。在陈国发的回忆里,记者感受到额木庭高勒苏木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经过5年的时间,现在的额木庭高勒苏木共种植果树8500亩、紫花苜蓿6000亩、荆棘8800亩,荒山治理挖水平坑1.5万亩,真正让荒山披上了绿衣。如今,额木庭高勒苏木的老百姓爱上了种草、植树,满山的鱼鳞坑、随处可见的水平坑正等待新一轮的播种,老百姓已经把种草、植树变成了每年春季的日常。百姓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年中大风扬沙的天气不见了,干旱少雨的季节没有了,额木庭高勒苏木俨然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绿色财富

漫山遍野的果树、山杏树、紫花苜蓿,虽然都隶属于集体经济,但是额木庭高勒苏木把这些看得见的实惠都给了老百姓,让老百姓在感受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享受看得见的经济效益。

7月,山杏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记者在采访时,看到一群群的老百姓开着拖拉机上山采杏。在这个采杏的队伍中,最小的只有15岁,他们弯腰拾杏的动作深深地吸引了记者。每年的这个时候,额木庭高勒苏木的村民都会从早上五点上山采杏,一直采到晚上六点,待拖拉机装满后,他们会拉到科右中旗白永成种养殖合作社去卖。“今天我们一家五口人上山采杏,一共采了1000多斤,每斤的价格是7毛钱,这一天可以收入700多元。”村民刘根桩一边数钱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山杏采摘期过了以后,沙果、小苹果等果树陆续进入成熟期。为了方便回收这些果子,今年科右中旗政府投资100万元在布拉格台嘎查修建了一座林果保鲜库,将于秋天投入使用。等果子成熟后,村民可以上山采摘,布拉格台嘎查将以每斤1元的价格进行回收,放入保鲜库反季销售,在老百姓增收的同时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禁牧馈赠

在额木庭高勒苏木提起“禁牧”二字,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对禁牧的政策都表示赞同。因为禁牧以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不仅发生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牲畜喂养方面也因为圈养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记者来到布拉格台嘎查昂台屯牧民崔建国的家中,听他讲述禁牧后发生的变化。崔建国养牛已经超过10年了,从起初的放牧到如今的舍饲养殖,经济效益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最开始养牛的时候,全靠放养,牛靠吃山上的草充饥,没有其他营养配比。自从封山禁牧后,我们都开始在家圈养。起初不理解,后来发现圈养的牛要比放养的牛长膘长得快,平均每头都得相差300斤左右,这一头牛就差了上千元的收入。”据了解,牧民自从圈养牲畜后,对牛羊进行科学化饲养,将自家的秸秆做成青贮饲料,另外按牲畜成长所需配以精料,牲畜经过科学喂养个个膘肥体壮。除此之外,额木庭高勒苏木还把山上种的紫花苜蓿按需求分配给养殖户,崔建国去年就得到了近1000捆的紫花苜蓿,总重量达3万斤。这些紫花苜蓿要比市场上的精料营养价值高很多,自从有了紫花苜蓿,崔建国家的每头牛每天的饲养成本由原来的10元降至5元。他家的20头基础母牛在饲养这一块每年节省了一笔不小的数目。

如今,栽花、种草、植树让额木庭高勒苏木实现了发展模式由“靠山吃山”向“靠山护山、靠山养山、靠山富山”转变。果树覆盖率、林草蓄积量不断增加,农民依托林果树、紫花苜蓿等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盛夏时节,额木庭高勒苏木远山如黛,水面烟波浩渺、鸟儿比翼齐飞。生态和谐、宜居怡人,这里实至名归!( 秀秀/文 王永生、毕力格/图)

来源:兴安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