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全媒体时代怎样写深写透“最熟悉的陌生人” 请看一位90后女记者的“蜗牛”姿态

2020-12-09 21:25:01
相关推荐

来源:财经记者圈

文|朱玲巧,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原载于传媒评论(ID:cmpl0571)

大三那年我在一家报社实习,写了第一篇人物稿,获得了一笔1000元的稿费。我用信封包着这笔“巨款”,乘着公交车跨越大半个杭州城,把它送到了采访对象——一个身残志坚的大学生手里。

回来路上,我欢喜雀跃,怀着一腔的热血赤诚。文字是有力量的,至少是能起到点作用的。正是怀抱着这样的信念,让我真正成为记者后,四处奔忙的人生有了坚守的勇气。

这些年来,采访对象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一边写着他们的故事,一边在沉淀中成长。在智能大数据时代,新闻越来越讲究时效性,但是我认为,记者这个职业应当如蜗牛慢行,踏踏实实,努力向前。

01

大量的学习和积累,

做勤恳的“地才”

看到过一句话: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意识到自己的平庸。越是想要写出好作品,这种痛苦就越甚。互联网随时在释放信息流,我只是新闻矿藏里无数淘金者中的一个,要拿到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很不容易。

天台县老县长范昌运,今年81岁,是一个“老典型”。关于他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主持开发琼台仙谷景区时期。如今,天台县提出,要把大琼台项目打造成该县核心旅游工程,于是“老典型”又有了新热点。

一个好题材,想要超越前人,就需要攀登一座座山峰。我早早就认识到自己不是“天才”,那就做勤勤恳恳的“地才”。拿到选题后,在兴奋与忐忑中的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有一双勤快奔跑的腿。我前后多次拜访范老,跟着他在琼台仙谷的崇山峻岭中攀登,倾听他关于未来大琼台景区的构想,听他朗声吟诵“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等壮丽诗篇。

再者,有一颗沉得下来的心。我读遍了历年有关范老的采访,并到档案馆翻阅了他在天台执政期间的地方志和旧报纸,做了大量的笔记。那些尘封的庞杂线索,似一片片拼图,渐渐还原了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物形象。

最后,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我在线索中抽丝剥茧,发现他一生曾为了琼台景区三次“请辞”,官“越做越小”:一辞县长,推动了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二辞主任,推动了琼台仙谷的开发;三辞副组长,恢复断流了60年的天台山大瀑布。这些都一步步奠定了大琼台景区成为天台景区中的“月亮”。

因为有了前期的积累,稿子的脉络就好似一个在黑暗中静静等待的种子,在适当的时候一下子破土而出。2019年5月28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从县长到“跑腿”——范昌运的三次“请辞”》,稿子截取了三次辞官的特色角度,让一个一心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典型立住了。

烹饪新闻大餐,就算之前已经有米其林大厨出手,我们也得自己琢磨配料,给受众端上自己做的“红烧肉”。在此之前,记者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得心应手。特别是当前全媒体转型期,应该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技能。若只有输出没有进料,就如一颗不断放电的电池,迟早都会“断电”。

02

6个热水瓶和鲜花,

细节的力量

记者是一个不会下班的职业,因为采访永远没有截止时间。一个内向的人,需要不停地社交去克服羞怯、紧张。这曾经是我作为记者的困扰。但是在长期实践中我发现,有时候最生动的细节,并不是“聊出来”的,而是于静悄悄处观察来的。

2019年6月,临海身患重病的“中国好人”吴元渺和默默照顾他6年的张海林夫妇之间爱心传递的故事感动了全城。

在见到吴元渺的那刻,我几乎要放弃采访:由于患病,吴元渺每次开口说话,都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他的喉咙,一会儿就面色发紫,难以继续。虽然我想获取更多的信息,但实在不忍心打扰。

我细细地打量了这个特殊的“四口之家”:为了照顾吴元渺,张海林夫妇搬到了这个只有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吴元渺住的是主卧,每天清晨的阳光准时洒到床上,床头的柜子里摆满了他曾经作为“爱心理发师”获得的各项荣誉;房间根据复健的要求进行了改造,护士出身的朱丹丹辞职在家全职照料吴元渺……

在典型人物采访时,我常对“无私”报以审慎的态度,我很难相信,世上真有像张海林夫妇这样的人,能默默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病患6年。我需要更多的细节去说服自己相信“无私”的存在。

在这样一个局促的环境中,我看到了角落里摆放的6个热水瓶。这是顶梁柱张海林的“精打细算”,利用峰谷电一次性烧水,就能省下不少电费、煤气费。之后,我又闻到了一阵花香。朱丹丹曾经是个“文艺女青年”,她正修剪好一盆栀子花,送往吴元渺的卧室。

6个热水瓶的困窘和鲜花的体面,正是这个爱心家庭带给我的感官冲击。我不需要用过多的笔墨讲述他们如何在艰难环境中积极向上地活着,只要去展现这个细节,就能调动读者的五感,去感受人心的温度。

2019年6月19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张海林朱丹丹夫妇:我们如此平凡》,同时我配发了一篇《6个热水瓶和鲜花》的记者手记。不出意外,最终不少读者向我反馈,这个细节最抓人。在人工智能时代,或许机器人能替代简单的新闻采写和播报,但是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感,以及隐藏在生活中的细节,是冷冰冰的机器难以捕捉的。

03

从“闺女”到“囡”,

精准的表达

全媒体时代,需要我们在文字上能更加精炼地表达。记者要盯住重点的故事和现场,让关键人物和关键场景,成为进入故事的路径。

黄岩新前街道900多个村民,自发按手印写联名信,推选一名乡村护士章晶晶为“台州好儿女”。7年时间,章晶晶和老人们从互不相识,到成为全村老人公认的亲囡。为了挖掘这个故事,我和摄影记者跟着章晶晶走街串巷,采访了二三十位老人,记录了大量的采访素材。

稿件呈现的内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将宏观和微观调整到合适的配比。因为有了全媒体的团队作战,我可以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地呈现章晶晶和老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文字不需要面面俱到。同时,我给大量的细节进行排序,经过层层的“筛选”,只保留最重要的细节。2018年9月20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把他们当爸妈”——乡村护士章晶晶和她的900忠实粉丝》,最终文字控制在3000字以内,读起来比较轻松、干净。

为了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要求,我在稿件中用对话增强了现场感,在用词上更接近于口语。不过在交稿时,编辑还是指出了我的一个错误:我原文将老人对章晶晶的称呼写作“闺女”,但现实中,台州人很少用“闺女”,台州本地方言女儿都是叫“囡”。

“闺女”虽然也口语化,但是不接地气。这个称呼,是整篇文章的“眼”,展现了章晶晶和老人们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感。从“闺女”到“囡”,细节上更加真实和精准,让台州读者更有代入感。

04

让新闻在人群中“荡漾”,

做大“影响业”

“我们正处在既来自过去,又达不到将来的中间环节,我们既看不到黄昏的晚霞,也看不到黎明的微曦,未来的人啊,你们也许永远不可能理解我们。”借用赫尔岑的一句诗,表达我此时身处变革时代的心境。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夏天的作文400字 绿萝的作文600字 一支铅笔作文 不受外界影响作文素材 未来的动物作文 三年级景物作文 作文玩具 最美夕阳红作文 考研英语一作文平均分 我想让妈妈高兴的作文 眼神作文600字 体测运动会作文 五十年后的学校作文 我的朋友600字优秀作文 小燕子作文300字 我的未来 作文 最想告诉你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描写未来科技的作文 摔跤作文450字 读书节活动作文 十年后的家乡350字作文 我的教室英语作文 《我》作文 我的偶像英文作文 花不只开在春天作文 桃树的作文100字 学校新貌作文400字 工匠精神作文500字 苏州山塘街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