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明互鉴 厚植民间——中国文化在法国的播种与收获

2020-12-16 14:05:01
相关推荐

2月10日,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里张灯结彩,喜庆热闹,洋溢着浓浓的年味,400余名当地民众冒着冬日严寒前来参加“走进中心过大年”活动,共庆新春佳节。图为孩子们与木偶狮子合影。新华社发

1月30日,由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巴黎近郊的加尔什市共同举办的“丝绸之路摄影展”在加尔什市的悉尼·贝谢文化中心开幕。图为观众在法国加尔什市的悉尼·贝谢文化中心观看摄影展。新华社发

一月八日,各式各样的中式灯笼亮相法国加亚克。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刚刚进入2018年,法兰西学院再次向中国艺术家授予最高荣誉,中国画家吴为山被授予法兰西艺术学院通讯院士,成为继吴冠中之后第二位当选该院通讯院士的中国艺术家。

从18世纪的“中国热”起,中国文化在法国思想界、学术界、艺术界乃至民间,一直是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曾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时至今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古老的中国文化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受到官方及民间的认可和接受。

期待来自中国的艺术启发

吴为山的雕塑作品,在法国获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法国著名雕塑家安托万·蓬塞表示,吴为山的作品造型独特,充满艺术想象力,富有情趣和格调。他的作品就像一本妙趣横生的书,让人百看不厌。安托万·蓬塞认为,从吴冠中到吴为山,中国艺术家对法国乃至世界艺术的影响不可小觑。“我期待涌现出越来越多杰出的中国艺术家,对他们能给世界艺术带来何种惊喜与启发,我充满好奇。”

作为法国最具学术权威的机构,法兰西学院下辖五个分院,分别为负责法国语言文化的法兰西学术院,负责文学的法兰西文学院,负责自然科学的法兰西科学院,负责艺术的法兰西艺术院以及负责道德和政治的法兰西人文学院。五个院都有冠以本院名称的院士,院士为终身制,只有前任院士去世后,才可增补。1997年,著名法籍华裔画家朱德群入选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成为该院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院士。

而在法国学术界和艺术界,还有三个中国人的名字可谓闻名遐迩,他们就是朱德群、赵无极和程抱一。三位大师是旅法华人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在法国乃至欧洲文学、艺术界均享有崇高地位。他们皆受教于祖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来到法国,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并先后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当选法兰西学术院院士。直至目前,他们是仅有的进入这座艺术圣殿的三位华人,是在法华人艺术界当之无愧的泰斗。

法兰西学术院是历史最悠久,也是最负盛名的一个分院。2005年,79岁的程抱一在巴黎正式就任法兰西学术院院士,成为名副其实的“法兰西学院院士”。他不仅仅是法兰西学术院第一位华裔院士,也是该院近370年历史中的第一位亚裔院士。

在法语中,法兰西学术院院士有一个很特别的称呼——“不朽者”。这个称呼来源于它的创建者黎塞留。在发起并推动法兰西学术院成立后,他为学院专门刻了一个印章,上面写着“致不朽”,从此以后入选的院士就都被称为“不朽者”。在这些“不朽者”中,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批评家、医生、科学家、政治家、律师等各行业的人,比如众所周知的拉辛、拉封丹、小仲马、缪塞、雨果、列维-斯特劳斯、程抱一等。

法兰西学术院共有40个席位,一旦入选,终身都是院士。每当有院士去世,某个席位空缺出来,才会由其他院士提名候选人,也可以毛遂自荐,此后再由院士们投票选举。由于席位珍稀,有不少大文豪与法兰西学院擦肩而过,比如赫赫有名的卢梭、萨特、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凡尔纳、加缪等,由此也诞生了一种说法——“第41席”,专指无缘“不朽者”称号的文坛大家。

程抱一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正在进入历史最好的时期。中法两个分属于东西方的国家,有众多相似之处,两个文化大国之间的交流,对人类的未来一定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除了旅法华人艺术家外,中国籍艺术家也越来越多地被这座法国最高学术殿堂所认可。2000年,著名书画家吴冠中入选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通讯院士是法兰西学院授予在学术领域有卓越建树的外籍人士的称号,同样为终身制,只有前任通讯院士去世后,才可增补。

2016年,学者、翻译家董强在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法兰西学院正式履新,成为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的首位华人通讯院士,并参加当日举行的学院年度会议。法兰西学院院长加布里埃尔·德布罗意向记者表示,董强是法中两国文科领域重要的“摆渡人”,为两国间文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流互通作出了诸多贡献,此次当选实至名归。他同时希望董强能够继续通过翻译、创作等形式的工作,让法兰西学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社会与历史。董强在履新现场感谢法兰西学院对他多年为中法交流所做工作的认可。他表示,在日渐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与西方世界需要有更好的沟通与交流。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应该有更多的中国声音被世界听到。“我将利用好通讯院士这一身份,继续致力于文学和社科领域研究,做好双向翻译工作,为加强中西方之间的相互了解贡献一己之力。”他对记者说道。

碰撞交流的新时代

作为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巴黎拥有大皇宫、蓬皮杜、集美、橘园等多个全球知名的展览馆和艺术中心,每年举办的艺术展更是不计其数,涵盖绘画、雕塑、摄影、当代艺术等各个领域。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以及中法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也走出国门,将他们的作品带到了这些世界顶级的艺术场馆进行展出。

2015年,位于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法国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宣布收藏5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分别为徐震的大型装置作品《集团-四把刀组合》、丁乙的《十示》、张恩利的《材料》和《水》以及赵洋的《春天》。据介绍,这些作品是由知名收藏家郑志刚、周大为、赵令勇、余德耀以及佛罗伦斯和丹尼尔·娇兰夫妇捐赠的。蓬皮杜中心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表示,这些作品不仅以多元化的现代艺术风格丰富了馆藏内容,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实力和勃勃生机。此次捐赠也为中法两国现代艺术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契机。拉斯维涅说,蓬皮杜中心共收藏了128件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不仅包括20世纪早期刘海粟、徐悲鸿等大师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画作,也包括赵无极、黄永砯、严培明等在法华人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反映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

法国独立沙龙艺术展览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如凡·高、莫奈、雷诺亚、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达利、赵无极和朱德群等,均曾携作品参加过展览。自2006年起,在法国总统府和文化部的支持下,由四家知名沙龙——“独立艺术家联盟”“对比沙龙”“法国艺术家联盟”以及“水墨沙龙”共同创办的沙龙联展“艺术财富沙龙”开始在巴黎大皇宫进行展出,联展年均吸引超过4万观众,已成为当前法国当之无愧的年度艺术界盛宴。除了“独立艺术家联盟”之外,其余三个主办单位均采用一位艺术家一幅作品的形式布展。

去年应“对比沙龙”主席保罗·亚历克西的邀请,十余位来自中国国内的艺术家首次携自己的作品来到巴黎,向法国、向世界展现中国当代艺术魅力,也为联展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中国风”。参展画家周松是国内青年一代杰出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此次应邀参展的中国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向记者表示,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应当从自身作品出发,站在世界艺术发展潮流的角度去提高创作水平,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同时努力拓展眼界及艺术胸怀,让创作出的作品拥有更大的包容性及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好地展示当前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新一代中国中青年艺术家们需要更多地“走出去”,与世界范围内各文化、各民族的艺术进行碰撞、交流。

中华文化深入法国人心

近年来,通过法国中国文化中心以及落户各地的孔子学院为平台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让法国普通民众多了很多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中国文化的机会,也让中国文化更加深入法国民众的内心。

作为中国在西方国家中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文化中心,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成立15年来,已经成为法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最直接的窗口和平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向记者介绍,中心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如法国中国电影节,通过电影展示与研讨,推进了两国电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成了几部合拍电影;中国传统戏曲节,培养了一批法国戏迷;中国曲艺节,让法国友人了解了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等。与此同时,中心还围绕春节和中秋节这两个中国传统节日积极策划,希望让“欢乐春节”“天涯共此时”这两个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品牌活动在法国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拉近两国民众距离的桥梁和纽带。

一年前,我驻法使馆教育处特组织动员在法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在其任教的21个城市的30所大中小学校举办了“中国日”或“中国周”活动。历时近两个月,共计近万名学生和家长以及当地数万名市民积极参加了系列活动。“中国日”或“中国周”活动通知发出后,各地学校校长积极支持配合,通过公派教师和志愿者积极地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以春节晚会、中文歌唱比赛、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展、中国电影欣赏、中国知识竞赛、传统书法展、文化历史讲座、中华传统小吃品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通过法国民众亲身参与,激发了法国民众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促进了法国汉语推广工作与汉语教学的深入发展。

“中国日”或“中国周”活动主题鲜明,不仅活动内容丰富多样,而且活动辐射面广,不仅有学习汉语的学生,亦有学生家长与当地市民参与其中。更有多校联合举办演出或展示,扩大了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活动还受到了当地政府与学校的大力支持,法国媒体也对活动进行了报道,社会影响力很大。活动通过颇“接地气”的形式,加深了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民众之间的交流,使更多的法国学生和民众进一步了解了日益繁荣的中国,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国语言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越来越多的法国学生希望有机会前往中国学习交流,成为中法沟通的青年“使者”,早日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记者 黄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中亲情作文600字叙事 介绍徐州家乡的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500字 关于伤心的作文600字 带着希望出发作文 细节见人品作文 我的小台灯作文 被忽略的爱作文 小学开学第一天作文 怎样学习英语的英语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 你是我的太阳满分作文 毕业了作文600字 关于诚信友善的作文 难忘的教诲作文 保护大熊猫的英语作文 以看见为题目的作文 美丽安徽作文 我喜欢中秋节作文 作文小事不小400字 美丽的什么作文600字 描写天门山景色的作文 那件事真让我什么作文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作文 享受友谊作文500字 观察食物的作文 学骑车作文400字 爱国是一种责任作文 吃亏是福的作文 走出困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