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徵明!大明畸形经济下的坚守者

2020-12-23 06:30:01
相关推荐

晚明的畸形经济发展是有过程的,最先从江南地区开始。江南地区从明朝中期就已经开始具备“晚明化经济”的诸多特点。

人们不再以传统儒家思想为评价标准,而是以财富多少为标准;由此,唐伯虎、祝枝山、张灵等人放浪形骸——黄色小说、裸体画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然而,一个时代发展总有一些人坚守过去的价值观。和唐伯虎一起被称为“吴中四大才子”文徵明、徐祯卿就和唐伯虎、祝枝山大不相同。

(1)文徵明,千年老二

在“江南四大才子”中,按当时人的眼光,论书祝允明第一,论画唐伯虎第一,论诗徐祯卿第一。那么,文徵明呢?可以说,他全都是第二,也就是说他的综合素质在四个人里面第一。

有许多唐伯虎方面的传记呀、小说呀,都把文徵明当成呆板的典型代表,几乎都有一定的丑化。文徵明其实并不这样,文徵明是一个极为值得交的朋友。他比唐伯虎小九个月,唐伯虎生于1470年二月初四,而他则是十一月六日。

文徵明是一位十足的儒家文化的楷模,其实这不能怪他,家风如此。文徵明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较之祝允明的外祖父的名声,那可不是好得一星半点儿。因为他的祖先就是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仅听这个名号爱者(崇敬文天祥的人)就会为之崇敬,蔑视者则呼之“不识时务”。

(2)文徵明的家教

文徵明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南京大礼寺寺丞以及温州知府,名唤林。他的母亲被《孝经》等儒家经典所擒获,为人极为节俭。在唐伯虎年代,南方一些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城市,形成了一种“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氛围。苏州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人们争相斗富比钱,奢靡之风大卷天下。而在这种情况下,文徵明的母亲仍然粗布素衣,人们视之异类。但文徵明的母亲,仍然以“俭朴”劝诫家人族人下人。

正是因为这一点,文徵明从身份上可以和达官显贵为伍;但形象上又可以游刃于草莽之间。文徵明与唐伯虎、祝枝山等人都是好朋友,但从关系上看与都穆、朱存理、杨循吉等人的关系似乎更近一些。其原因也很简单,祝枝山、唐伯虎等人生性活泼、不拘礼法,而文徵明却很符合儒家典范。

(3)文徵明与唐伯虎

据说有一年,祝枝山、唐伯虎、张灵等人将他请上船(有的传说是某个屋子,传说不一)。唐伯虎大叫一声“征明,有礼物相赠!”文徵明一听,还以为是什么古玩字画,不禁喜形于色。

“啊呀!”只见三五名(有的说是一名)二八佳人(古人算法,二八就是十六岁)鱼贯而入,将文徵明搂搂抱抱。文徵明见状夺门而出。当然,请上船去的那个传说,则说文徵明见美女来袭,而船已开走,竟然想跳河而逃,祝枝山一看连忙把他抱住,让他乘着小船回去了。

尽管这是传说,但足以说明文徵明这个人非常笃信儒家,而且对儒家也是行之践之。言行如一,堪称一代儒者。他这一辈子没有溜须拍马过、没有说过别人不是、没有害过别人、没有做过一件对不住自己理想的事情。而且为人非常精明,可以说明察秋毫,每到关键时刻从来不糊涂。

(4)面对宁王地邀请文徵明断然拒绝

宁王朱宸濠礼聘唐伯虎和文徵明,前者科场舞弊永不能为官;文徵明呢考了一辈子都没成功,但二人都是功名未成,才名已然传遍天下。唐伯虎一见朱宸濠礼贤下士,欣然前往;而朱宸濠则冷冷一笑,断然且决然的说了两个字:不去。

唐伯虎死后,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他进入了翰林院,做了一名待诏。但三年后却毅然辞了职回往苏州,专心著书讲学、门徒遍布天下。90岁那年,他还在为别人写墓志铭,尚未完工“便置笔端坐而逝”,完成了他多彩斑驳的一生。不知临终前的他,是否会像影视剧中那样,闪电回味过往的生活。如果有,那么他肯定会想到好朋友唐伯虎。并笑道:“这小子儿,虽然倒霉,但在感情上却比我更丰富呀,风流才子莫若君呀!但,我更幸福!”

唐伯虎临终前,肯定也拉着他的手对他言讲过“兄弟,我死之后,我的女儿和儿子(唐申又过继了二儿子唐兆民)托付你照顾了!”文徵明点了点头。

(5)对文徵明地评价

在那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时刻,唐伯虎眼含热泪,心中默念着“至其学行,寅将捧面而走矣。寅师征仲,惟(唯)求一隅共坐,以消?其渣滓之心耳,非矫矫以为异也。虽然,亦使后生小子、钦仰前辈之规矩丰度,徵仲不可辞也。”《再与征仲书》

文徵明在那个时刻,定然是微笑着含着眼泪,心中默念着“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怀子畏》

正如他的好友徐祯卿评价他的一样,“磁石能引针,砥砺乃独坚。鸾凤不从群,何况于高贤。含和而不同,圣哲所称焉。飞蝇恶热羹,最哉复何言。”他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才子、品德高尚的人们聚集在他的身边。而那些小人也会因为他的绝然而远离他的左右。

实哉文徵明,在他临终前他告诉子弟,自己绝不入文庙,不与孔仲尼为伍。后人有的说他不喜欢孔子,也有人说他怕他那遍布天下的学生们过高的吹捧他。但无论怎么说,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的心中有一杆秤,他明明白白,毫不糊涂。

写到此处,我不得不说:壮哉文征仲,文人能有如此气魄、能有如此眼光,实在壮哉。在新旧两个时代的夹缝中生存,竟能笃定决然于旧时代,这足可以说是一种勇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友谊的英语作文 学会作文800字 作文赶集 描写心情的作文 最好的自己作文 写水的作文 机器人英语作文 漫画老师的作文 传承文化的作文 家的幸福作文 人的作文300字 家乡作文200字 作文猜猜他是谁 努力奋斗作文 任务型作文 游山作文 关于雪作文 礼的作文 写时间的作文 英文作文格式 家国作文 长颈鹿作文 那些日子作文 三百字小作文 活着作文 初二作文500字 高中作文感动 小燕子作文 气质作文 诗歌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