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汉桥话画: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峡峨山风景山水画

2020-11-23 19:40:01
相关推荐

《万壑争流图》,明,文徵明,纸本设色,纵132.4厘米,横35.2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名画鉴赏

《万壑争流图》为“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所绘,纵132.4厘米,横35.2厘米,纸本,青绿设色。曾被著名收藏家庞莱臣所得,成为其《虚斋名画》之一,1959年和1962年庞家孙辈庞增和分两次将其继承的137件上自宋元、下至民国的书画绝品捐献给了南京博物院。所以此作品现由南京博物院珍藏。

《万壑争流图》通过画家用极小的楷书颇为独特地题写在作品右上角的题识,我们知道了此图是文徵明晚年时应徐默川的请求,为其《千岩竞秀图》所作的配幅,描画了峡峨山景致。图绘崇山叠壑,有涓涓细流从山头岩隙泄下,合成溪流、水塘,曲曲折折,又从山岩间分流而下,聚成池塘,继续从岩崖间争流而下,至山脚汇合成河,奔流而去,河对面坡岸,高树成林,有士人游荡其间。《万壑争流图》创作时,以中锋为主,偃笔、侧笔很少用,气势宏伟,曲折奔放,无论山石、树木、水流,勾线沉着凝练,行笔细劲秀润,皴笔不多,只在山石的折转处及石根部保留短笔的披麻皴,给后人留下颇具文徵明特色的画风。纵观整幅作品如万山耸立在我们眼前,那湍急的泉水,分明是来自天外之山。远处的山泉潺潺渗层而下,直到山腰才现波纹浮动,流到我们跟前时那水就溢满林间了。我们仿佛听见壑谷里奏响的泉水叮咚之曲,这是生命的赞歌,是大自然的慷慨奉献,是一幅看着让人心生泉水般欢快情感的好作品。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

《万壑争流图》画面满纸青绿设色,优雅古穆,其技法是先将浅赭色普染山石,然后留下石根之赭色,再将石绿、石青而至墨青(花青和墨)色薄薄地按顺序自下而上分层积染。但文徵明却匠心独运:其一,青绿中调和淡墨,清润幽雅,不再象以往作品中的大青绿之奇艳夺目;其二,石色薄敷,不掩墨骨,仍然是元初赵孟青绿设色方法的演变,无愧为文徵明晚年细笔青绿山水中的精品。

文徵明用娴熟的手法以石青、石绿为主敷色,间施浅绛,使画面生辉鲜明,给人以明媚清雅之视觉。这幅画构图丰满,布景繁密,层次又极其分明条理不乱。看上去没有一点沉重压抑之感。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对山、对水、对天、对木的神态、体貌、特征的精确掌握,山高林茂,天净地厚,表现出画家对大自然的崇尚和热爱。整幅画的山水皆有变,但又和谐一致,生气勃勃,充满了灵气和美感,这与他扎实的艺术修养和功底分不开的。欣赏此作品能使我们感觉到文徵明生活的严谨,待人的宽厚。因为,清幽雅静不需浮躁狂妄,而专注倾心必来自心神安和。作画和做人是相通的,互相依存有互相陶冶,文徵明没有被杂念私欲充填心底,他笔下的作品呈现出文秀清雅的气息。

画趣拾珍

明朝延续着崇尚绘画的风气,家境稍好的人家,都要挂几幅画。当时有个叫朱朗的画家,非常善于模仿文徵明的画,能把文徵明的画模仿得惟妙惟肖。南京有一人非常希望拥有文徵明的画,自知囊中羞涩,决定买幅赝品附庸一下风雅。一次,他到苏州出差,叫童子给朱朗送钱,求朱朗仿造一幅文徵明的山水画。文徵明和朱朗是邻居,结果童子竟然把文徵明的家当成朱朗的家,把文徵明当成朱朗,付钱给了文徵明索求假画。文徵明没有追究,笑纳礼金后说:“我画真衡山(文徵明号),聊当假子郎,可乎?”。由此可见,文徵明的豁达心态。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局部

文徵明作画涉及的题材范围很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都可以画来,风格既有水墨,也有青绿浅绛;既有细笔,也画得来粗笔,他的山水画大多描绘江南的园林景物以及当时文人的风雅生活。这幅《万壑争流图》便是他细笔山水风格的代表佳作。读文徵明的画总能觉得一种安静的气息,即使像《万壑争流图》这样满画青绿,山石苍翠欲滴,充满生机,但仍然不会让人觉得过分浓丽,始终保持着明丽清润。而构图上也没有复杂的峰回路转,一切都很平实、均衡,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者的眼前,可以在这些形式美感十分直接的山泉中寻找乐趣,清朝有人用“古澹明洁”形容文徵明的细笔山水画。

吴县在春秋时是吴王阖闾建都地,又称“吴门”,且在文徵明和沈周的周围集中着一群画风深受他们影响的画家,大部分来自苏州地区,所以画派以“吴门”命名。吴门画派是明朝中期在苏州地区兴起的绘画流派,成为继明前期浙派之后画坛的主要风格。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核心人物。吴门画派中的画家相互之间多有或血缘、或姻亲、或师生的关系,这张疏而不漏的关系网将画家们聚结在一起,自然地形成一个群体,产生一些共同的艺术类型,其中有很多画家都是注重诗文修养与人格精神的文人,而吴门画家们又都并不排斥宫廷或浙派绘画画风,所以人们最为接受的吴门画派的风格多不同程度地融合文人画与院体画,温文尔雅。

吴门画派活动最频繁的时期是在明成化至嘉靖年间,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文嘉、陈淳等具有代表性的画家都活动在这段时间之中,前后相继约有近百年,沈周作为画派开创者时的吴门还比较弱,而到文征明主盟苏州画坛时吴门画派正是兴盛的时期。 文征明诗、书、画兼能的全才,沈周对他很器重,曾给予极高评价。他学画的直接老师是沈周,但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元代画家赵孟、王蒙、吴镇等人。他学沈周、吴镇的粗笔面貌,世称“粗文”;学赵孟、王蒙的青绿重染,人称“细文”。他早年以工细为主,中年以后粗细兼善,越到晚年越工整,苍劲与秀润兼具,其中主要以细笔为主。不管是细笔还是粗笔,其画作总体特点是景物平和恬静,很少有动荡奇异的气势,画面布局层叠向上,纵深的空间变化不大,笔墨清秀含润,没有雕琢和刻露的痕迹,既有文人画家的天真生拙,又有浓厚的抒情味道和书卷气息。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局部

文徵明大有花竹之好,自家停云馆前后有竹、有梅、有兰、有菊,绘之于画,凡工笔、没骨、写意、双钩皆各擅场。停云馆是文徵明的书斋居所,原是父亲文林所筑,停云典出陶渊明的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文徵明是爱梅者,其所撰《甫田集》四卷本有《西斋种梅》,严冬时节,花事最为寂寞,看梅是冬天寻求自然生意的赏心乐事,南京博物院现藏文徵明《行书六言诗》一首:

一林雪残初霁,何处啼鸟夜阑。

酒寒明月在户,折得梅花自看。

这简直就是一幅高士嗅梅图!

梅花生长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情态。梳风洗雨、停霜带雪之景或不妨于平衍之地观之,而临崖傍水、披烟带雾之状则非得远足策蹇而赏。所以除了斋阁之外,文徵明也喜欢外出探梅。苏州探梅最为著名的去处,是苏州西南靠近太湖的玄墓山、邓尉山(两山相连,实为一山),邓尉素有“香雪海”之喻,文徵明曾经为朋友唱和诗作序。以折枝梅花作为来自远方友谊的问候,如上所说正是由吴人所开启,而在文徵明的时代,此举在吴中依然是风雅之事。文徵明自己画梅,查之著录记载,单独画梅者少见,大陆所见仅有南京博物院藏《冰姿倩影》轴,画面上文徵明落有穷款“徵明笔”及“徵仲父印”、“悟言室印”白文印二方,据图上印记可知此图曾迭经清安岐、乾隆内府收藏,近代归吴湖帆梅景书屋,乾隆帝对文徵明的人品颇为嘉赏,曾经由沈德潜作记在苏州为文徵明建祠,在题诗中认为梅花的贞白之性即是文徵明自我的写照。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局部

玉兰堂是文徵明的藏书楼。他博览群书,诗文俱佳,有《甫田集》流传于世。江南科举之风炽盛,他自己也有光宗耀祖的思想,虽老老实实应考,兴趣却不在八股,而好读些与科考关系不大的史书、汉赋,从不肯在“制艺”上下工夫。结果他从19岁到53岁一直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应天乡试,历经十次均名落孙山。虽未获功名承认,但深厚的文化积淀融入他的书画品格中,正是有了画坛“吴门四家”的悄然崛起,文人趣味的山水画在明代才有了较大发展。

明代中叶社会监管有所宽松,才人韵士的游宴雅集活动遂兴,文徵明笔下烟水迷离、温柔秀丽的江南景致,一次次见证了他与友人们诗酒酬酢、逸兴遄飞的美好时光。文徵明20岁左右得沈周亲传,前后时间长达20年之久。沈周一生不应科举,但他起初还担心文徵明因“艺事妨举业”,后来终于倾囊相授,爱重有加。他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昧,非言可传!”这是典型文人画的旨趣,与入明后朝野推崇的宋代院体画风格有所区别。经沈周的悉心调教,以及与鉴藏家的广泛交往,文徵明上溯宋元,广收博取,终成大家。

江南四大才子中,祝允明5岁能写榜书,唐寅16岁高中解元,徐祯卿18岁成了进士,唯独文徵明开蒙极晚。史料记载,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父亲文林曾任南京太仆寺丞、温州知府等职,与沈周、吴宽是相知甚深的文友,他7岁才能站立,11岁方能清晰开口说话,父亲对此非常淡定,安排儿子跟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诗学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果然文徵明文才日进。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局部

19岁时文徵明再遭挫折,他考中长洲县生员,但因“拙于书”——岁试时字写得太难看而被置为三等,应试不中。他从此知难而进,苦练书法,每日晨起,先要写满两千字《千字文》再下楼盥洗,然后读书作画会友,数十年如一日,后竟跻身书法的“吴门三家”之列。文徵明以小楷最为人称道,精熟温纯,令人叹绝。字如其人,文徵明书法的字里行间法度严谨,少有如祝允明那样洒脱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笔势间飘逸纵横,气韵酣畅淋漓,评论家称俨然怀素狂草再世。一般书家晚年难免眼花手颤,文徵明晚年却神明不减,尤能写蝇头小楷而笔耕不辍,精神矍铄,越写越精,晚年书法绘画皆有厚积薄发的精进。

明朝中叶后,政治腐败,世风奢靡,滔滔者天下皆是孔学信徒,文徵明正好活在这一时代,他能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为时人所景仰。

在他十六岁时父亲因病不幸谢世,由于其父为人耿直,忧国忧民,待友挚诚,所以许多官吏才士听闻噩耗纷纷上门赠金致哀,金额数以千万计,文徵明却全部退还。许多富豪权贵愿以重金买其诗文书画,他不为金钱所动,更不愿与这些人交友。真可谓铮铮铁骨,不媚权贵,视金钱为身外之物。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招贤纳才,曾重礼聘请文徵明,他的好友唐寅、谢时臣、章文等皆应聘而往,唯独文徵明借口身上患病而拒绝。后朱宸濠谋反被擒,唐寅还是此前装疯才得以脱身,人们纷纷叹服文徵明的远见卓识。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局部

文徵明素以人品高洁在文坛备受崇敬。一次礼部尚书严嵩对工部尚书顾璘发牢骚,抱怨文徵明不回拜其他人也就罢了,我严嵩路过苏州,怎么也不过来拜望呢?顾璘应答很妙:“此所以为衡山也,若不看别人只看你,成得个文衡山吗?”文徵明为人极为严谨传统,既不善饮,又不近女色,唐寅有一次故意捉弄他,众文士画友相约在苏州石湖荡舟,喝到酒酣耳热时,唐寅让先藏在船舱中的妓女出来为文徵明敬酒,文徵明大惊,忙要告辞,急得甚至要跳湖,众人无法,只得另雇一条小船放他先走。文徵明虽独善其身,却无凌驾于人的道德优越感,所以他能和各种各样的朋友和睦相处。“明四家”中的仇英出身卑微,原本是做漆匠的,画得好但书法欠佳,文徵明知道他以画为生,每次都欣然为其书题作跋,以便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因其重友真诚,他的身边聚集了很多文友知己,人们都以在停云馆谈艺论道为乐事。

文徵明54岁那年被同乡举荐入京,经吏部考核后授翰林院待诏,参加修编《武宗实录》,这个官职实际就是个办事员,每日面对各种乏味的事务文书,还遭受他人的排挤。特展中有他写给儿子文彭、文嘉的书信,平易亲切,其中一封写道:“石湖风景,常在梦中,若得遂请,甚于进官也。”文徵明任职期间,还爆发了嘉靖皇帝与群臣间的“大礼议”争端,反对派大臣中16人被当场廷杖而死。文徵明因左臂摔伤而不在场,虽侥幸免了棍棒之苦,但仕途之险恶、权术斗争之激烈令他心灰意冷。他在北京待了3年半,接连写了3封辞职信,终获批准还乡。

57岁的文徵明放舟南还,在住舍之东建了一间小室,名曰“玉磬山房”,作为吟诗、写字、绘画之所,并在庭院中亲手种下两株桐树,“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他自此摒绝功名,专心侍奉笔墨纸砚,艺术得以长足发展。一般美术史上认为文徵明的绘画在65岁前后步入鼎盛时期。当时苏州地区的经济十分发达,物质的繁荣刺激了附庸风雅的需求,文徵明中年以后成为苏州最热门的画家,求购其书画者可谓踏破门坎,络绎不绝。但文徵明有自己的规矩,“生平三不肯应”:一是不给藩王作画,二是不给太监作画,三是不给外夷作画,秉持儒家正统士大夫的操守。画名如此之大,作伪者当然纷至,史载文徵明“寸图才出,千临百摹”。

文徵明《万壑争流图》局部

然而清高之余,文徵明又很宽厚。他和老师沈周一样,从不打假,只要有人上门求鉴定,他一概说真,没有钤印的还帮忙盖上。为其作《文先生传》的文坛盟主王世贞,曾写道:“故先生书画遍满海内外,往往真不能当赝十二。”直言伪作数量之惊人。归隐后的文徵明,一直生活得愉快充实,围绕着他的皆是挚友学生。他一生自束甚严,坐卧笑谈,怡情养性,所以也得永年。

四大才子中徐祯卿早亡于34岁,同龄人唐寅只活到54岁,祝允明67岁离世,而文徵明享年90高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文氏活到九十岁,堪称人瑞,晚年每每训戒子孙说:待我死后,如果有人举我牌位进乡贤祠,你们一定要严词拒绝,这是要与孔夫子相见的,我没有这副厚脸皮。此语堪称石破天惊!他的自谦、自律足为世人风范,更发人深省,使人望尘莫及。纵观历史,有资格死后见孔子的确是极其少数,纵然死后有资格见孔子的,在其遗嘱中不敢提及的更是寥若晨星。文徵明,着实教人敬佩!

文徵明的去世是以一种如他的画作般宁静的方式。据说那年农历二月二十日,他为御史严杰的母亲写完墓志铭,置笔端坐而逝,安然地离开了人世。他的后代中也有十分优秀的画家,他的儿子、侄子辈文彭、文嘉、文伯仁、文淑等等,都成为吴门画派中比较重要的画家。

名家小传

文徵明画像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璧,字徵明,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大书法家、文学家。先祖与文天祥为一脉同谱,为湖南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54岁得到举荐入翰林院官授翰林待诏,58岁辞官回家,在苏州子徒相承,构成吴门二、三代画家的主体。他一生致力于绘画和书法创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称得上是“诗、书、画”三绝,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其绘画风格影响了明代中后期一大批画家。擅长画山水、人物和花鸟,尤以擅长画山水画称雄画坛。他的山水画文秀清雅,给人以强烈感受,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上的追求,是画家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和体味,是画家审美和品格的艺术再现。

文章来源于画家邱汉桥新浪微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接力作文 黄鹤楼的作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新的起点作文 猫抓老鼠作文 心中的阳光 作文 家庭聚会作文 有关时间的作文 语文报杯作文 做饭作文500字 初中作文大全600字 我的宠物英语作文 节约粮食的作文 君子兰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作文 春天的雨作文 做蛋挞作文 作文素材摘抄 高中生 游苏州作文 关于兴趣的作文 实践作文600字 希望作文500字 普陀山作文 参观动物园作文 写柳树的作文 写鹦鹉的作文 英语作文20篇 四年级作文读后感 我的偶像500字作文 成功与失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