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轼贬谪黄州 写下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诗 最后7个字让人泪目

2020-12-23 10:15:01
相关推荐

文|丁十二

图|网络

海棠作为蜀中名产,历来受到诗人的喜爱,也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常客。但却从未出现在大诗人杜甫的诗中,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元丰七年,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席间一位歌妓李宜向苏轼献酒,苏轼也用诗句表达了这一遗憾: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不过,虽然杜工部没有吟咏海棠,但是苏轼写了不少的海棠诗。

除了我们熟知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苏轼还有一首写海棠的得意之作,曾数次自书送人,颇为喜爱。

题为《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于定惠院,这是苏轼到黄州后最先寓居的地方。

元丰三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是犯官的身份,没有住所,此时,苏轼的家人也尚未到来,所以初到黄州的苏轼暂时寓居在定惠禅院。

在这里,苏轼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这首海棠诗。所以这里可以看作是苏轼黄州创作的第一站。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对海棠有特殊的情怀,尤其是在这贬谪流落之所,看到了家乡的海棠花,而且这山林之中绽放的海棠与贬谪黄州的苏轼何其相似,苏轼不禁感慨万千,所以写下这首七言长诗。这类长诗在苏轼的作品中并不常见,因此比之那些短小的绝句,这类诗中,苏轼往往寄托着更深的情感。

全诗略长,但是理解起来却并不困难,诗歌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江城地瘴蕃草木”到“月下无人更清淑”是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拟人手法,写出海棠的天生丽质、高贵清淑。

不管是恶劣生存环境 ,还是流落荒野的孤寂,都没有让海棠失去色彩,反而嫣然一笑竹篱间,这一笑让遍山的桃李显得粗俗。又引用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之意,将山野海棠比作空谷佳人,愈见海棠高格。

后一部分则是写诗人遇到海棠的过程,以及诗人触景生情,心生感慨,诗人与海棠均是来自蜀地,却又共同流落这黄州山野,不觉海棠与自己同病相怜,顿生“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甚至苏轼觉得他们“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到这里,他已然把海棠当作了知己,或者说另一个自己。

整首诗,跳脱出前人吟咏海棠的窠臼,形象鲜明,文辞豪迈,自成苏轼一家之风。清代查慎行誉之“千古绝作”。

这首诗是苏轼初到黄州之时所作,苏轼的身体和精神都还沉浸在“乌台诗案”的迫害中。但在这首诗里,苏轼已然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豁达与从容。

海棠被造物主故意安排在这空谷中,周围草木桃李烂漫,或许她内心苦于幽独。但面对周遭的一切,她还是嫣然一笑,这笑,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这海棠如何不是苏轼自己的写照,那漫山粗俗的桃李如何不似朝廷得势的新党,而这“陋邦”、“地瘴”如何不似当前的乌烟瘴气的朝廷;那“造物”不就是当朝皇帝宋神宗了吗。

苏轼因诗入狱才刚放出不久,就继续写诗讽喻政治,苏轼这是活腻了吗?

不是,而是诗可以讽喻政治,这是诗歌的一个作用。

我们作为读者可以这样理解,这是诗歌的一个作用,至于诗人,还是那句话——未必没有也未必必然有这样的隐喻。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就算暂时身处陋邦地瘴,也要嫣然一笑。

因为——我们都是那一株独一无二的“海棠”!

每天共话诗词,关注十二读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孙悟空的作文 小实验的作文 师恩作文 励志初中作文 慈善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英语 童话作文三年级 成长过程作文 六年级600字作文 距离的作文 使命作文 改变了我作文 作文的英语怎么说 自主作文 90字作文 盛夏作文 花作文300字 我的人生作文 梦想800字作文 四年级故事作文 奥特曼作文 节俭作文 作文360字 花的作文怎么写 奋斗作文题目 追梦的作文 编故事作文 闹钟作文 有关疫情作文 为 喝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