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专家: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环节 关键在于引导好

2020-12-25 07:35:03
相关推荐

最近有个朋友留言向我咨询,说她家2岁多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动不动就发飙,频率还很高。

“每次看似并没有什么事情,比如早上帮她穿衣服,她说穿的不舒服,我帮她脱掉重新穿,她就发火了,大声吼叫 ‘是这条腿,不是那条腿’,我赶紧帮她弄另一条腿,她就说‘不对,不是这’,还打我。”

“ 去门口玩,两个人玩大灰狼抓小羊的故事,本来玩的好好的,她说要玩个新游戏,讲了规则,但我没听明白就开始了,没有按照她的意思来,就又开始发飙,什么‘妈妈都不对,不是这样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整个小广场的人都能听到,我问她应该怎么玩,她不听,还是吼叫。”

她表示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蒙台梭利说:孩子这些看似反常的行为,其实是处于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那个时候,女性在意大利可以读到博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幼儿之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有效的方法,今天蒙氏教育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的育儿方法。“敏感期”理论的提出是她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l 什么是敏感期?

蒙台梭利在她的《童年的秘密》一书里提到:敏感期是指在生物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敏感性。这些敏感性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在获得某种特征之后便会消失。她表示:儿童的任性行为是因为在敏感期的特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儿童通过这些异常的表现向成人发出警报。如果成人能够接收到孩子发出的这种讯息,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满足,任性行为会立刻停止。

《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英文版是1936年7月在英国牛津召开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之际出版的。这本书是蒙台梭利在长期观察孩子的基础上写成的,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与表现的独特解读。

其实,敏感期最早是由荷兰一位科学家德佛里斯提出来的,他在那些通过蜕变进入成虫阶段的生物,比如昆虫身上观察到了敏感期。以蝴蝶的幼虫为例,蝴蝶幼虫最初几天只能吃柔嫩的叶子,但它却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连接处的角落里。这些卵成为幼虫钻出外壳之后,自己会往树梢爬,去找嫩叶。幼虫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光线。蝴蝶幼虫对光线特别敏感,指引着它向树梢爬。但是蝴蝶幼虫过了这个阶段,长大到能吃其他的食物,它对光线的敏感性就没有了。

l 秩序敏感期

蒙台梭利表示:儿童对秩序敏感的时期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这种敏感性其实在孩子1岁以前就已经表现出来,并且会一直持续到2岁。

如果在这一段敏感期内,儿童对秩序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心理就会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我们经常看到婴儿莫名其妙的哭泣,无论大人用什么办法安抚都无济于事,还没完没了,其原因就在于此。在蒙台梭利看来, 发脾气是因为孩子的内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心理紧张状态的外在表现。

儿童对秩序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从1岁半到2岁之间,尽管对于秩序的要求表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他们已经明确地表现了了对井然有序的需要。

就像朋友家那个两岁多的孩子,妈妈给她穿衣服,她歇斯底里的哭喊,其实就是因为秩序被打乱,内心感到痛苦而表达的不满。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大人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必须先穿衣服再穿裤子;必须先扣上面的扣子,再扣下面的扣子;必须先穿左边的袜子,再穿右边的袜子……

孩子无缘无故或者因为完全在大人看来不值得生气的事而大发脾气,还没完没了,怎么都哄不好。蒙台梭利认为,发脾气是孩子的心灵为自己的需要在大声呼喊,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l 秩序感让孩子感觉安全

成人世界其实就是由秩序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项工作都有各自必须坚守的秩序。买卖市场有买卖的规则,出门有交通规则,学生有学生的模样,老师也有老师应该遵守的纪律。正是有着这些或显性或隐性的秩序,成人世界才得以正常运行,我们每一个人才会觉得心安理得。

不过,孩子对于“秩序感”的理解跟成人不一样,他们喜欢按照固定的程序做事情,喜欢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他们需要准确的定位和引导。

《童年的秘密》记录了很多有趣的案例,其中有关孩子们玩捉迷藏游戏。一个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藏”到搭着桌布的桌子下面,之后孩子们离开房间,然后又进来寻找。当他们掀开桌布“发现”桌子下面的同伴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游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孩子们争抢着要当那个藏在桌子下面的人。

这个游戏在我们成人看来特别的幼稚,但是他们却非常快乐,而源泉就在于物归其位,即 “秩序”。他们需要的效果是:即使看不到,我也知道东西在哪儿,即使闭着眼睛也能够在原来的位置找到东西。这种秩序感给了他们安全感。

就如同拥有属于自己的物品,有固定的玩伴,有熟悉的游戏场所……这一切都能给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带来莫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孩子们从心底感到快乐,感到心安理得。

正是早年经历过,并且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孩子才能更顺利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条不紊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待世界的看法和认识。

蒙台梭利说: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有对错的。这个东西放在这里是对的,放到别的地方了就是错的;爸爸的水杯只能给爸爸喝水用,妈妈拿来喝就是错的;这个玩具是我的,被他拿走了,就是错的……正是这种对正误、对规则最基本、最原始的判断,孩子慢慢形成他最终的道德标准。

所以,当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对于穿衣吃饭等特别挑剔,甚至哪张桌子只能坐谁,不然就大哭大闹的时候,请不要觉得愤怒、更不要随意给他们贴上“爱哭鬼”的标签。他们此刻正经历着秩序感的敏感期,这是一个如果顺利度过,会对今后发展大有裨益的时期。

l 怎么帮助孩子度过秩序敏感期?

1、给孩子稳定的生活环境

不要今天奶奶带,明天外婆带,接着又是自己带,这样频繁的变换生活环境和看护人弊端很明显。让所有人轮流带孩子,换来的是孩子秩序感的伤害。

那时候,邻居家的孩子,就一会儿外婆带、一会儿奶有带,孩子总是哭,不好带,终于能理解是什么原因了。

2、陪孩子稳定的生活作息

孩子天生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睡早起,每天固定的时间看书讲故事……这种有规律的作息可以让孩子预测到下一步该做什么,孩子感到心安。

婷婷小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睡前故事了,快到约定的时间了,她总是早早的就找好想看的书,等着妈妈收拾完家务给她讲。

3、尊重孩子对于物权的执着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或物品,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学会交换、或轮流玩的方式来缓解对物权的执着。

4、保持耐心、注意观察和倾听

两岁前的孩子,一般还不能够准确描述自己为什么哭,所以父母要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反应,了解孩子的习性,避免下一次,同样的情况再发生。

当孩子表达的不太清楚时,我们还要仔细倾听,弄清缘由。

《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们: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第一个本能是与秩序有关的敏感性,这就像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指南针,引导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思维,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学会去适应环境。

今日话题:当无故哭闹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让我看到。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育儿问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成熟的作文 我的日常生活英语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自画像四年级作文 过春节的英语作文 难忘的事作文500字 认识你自己作文 写景作文400字左右 难忘的一天英语作文 跳蛋作文 初一作文600字大全 家乡作文600字初中 吃团圆饭的作文 我的理想300字作文 生活感悟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感恩作文 寒假计划的英语作文 挖野菜的作文 帮父母做家务作文 我的朋友日语作文 打篮球作文500字 小学三年级春节作文 包饺子5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植物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300字 我最喜欢的美食作文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