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当“鸡头”或“凤尾”?进尖子班有哪些不可忽视方面

2020-12-27 18:15:01
相关推荐

复学转学尖子班:我怎么才能适应新环境

新学期,新环境,给学生们重塑自我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但如果对新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则会被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困扰,不但影响学习成绩,还会产生连带问题,甚或扭曲了求学之路。

心航路教育心理机构科研部统计显示,有过新环境适应不良经历的,占全部咨询量的54%。他们呈现的心理问题分别为:因学习成绩落后而辍学占37.2%,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社交困难占41.8%,自信心受挫、生活态度消极占13.5%。心理障碍或疾患占2.2%。统计还显示,中途转学所面临的适应性挑战,远远高于初始年级。

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尖子班,却忽略了在强手如云的环境里孩子将要承受的心灵煎熬。屡战屡败,会让孩子由学习引发的自卑,泛化到方方面面,进而产生自我否定。

在我做心理辅导的学生中,尖子班的人数比普通班的多很多。一方面,这说明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加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承受着超出同龄人的心理压力。

当“鸡头”还是“凤尾”?不仅需要学习能力,更需要强大的内心

中考后的暑假,刘一杨一直处于忐忑之中。他中考成绩爆表了,不但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重点校,而且还被分到了尖子班,和全市最优秀的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想想都有点不安。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做“鸡头”而不是“凤尾”。

在初中一所普通中学,他一直是年级前三名,所有老师都喜欢他,甚至纵容他。初三时,他无意把教室的暖气阀门弄开,水柱喷起,班主任气愤地追查,当得知是刘一杨时,就大事化小地说:“全班同学都注意啦,千万不要碰到暖气阀门……”他享受着各种优待、特权,心情特别放松。但进了重点校尖子班,他还能拥有同样的位置吗?

他失眠了近一个月,终于鼓足勇气跟妈妈说,能不能跟学校申请进入普通班?妈妈断然否定了他的想法:“重点班的师资力量好,同学的学习劲头足,就算你在这个班倒数第一,妈妈也不会批评你,你不用紧张。”

开学之后,刘一杨的担心变成了现实。他原本就是文科好,不太擅长理科,上理科课时,班里一些同学和老师积极互动。他还没弄懂老师的题目,人家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每节课,他都上得晕乎乎的。

他越着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作业和考试成都成问题。期中考试,他不仅是班里倒数第一,而且在年级也是中等偏下,比入学名次下降了很多。妈妈开始坐不住了,整天讲不要自暴自弃,知耻而后勇——说好的不关心成绩呢?

刘一杨说:好像累得散架了,每天早上需要用10分钟将自己重新组装,总是想着如果不去学校,不用上学了该多好……

“鸡头”和“凤尾”是动态的平衡,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鸡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凤尾”。

所谓“鸡头”,是指以自己的现有水平在团队里名列前茅,使学生处于自我肯定、自我满足的情绪状态,在学习上自信、敢于创新,个性外化彰显。弊端是学业上的高位会使其进取心慢慢钝化,成绩在大范围的同龄人中不占优势。

何为“凤尾”?跨越自己水平所属的群体,选择比自己高出一个或几个层次的团队。好处是在竞争氛围中强化个人的学习动机,逐渐缩短与优秀生之间的距离。如果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勇于竞争,会激发人的潜能。弊端是由于综合实力难以满足环境对个体的要求,很难体会成功感,损伤自信心,有的学生因此出现心理困扰。

根据刘一杨的实际情况,我和孩子、他父母制定了心理辅导计划,全面地提升他的学习方法,争取尽快融入新班级。

刘一杨善于人际交往,尽管成绩不够理想,但他在班里有不少好朋友;另外,刘一杨妈妈接受心理辅导的动机很强,她不断改善与孩子的互动,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刘一杨的班主任因为多年带尖子班,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配合咨询计划。最终我们一起帮助刘一杨完成了心理适应。

按照学校规定,累计缺勤8周,学生就要办理休学手续。休学期间如果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复学就会很难,有的学生甚至就此辍学。

在日常咨询中,无论由于人际矛盾、学业困难还是心理疾患造成了巨大困扰,我都会鼓励孩子尽量坚持上学,每个周末固定接受心理咨询,获得支持。这样做,尽管学生和心理咨询师都很辛苦,但能避免因为缺勤造成或放大了现实的损失。

休学后复学一种难以名状的生存状态

郭微微原本应该上高三,她却只能进入高二的教室,因为她休学了半年。

开学后坚持了一周,她又开始打退堂鼓,在班里太难受了,作为插班生,总有被“围观”的感觉。可不去学校又能去哪里?父母终日唉声叹气,相互抱怨,数落对方在陪伴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失误……

高一的她,在班里太普通了,学习成绩一般,说不上有什么特长,跟同学好像也聊不到一块儿去。她决定用暑假培养一个爱好,高二时也在班里闪耀一下。

她加入了一个游戏战队,终于收获了被关注的感觉,和游戏中的网友有聊不完的话。她昼夜黑白颠倒地打游戏,认识了tony,他说他在美国留学,辅修心理学。她觉得tony就是神奇的所在,能够洞察她内心的一切。

此后,她整天魂不守舍,把暑假作业置于脑后。开学后,她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时看手机,等待tony出现。当期中考试再次失利,父母坚决没收了她的手机,她以不上学和父母抗争,双方对峙到寒假,学校让郭微微办了休学手续。郭微微觉得休学也挺好,tony曾说放假回国带她去旅游。但遗憾的是,tony对她冷淡下来,无论如何挽回,他都没有再回应她。

在我日常咨询中,有的学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成绩落后、人际矛盾,觉得无力改善,就想躲在家里逃避困难,殊不知,休学会逐步放大现实损失,复学后面临的压力远远大于当初。

休学后回归学校面临的困难,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如作息时间不易调整,精神涣散,早上起床成为难题,缺乏体育运动,无法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习……隐性困难则更多,每一位复学的学生都存在程度不一的“身份焦虑”。如何向大家解释休学原因,如何适应插班生的身份,如何面对比同学年长成绩却不如人的状态,等等。

这些困难具有普遍性,当学生适应不良,很可能复学不久就又不肯去学校。反复休学不仅会造成辍学的现实,而且会形成退缩型人格,在生活中只要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扭曲了人生轨迹。

郭微微除了以上困难,更主要的是承受了“被分手”的痛苦。为此,我的咨询计划是:先帮助她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整理情绪,以便能够静下心来坐在教室里;其次为她作了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比较能够驾驭的学科,放弃一些弱势学科,帮助她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帮助她改善人际交往的理念,用善意解读同学们的言行,产生对集体的归属感。

与此同时,郭微微的父母情绪一直处于纠结和痛苦之中。她父亲第一次看到女儿和网友在微信上互发不雅视频,满嘴污言秽语,他甚至有“打死这个伤风败俗的女儿”的冲动。他们不明白,自己一直严格要求女儿,女儿为何会如此“放荡”?通过辅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教育,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始注重和女儿建立关系,使她有勇气战胜此时此刻的困难。

送孩子到大城市上学,表面上是享受一些高考政策,降低高考压力,但这种想法太过乐观了。这种选择给孩子和家长造成的困难超出了想象。

目前看来,异地求学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家长和学生应在上学之前,充分了解将会面对的困难,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为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奠定基础。

异地求学孩子和父母共同经受考验

上学年,刘舒朗的父母费尽周折,终于给孩子办好了×市的户口,未来享受和×市考生一样的高考待遇。刘舒朗终于不当借读生了,然而,他内心却觉得,到新学校上学的第一天就是个糟糕的开始。

×市对于全家来讲只是一个概念,落户时只是选择了价钱低的房子,到办理初三入学手续时才知道是一个收底校。在这里学习,能考上市重点高中吗?如果考不上理想的大学,那为什么要倾其所有做高考移民呢?

刘舒朗永远不会忘记,第一天爸爸送他上学时对他说:“你在这样的学校如果不能考第一,我就算白扔了钱,以后我不会在你身上投资了。”刘舒朗哭了很久,原来的学校里有他的哥们儿、喜欢的女生,他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父母没有考虑他的感受,把他弄到×市,还要求他要有所回报。

这个学校,只有每班前5名能够考上市重点学校,老师们对他们重点保护,其他同学就自生自灭。在刘舒朗的眼中,男生特别“社会”,女生比吃喝穿戴,这在他原来的学校是不存在的。课堂秩序比较混乱,老师控制不了,有时候他根本听不清老师在说什么。最让他抓狂的是宿舍,室友回到宿舍就连线打游戏,搅得人无法入睡。他变得狂躁不安,一天,他把闹得最凶的舍友手机摔了,惹出一场风波,以至于学校要给他停宿。

转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一是无法认同新环境的文化,出现强烈的对抗,在人际交往中疏离孤立;二是难以接受新的学习环境的挑战;孩子还有可能独自一人在新城市生活,父母不在身边,使得他很难从家庭中获得有效的支持,造成情绪失控。

而家长更多看到高考移民的好处,对困难预估不足,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无法适应,父母只能放弃工作前来陪读,对全家的生活和情绪扰动都很大。

针对刘舒朗的情况,我建议家长要做到:既然是父母希望孩子到×市,就不要说“孩子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我们的苦心”之类的话,不要给孩子平添压力;陪伴孩子,因为孩子处于紧张焦虑中,已经和同学之间有矛盾,的确不适合在这个城市独自生活了;既然已经到了“收底校”,接受现实,继续努力。

新环境对刘舒朗产生很大影响。我建议刘舒朗在人际交往中遵循原则——我接纳你,但不一定认同你,更不会追随你。每个学生表现出的状态都是跟他的成长环境相关的,同学间可以彼此接纳,但不一定认同或追随。我们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即可,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生活方式。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人是在不断变化中与环境达成平衡的。在适应的过程中有积极的适应,也有消极的适应。积极的适应是为了“征服”;而消极的适应则是“同化”。盘点自己在前一个学段的得与失,明确自己的“人设”,列出行为清单,将新环境作为优化自己形象的难得机会吧!

(作者为“丽珊幸福心理”创始人)

(张丽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有一个小秘密的作文 作文难忘的那一刻500字 越来越什么的我作文800字 假如我有超能力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题目写错了扣多少分 三年级作文 我的同桌 四年级的作文300字 玫瑰花作文三年级 三年级写石头的作文 品它千遍也不厌倦作文800字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书 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50字带翻译 手机还我爸爸妈妈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左右 赛龙舟作文一年级 草房子的读后感400字作文 难忘那一刻500字作文 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用端午节写一篇作文 最美心头一亮时作文800字 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00字 游野生动物园的作文 什么抵万金作文600字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400字左右 关于大理三月街的作文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历年类型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作文 写人记事作文6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