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耻感文化是儒学的根本 孔子谈“行己有耻” 那孟子谈什么?

2020-12-29 01:00:01
相关推荐

引言

我们知道,“至圣”孔子及其《论语》列出了几项耻辱的事情,如“行己有耻”,并明确强调,作为有德的人是不应做那些事的,所以从反面加强了儒家伦理道德所要坚守的原则和底线。而作为儒家第二号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十分重视对“耻”德的探讨。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孟子的耻感观。

孟子首先非常明确肯定“耻”对于人的重大意义。这正是孟子那句著名的格言,“耻之于人大矣”(《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有羞耻之心,有惭愧之意,有羞辱之感,对于人至关重要呢! 孟子说耻包括以下几点具体内容。

第一,孟子也像孔子那样,明确指出了几种可被称为“耻”的表现

其一,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作为有德的君子就会感到羞耻。他说: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其二,立于朝廷做官,自己的正确主张却不能推行,这是耻辱。他说: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之。”(《孟子-万章下》)

其三,用虚伪欺诈的不正当行为去求得富贵发财,这不但为君子所不耻,而且很少有妻妾不为此而深感耻辱的。他说: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孟子-离娄下》)

其四,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他说: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第二,积极寻求和论证“耻”是人性及其人之道德所由产生的基础

我们知道,在孟子以前的孔子只是创建了许多道德的德目,但并没有去寻求它们的人性根源,孔子在论述耻的问题时也表现出这一特点。换句话说,孔子是就耻而说耻,并没有将耻与某种人的天生德性相联系。而孟子则不然,他不是就道德而谈道德,而是将精力放在对产生人的道德之人性这一最基础的存在的揭示上。同样,对“耻”德的探讨也是如此。

为大家熟知的孟子的“四端说”(仁义礼智四德的开端),其中对“义之端”的揭示,实际上就是能够归结到对“义”德的人性论追溯。孟子在论述“义”德产生的人之心性基础时,明确指出那就是“羞恶之心”。他说: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以行不正之道而感到羞耻,此为“羞”义;厌恶、讨厌不正之道,此为“恶”义。合而言之,“羞恶”都是对不正之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所以说,“义”在孟子“四端”那里,实际是对“不仁”的一种心理情感,而这一情感被孟子称作“羞恶”,也即“耻”。简言之,因为人性中有羞耻感,所以就产生“义”。

第三,提出远耻、去辱的方法

在孟子看来,远离和去掉耻辱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行仁爱”。他说:

“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

意思是说,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孟子这一思想是与孔子一致的。孔子在论述行仁的五个具体德目(恭宽信敏惠)时就明确指出过“恭则不侮”。也就是说,做到了作为仁爱具体表现之一的“恭”,即对人对事能做到庄重和恭敬,那么就不会有侮辱的事情发生了。

由此可见,孔孟都是在强调“行”仁爱的重要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实行仁爱就会得到光荣和荣耀,而不实行仁爱就会得到羞耻和侮辱。也就是说,爱就是仁,行仁就是义。唐代韩愈正是在上述的意义上去定义“仁”与“义”的。他说:“博爱之谓仁,行之宜者之谓义”。所谓“行之宜者”就是行施仁爱且适宜者,如此也就是“义”了。而从反面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按照仁爱的原则去做人做事,那么这就叫“不义”,而你要对你的这一“不义”的行为而感到耻辱和羞愧。所以孟子特别强调指出:

“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孟子-离娄上》)。

意思是说,如果无意于仁德,终身都会受忧受辱,以至于死亡。所以说,包括孔孟在内的儒家这一“远耻去辱”的思想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四,正面主张“不愧不怍”

孟子之所以重视对“耻”的问题的论述,那是因为在孟子看来,只有真正做到了没有可感到羞愧和耻辱的事发生了,即做到无愧于天与人了,那么才可被称为达到了君子幸福快乐的境界了。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是称王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快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快乐。如果大家注意的话,在孟子所概括的三种快乐中,只有第二种快乐的获得需要和依靠每个人“自身”的修行和努力。由此也说明,“耻”德是与人的内心以及情感状态紧密相联的。也就是说,当你做到了内心坦然,心地安宁,一句话,问心无愧,那么,你定当能获得一种内心满足和宁静给你带来的欢愉和快乐。

知耻可以养德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知道“俭以养德”这句名言,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知耻亦可以养德。也就是说,很少人知道,知耻亦是修养和培养一个人道德的有效方法呢! 实际上,为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庸》已经重视了这个问题。《中庸》曰: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知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已。”

这里的“知耻近乎勇”,正是向人们指出了一个人“勇敢”品德的获得和养成是靠的“知耻”这一修身方法的。当然,我们应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知耻”与“养德”的因果关系问题。

其一,“知耻”可以养勇之德,这是从特殊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的。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大家都熟悉并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我们知道,中国自进入近代以后,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和压迫,由此给中国带来了不尽的耻辱。我们中华民族深知这一耻辱,也正是在此情感的驱动下,将它化为无比强大的勇气,以拼死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取得抗战胜利,一雪前耻,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其二,“知耻”可以成人之德,这是从普遍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的。最能证明这一点的也是大家并不陌生的一个例子。这就是晋代一个名叫周处的人,由于知耻而发生蜕变并最终成为善人的故事。年青时的周处,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当地人将其同南山猛虎、江里蛟龙并称为地方“三害”。当周处得知此传闻以后,深感耻辱,备受刺激,于是痛改前非,弃恶从善,发奋精进,最终成为一代名臣,一个好人。这就是“知耻”的力量,它可以使一个无德的人,即一个坏人,变成一个有德的人,即一个好人。

结语

综上所述,“耻”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是一个非常独特和重要的德目。知耻可以全人之德,知耻可以养人之德,知耻亦可以成人之德。惟其如此,“行己有耻”才能与“博学于文”一起成为士人(知识分子)信奉的做人行事的原则;“知耻”才能与“知廉”一起成为“立人之大节”;“耻”并最终才能成为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德行。“耻之于人大矣”(孟子语),此之谓也!

(作者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徐小跃)

特别声明:此文是徐小跃授权刊发,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转发、点赞,加关注@文以明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