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上海:老厂区老弄堂华丽“变身”凸显城市治理新成效

2021-01-01 00:55:01
相关推荐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从关注私人住宅的小“家”转变到关注公共空间的大“家”,迫切地需要在公共交往、公共文化中得到精神需求的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

“治大国若烹小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引用这一出自《道德经》的名句,强调治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要像烹调小菜一样,不得操之过急、松弛懈怠,而须拿捏火候、注重细节。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中国之治的智慧正如一碟碟精致美味的“小鲜”,藏在一线基层的火热实践中。

9月23日,“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上海杨浦滨江、辽源花苑小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这些基层治理实践能够带来何种经验和启发,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杨浦滨江改造代表一种城市治理新趋势

杨浦滨江位于黄浦江岸线东端,被称作上海滨水“东大门”。2017年12月,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滨江段公共空间对外开放;2019年9月底,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岸线贯通亮相。在杨浦滨江南段岸线上,总计有24处66幢历史建筑被规划保留下来,还有一大批极具特色的百年工业遗存。

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现代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兵教授看来,强调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格局的延续,是杨浦滨江改造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比如由制皂厂区改造而来的主题博物馆‘皂梦空间’,集博物展览、手工互动和特色咖啡于一体,既能够吸引年轻人了解上海近代工业发展历史,又能让过去在此工作的退休工人勾起很多回忆,真正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这是非常具有诗意的改造。”

过去,我们的城市建设曾一度走入“大拆大建”的误区,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在城市高速扩张与发展中被抹去印记。何海兵认为,杨浦滨江以“留住历史”为核心的改造,背后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我们的城市不再是水泥森林,而是有人文气息、有人情味的,在传承自身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这是我们这一轮城市改造比较突出的特点。”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打造,还适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变化。”何海兵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从关注物质需求转变为关注精神需求,从关注私人住宅的小“家”转变到关注公共空间的大“家”,人们迫切地需要在公共交往、公共文化中得到精神需求的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这个角度看,公共空间越发凸显其重要作用,“杨浦滨江将原来的工业锈带,打造为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让个体与城市融为一体、同频共振,进而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杨浦滨江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首发地,它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处处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教授认为,人民城市体现了中国城市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体现。杨浦滨江从老工业基地向人民共享空间的华丽转身,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民性与开放性特征。杨浦滨江通过场景美学、空间营造和形态升级,把社区建设从居住生活空间向开放性的街区延伸,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新趋势——更关注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关注公共产品的配置和整个城市景观的改造。这是在横向上缔造社区良性循环的重要尝试。可以预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是激发城市活力、推动城市空间营造和升级的重要指引。

社区公共空间的打造要突出治理功能、实现有效运转

今年7月,位于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的打虎山路(控江路—辽源西路)经过公共空间的微更新,道路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人行道拓宽、堆物清理、管道重新铺设、绿地格局重构、增设健康步道和座椅……这里成为一处可供居民休憩、休闲的迷你“城市客厅”。

由于土地增量有限,而现有土地存量仍存在不少短板,上海自2016年起启动“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倡导关注零星地块、闲置地块、小微空间的品质提升和功能塑造,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微更新计划从一开始改造小区垃圾箱房、小公园、小绿地,慢慢延伸到老建筑、老弄堂、街区,以及室内的楼道、活动室、门卫室等公共空间。何海兵认为,有别于大尺度的建设项目,社区和街区的微更新与老百姓的生活离得很近,改造后的效果更直观,老百姓亲身体验到生活环境的改变,会有很强的获得感。

微更新带来的“硬环境”变化,还进一步推动“软环境”的改善。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基层干部们会和老百姓一起讨论方案;改造完成后,居民们能够共享成果,在新空间开展社区活动。这些推动了关系的联结,改善了居民间、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社区凝聚力。

近年来,杨浦区房管局联合江浦路街道,对辽源西路三个互相独立的老小区进行了“三区合一”的美丽家园改造,解决了一系列老大难问题。辽源西路睦邻中心也重新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亲子互动空间、烘焙工作室,新设人大代表联络室、睦邻议事厅等。何海兵认为,老小区向来存在公共资源、配套设施短缺等问题,三个老小区的“破墙”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空间资源有效利用,而睦邻中心的升级改造,则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供了空间和场所。

“当然,有了睦邻中心后,还要进一步在功能提升、内容充实、辐射更多人群上下功夫。”何海兵建议,要形成一个居民参与的规则、机制,例如睦邻议事厅,怎么商议?谁来指导、监督和维护?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规范。“社区公共空间的打造,最终是以人为核心的,要突出其治理的功能,让这些空间有效运转起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 春天200字作文 低头族 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 臭豆腐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 作文批改软件 关于篮球的作文 100字优秀作文 雪的作文怎么写 优美作文开头 挑战自我 作文 舍得 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 写大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