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撰写评论怎样表达更有效

2021-01-01 20:55:01
相关推荐

我们在撰写评论时,如何让文章最有效?这里可借鉴评论家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论述的表达效率,现摘录九点供分享。

一、最短时间最快理解你的观点

文章只有千把来字,用短短的千字文把一个观点说清楚,这就需要你的表达非常有效率。

下面就具体谈谈时评的表达效率在宏观上的要求。

首先是文章要开门见山、直接地表达观点,不能含糊其辞,不要拖泥带水,也不能绕来绕去,最好刚开始就要让读者读到你旗帜鲜明的判断。论证也最好直接明白,用直笔,而不必用曲笔。文章本身很短,要尽可能地直接地表达观点,一针见血最有效率。间接、含糊和曲笔既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和观点的传播,又浪费了文字。

评论文章,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表达效率的竞争,观点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要绕。

中青报原来有一个杂文专栏叫《求实篇》,10年非常受欢迎,不过有评论版就渐渐淡化了这个栏目,最后撤销了这个栏目,就是觉得杂文已经过时了,绕来绕去太没有意思。《南方周末》也是如此,长平说,他编《南方周末》头版以后,逐渐淡化了《周末茶座》,原来是个杂文性的栏目,他希望它让位给真正的时评。他说,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已经进步到可以正经八百说话了,不需要再藏着躲着绕着弯子生闷气。

二、切忌信马由缰的发散性思维

马少华在谈“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时谈到,新闻评论的评论思维属于收敛型。收敛所体现的思维的集中,第一是集中于对象——也就是新闻事件,第二是集中于论点——也就是集中于对新闻事件的判断。

一个时评新手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总想“面面俱到”,在一篇文章中谈许多问题。

觉得有很多话想要说、很多角度可以评的时候,一定不要急于下笔去评,最好静下来把思维理一理,找一个觉得最独特、最让自己有表达冲动的角度切入,选择一个自己感觉最独到、最兴奋的论点,然后组织论据和集中材料论证这个论点。

一篇文章可以有多个论点,但这些形式上分散的论点间须有联系,且围绕着你的核心观点。

为避免这种思维发散,新写评论的人在写作时最好少用联想,而是规规矩矩地围绕着一个论点进行论证,一步步地推理,一步步地摆事实讲道理,扎扎实实地紧绕主题,结构和节奏都要紧凑。

三、尽量少谈抽象概念

初写时评者,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喜欢在评论中谈论一些抽象的概念,将过多笔墨用在给某个名词下定义、辨析某个大词的概念上面,这也是违反评论的表达效率要求的。

时事评论应该尽可能在常识、共识、众所周知的意义上使用那些抽象的概念,以约定俗成的理解来用那些大词,而无须纠缠于这些概念的语义学分析上。

时事评论要将有限的文字用在与紧扣论点相关的说理上,在概念上绕来绕去,在抽象的事物上打转,问题没说清楚,读者也一头雾水,越读越迷糊。

表达效率要求,评论作者在论证时应尽可能使用具体的事物作为论据,而不是抽象的。

读者就是这么感性,尤其是报章文体的读者,直观具体的事物更能触动和影响他们。

四、让人琢磨的不是好语言

基于表达效率的要求,一篇好的评论,在标题的拟定、语言的文风、结构的安排和观点的论证中,都要注意表达效率。

评论语言有一种总体要求,就是要讲究表达效率。

首先,语言应该是确定的,不能含糊其辞和有歧义,避免让读者去猜你某个词的意思;其次,使用的字词不能生僻难懂,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报章语言,尤其避免使用晦涩的学术概念和专业术语;其三,它的句子结构不应该过长,而应该短促有力,避免使用学术文章中那种复杂的长句,让读者读着费劲;最后,段落也应该尽可能短,以便于读者掌握全篇的层次与结构,让读者比较轻松地阅读你的文章。

时评是一种注重表达效率的实用文体,并不过于注重文本价值,并不需要多么好的语言,文字简洁、明快、清晰、有力就够了,能表达清楚让人看明白就行了,大白话最好。

时评语言,应该让人过一眼就明白你想说的意思。让人一看就明白,用确定性的语言传播确定性的判断,这样的表达才有效率。

评论的语言还需要简洁和浓缩。

五、精彩要体现在标题中

标题的拟定,也是要抓住表达效率这个最重要的评论要素。许多精彩的标题看起来都好像是偶然的灵感,是“妙手偶得之”,其实看似偶然的把握中也有规律可循。

如果你评论的最大亮点是一个故事,那把故事浓缩成一个标题。

如果亮点是某种冲突性和争议性,要把冲突和争议表达在标题中。

如果亮点是可能让人震惊的某句话,丝毫不要犹豫,就把这句话做到标题中。

亮点,很多时候就是你文章最吸引人的地方,把最吸引人的地方放在最容易吸引眼球、人们第一眼关注到的标题上,那就是标题和文章的表达效率。

我最反感《由什么想到什么》、《什么什么之我见》、《论什么什么》之类的标题,看到标题就不想看文章内容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标题,标题如果不能吸引读者,再精彩的内容都白搭了。所以,一篇评论中最精彩和最精华的元素,最好能体现在标题中。

为了表达效率,标题的另一个规范要求是“合适的长度”。不能太短,太短的话无法把文章的兴奋点包容进来,像《论自由》、《平等》之类的标题提不起读者的兴趣,读者不知道你这篇文章想说什么。更不能太长,过于冗长的标题让人不知所云,也影响了文章的美感和版面的美感。

六、漂亮的开头迅速征服读者

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安排也要服从于表达效率。

曾有个传播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章的一个段落其长度如果超过4行,那么他的注意力就会转移。

我的评论一般开头第一句都不是新闻由头,而是我以某种巨大的反差或公众熟悉的现象,来引出我想出评论的新闻。

如果新闻由头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直接引用新闻由头就可以,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如果新闻本身比较淡,就需要你巧妙使用冲突、反差、悬念等引人注意的方式,用简短的语句将你所准备评论的由头引出来。

七、评论的结构和节奏

表达效率,再就是考验我们缩写新闻和提炼新闻事实的能力。新闻评论,是依据新闻作出的评论。一开始就得引新闻,怎么引呢?是大段地复制还是怎么操作?最好的是缩写和提炼。

一般评论只有1000来字,如果你新闻由头超过250字,那留给你论证观点的文字就非常少了。必须控制在200字以内。那就得对新闻进行缩写,把你想评论的新闻点提炼出来。

提炼过程中要注意,只可以缩减,而不能改变新闻的意思,或者是选择性地、带有偏向性地强调某一个事实,而将不符合你的观点的事实刻意掩盖起来。

在第二段中,你就得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了,这也是表达效率提出的要求。

新闻再变,基本的结构都不会变,都要有导语,导语都要包含5个W(核心要素)。评论也是这样的,那不是八股,而是一种文体的表达效率要求。

初学评论者一个常犯的毛病是,进入评论主题的节奏太慢,起承转合之间很不协调,绕来绕去说半天都没有进入主题,在“起”上作过多的铺垫和说明,由于篇幅所限,很多时候刚“起”,无承无转无合,就不得不赶紧收尾了。

缓慢的节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结构非常失衡,观点被冗长的铺垫所淹没。

结构与节奏是一体的,节奏是结构的感觉,结构是节奏的形式,归根到底,它们体现的是评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开头—铺垫—论证—结尾间如果衔接得非常好,环环相扣非常紧凑,该简略的简略,是重点的分配较多的资源,我们称之为评论节奏很协调,评论结构很均衡,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节奏,符合评论的规律,也符合形式上的审美。

为了表述效率,在写作中要尽可能少地使用修辞和铺陈,因为修辞和铺陈很大程度上只是表达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情感,而无助于说理。许多评论都容易陷于这种修辞和铺陈所组合的煽情中,其实,看起来很有气势的排比,表达的不过都是重复的意思;看起来很有力的反问,不过是表达一种情绪罢了。

少量使用修辞和铺陈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强化论证的力量,如果通篇文章都是这些技巧性的修辞,论证与说理就没有了表达的空间。

表达效率的几个具体要求:

1.引述新闻时要尽可能简洁,当然,不能为了简洁而断章取义。

2.铺垫部分要尽可能短,快节奏地进入主题。

3.开始就要向读者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言简意赅,就是观点应该比较短,最好能精炼成一句话,让读者很清楚地把握你的观点。观点是否言简意赅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将观点浓缩到标题之中。

4.论述中引述别人观点和新闻事实时,要尽可能地简略,否则给人拖沓之感,影响评论的节奏感。

5.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感,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进行重复论证。

6.最好在结尾处以引人注目而又不让人有重复之感的方式重申你的核心观点。研究表明,前后呼应的“首尾效应”有利于加深读者对观点的印象。

八、表达效率,当然还要求出手迅速

过去形容一个人写新闻时出手快,有一个专门的词,叫“倚马可待”。

时评——这个“时”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是时评,就要密切地关注时事,紧贴时代脉搏,紧跟时事节奏,对每天发生的时事要有快速的反应。

读者如今对时评已经形成了一种阅读习惯,就是“就着时事读时评”,出了什么新闻,他们期待能迅速看到评论,听到声音,看到观点,看到判断。

时评要有表达效率,必须能跟上这种时事的节奏和读者紧跟着时事的阅读期待,看到新闻后,必须迅速出手,迅速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和对事件的理解对新闻作出判断,为读者阅读新闻提供思考的角度和“比他们知道得多的、新闻之外的附加值”。

评论迅速出手,是为了能更有效率地提起舆论对某个议题的关注,迅速地凝聚关注。

许多学者都批评如今的时评越来越讲究时效,看到新闻后立即动笔,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第一时间发言,文章自然就比较粗糙和浮浅。

一篇评论,它再深刻、再精致、再独到,事件过去后半个月才写出来、发出来,点击率和阅读率会非常低,也就是传播效率非常低。

趁热打铁,在舆论强烈关注“记者被通缉”的兴头上推出评论,评论能起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和舆论反响。这,就是快带来的表达效率。

九、表达效率让评论付出的代价

时评为了追求这种表达效率,有时候不得不放弃许多其他价值,在其他方面作出牺牲。评论的效率性,是以某种程度的模式化、快餐化、粗糙化作为代价的。

时评之所以形成这种八股模式,正如消息写作的金字塔模式一样,也是为了追求表达效率。开门见山,以最简单的方式切入正题提供观点。时评,当然首先要在开始时提供新闻由头,告诉别人你想评什么,然后当然要赶快亮出观点,告诉读者你的观点是什么,接着就是对论点进行论证了。这种自然形成的模式是表达效率的要求,不必在结构上作什么创新,而要以最简单的方式向读者提供你的观点。

一位作者这样批评时评的八股化,他说:一些时评作品甚至还出现了“八股化”和模式化的现象。目前95%以上的时评大都是三段式:新闻由头+数据、资料、法律条文+分析结论。标题中大都又少不了“昭示”、“彰显”、“凸显”、“为何”、“惊闻”、“拷问”之类长盛不衰的关键词。而文章的感情色彩也一概是愤青式,思维方式也习惯于高高在上式的追问,有的时评文章甚至从头到尾问个不休。《中国青年报》时评编辑李方曾打过这样的比方:“如果把历史比作灯泡,按很多时评家的思维习惯,拿‘为什么不’一插准亮而且大放光明。”有的时评作者针对当前时评“八股化”和模式化的现象,还用调侃的笔调提出了“关于开发‘时评软件’的构想”。

时评,一般的生命也只有一天,很少有人会回过头去读昨天、前天的评论。

-------------------------本文摘录自曹林《时评写作十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笑 作文 西湖作文 创意作文 奉献作文 550字作文 值得作文 时间 作文 作文素材初中 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春天300 环境保护 作文 作文生成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400字 人生的色彩作文600字 有书真好作文600字 年味作文800字高中 共度好时光作文600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 可爱的小狗作文400字 春节趣事作文600字 我家的小狗作文300字 去动物园玩的作文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春节作文300字左右 初中生作文素材大全 逛灯会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300字 自拟题目的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