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阅读理解能力 正成为孩子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2021-01-04 13:10:01
相关推荐

最近有4、5个朋友问起,孩子数学为什么分数很低?都是1、2年级的孩子,按理不该呀。

我一一问询过宝贝后发现,多数错误都是审题不仔细造成的,也有讲说“附加题的题目很绕……”大多数数学问题不在计算、公式,在于阅读、在于理解。

你看,阅读理解没跟上,数学学起来也并不轻松呀!

数学需要阅读,可究竟怎么读?

数学需要阅读的这事儿,很多国际大规模学历测评的数据都表示: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业成绩呈正相关。身边很多爸爸妈妈也都意识到,越往高年级走,题目变得更难了,阅读对成绩的影响只可能越来越大。

别以为只有中国哦,美国也是一样的。

喏,美国的数学书,到底是数学题还是阅读题?!

既然阅读对数学这么重要,那么数学究竟要怎么阅读呢?

先给大家看一道小学2年级的题:

这类题是我们很常见的应用题,孩子做错了,眼睁睁看着8分失掉。

其实,题本身并不难,关键是审题不到位、读题不认真。不少孩子都这样,看到题,拿笔就做。这是大忌!

如何改掉这一些毛病?提高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低年级就需要爸爸妈妈们重视起来。

具体怎么做,我请教了国内以及美国的数学老师,跟大家一一分享下。

1)平时练习时,像语文一样朗读

对于小学1、2年级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读懂题目。虽然题目都比较简单,但慢慢地,随着年级增加,题目会越来越难、越来越长。

所以,一开始,就像读语文一样去阅读吧——先指读、朗读。我们有一篇语文阅读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阅读要指读吗?出声不?不弄清这个,就白读了}

数学老师告诉我:小学低年级数学读不懂题,基本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建议孩子:第一要务是朗读!朗读!朗读!

事关基本的语言文字阅读能力,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在家多多练习。

找几道应用题,让孩子用手指着题目,一字一句地读出来。

为啥搞这么复杂?

这是“口到、眼到、心到”的最简单的办法,防止孩子读题的时候读错、增字或者漏字。同时,改掉ta提笔就做的坏毛病!

比如开篇那道题。

题目明明说的是“第一次用去的比第二次用去的长6米”,孩子却用“30+6”,而不是“3+6”,读错题的典型。

当然,如果是考试的时候,就只能低声读或者默读了。总之,一切为了孩子完整读题。

有经验的父母、老师,往往在最初做数学题的时候,会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通篇读一遍,这是数学阅读的第一步。

2)找到题眼是关键,动手圈出来

什么是题眼?

是指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是数学题的核心。

切记,刚开始读题的孩子,速度要慢,一字一句地读。找到题眼,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比如这道题:

一分钟口算比赛,小明做了8道题,他的两个好朋友各做了10道题,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道题?

答案是:8+10*2=28(道)

我们需要抓住两个词分析。

各:两个人,每个人都做了10道,是两个10道。

一共:两个人的口算题要加起来的意思。

抓住这两个重点词,动手圈出来,再进行分析,就不会出错了。

孩子就是这样的,往往通过一个重点词就能很快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

再比如:

15比6大多少?

我们不妨试着让孩子比较三个不同句子的差别

1)15比6大多少?

2)6比15小多少?

3)15和6相差多少?

像这样,抓住重点词“比……大”、“比……小”、“相差”来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虽然提法不一样,但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较大的数去减比较小的数。

小学低年级的重点词很明显,属于显性的重点词。

至于中高年级后,有诸如“水结成冰,体积增加了1/10”之类的,“增加的1/10跟谁比较的?”重点词给省略了,属于隐性重点词,这是后话。

Anyway,我们读题的时候,记住两点:用朗读的方式训练孩子完整读题;抓住题眼,也就是重点字、词、句,动手圈出来,再分析思考。

掌握这两点,对低年级孩子很必要。

一个idea 帮孩子理解数学题

最近家长吐槽娃写作业这个事儿,简直是持续火爆!

脑洞能有多大?我随便甩两个精华帖给大家看看:

问:一家三口吃饭,需要6根筷子不对吗?

答:我不用筷子,用的是勺子啊~~

问:为什么兔子最重?

答:它胖~~

问:哪里胖?

答:你看,肚子呀!

呃……数学有点难。

可这就是孩子本来的模样啊!某个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不是说了吗?7~12岁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哦。

几个意思?孩子进行思考的时候,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咋办?

数学小日记!

Exo me?语文写日记,已经是人生至大的痛苦了,数学也要掺和一把吗?

答案是:yes!

其实写数学日记这事儿,是在美国认识的小学老师Peter告诉我的。他说:

数学需要嵌入生活的各个方面,才有效。而阅读和写作是最好的路径,这两者在发展对我们周围世界数学定量方面的理解特别有效,用它们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经验,会让孩子对数学应用有更深的理解。

记数学日记,是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的很有效、好实操的一招!

什么是数学日记?简单说,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生活中或课堂上,遇到的一些跟数学相关的事儿。

数学日记的形式五花八门,涉及图形,我们就画图形;涉及解题,就列式、画图表……跟文字记录的区别在于,加入了数学符号。

我有一点小小的个人体验:

让孩子自己凭空写数学日记,脑袋的混乱程度高于语文作文。

所以我们可以带娃去体验,或者给一些既定的题材。例如,超市购物遇到的数学问题;或者写数学课堂上的事儿;又或者写怎么完成一次数学实验的过程……将题材范围缩小,让孩子选写。

数学日记呢,尽量简洁,别说废话。本来计算、推理还容易出错了,这一天花乱坠的,更慌了神~~

大大的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和妹妹去楼下超市,我选了两盒鲜奶片,妹妹挑了一只唇膏,还有一瓶妈妈让买的维生素咀嚼片。我身上只有100元,也不知道够不够。

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奶片15元,唇膏35元,维生素片39元。我加起来算了算,要104元,赶紧放下一盒奶片。

还好,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就要出丑啦!

语文老师都觉得挺好呢。

其实,与生活连接,是老师们很推崇的培养数学思维的方法,也因此提升了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中那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因生活变得具体,带孩子在实践中找数学,再记录成一篇日记,就像孩子自己出了一道数学题,然后解答了它。

再读题时,便很好理解了。

要知道,写数学日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当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再返回去解题什么的,自然而然就轻松了许多。

艾蔻碎碎念:

大大上奥数,一直爸爸陪着。

有一天,她冷不丁儿跟我说起:“妈妈,你知道怎么判断一笔画完某个图形吗?奇点为0或2的时候……起源于哥尼斯堡人喜欢的数学游戏,走7座桥……”

我有点听不懂……她掏出书,读给我听。

作为一个功利的中年老母,固然知道数学要延伸阅读,可因时间有限并不多感兴趣。但是,大大那一刻眉飞色舞的神情感染到我。反正都要阅读的,语文、英语、科学、数学……都读一点也没有坏处。而且,我们家挺重视娃理工思维的,正好!让她通过延伸阅读,慢慢体会数学历史、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用,何乐而不为?

如果你们的想法也一样,那我下回研究个数学延伸阅读的书单分享给大家吧。

—END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写一种植物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 母亲作文800字高中 脚踏实地作文800字 一本好书作文400字 描写乡村生活的作文 快乐的元旦节作文 生活需要坚持作文 怎样学好英语的英语作文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