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2个字 是一种修养 更是一种智慧 会让你受用终身

2021-01-05 12:25:01
相关推荐

古人说“君子三缄其口”要“谨于言,敏于行”。说话应当谦虚瑾慎, 行为应当光明正大,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要“慎言笃行”。

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谨慎,重要的话要经过深思熟虑再说出口,不说伤害别人的话,不谈做不到的事。

一个人的言论体现了自身的修养,言必有信,说出来的话,必须能做到才行,否则不如不说。

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任意的夸夸其谈,必将失信于人,害人害己。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闲谈不论是非。

1

慎言,是看破不说破。

虽然看透他人,但不说穿,选择慎言,既能顾全他人,也能给自己留条后路,是处世的一种智慧。

古人云:“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话多鼓噪,轻则惹人厌烦,重则丢性命。

杨修之死,就是因为不懂慎言,惹来杀身之祸。

杨修仗着自己聪明,几次三番“羞辱”曹操的智商。

当时曹操喜欢和下属们玩文字游戏,他在新建的花园门上题写个“活”字,大家都说不出曹操的意思,而杨修解释道:门内一个“活”字,是“阔”,曹丞相是要修的狭窄些。

又一次,曹操得到一种酥,顺手在盒子上题名“一合酥”,杨修看见后,就顺手拿起来吃,还说这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这是拆字游戏。

而曹操开始忌惮杨修的“聪明”过分,最终借故将杨修杀死,罪名是挑拨军心。

难道曹操周围那么多人不知道拆字游戏,大家只是选择了不语,而杨修说破了,显得自己聪明,落得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下场。

看破不说破,也是一种凡事了然于胸,帮助自己远离是非的一种智慧。

2

慎言,是管住嘴,不逞口舌之快。

管不住嘴的人,暴露了一个人缺乏涵养,好表现的缺点。

以说话遭祸者,不在少数。究其因,无非爱逞利齿。

明代名臣解缙,天资聪颖,诗词、文章、楷书、草书无一不精绝,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在襁褓中母亲教他识字,5岁过目不忘,10岁写诗、写文章,文采斐然,18岁高中皇榜,19岁官至翰林学士,深得朱元璋赏识。

朱元璋曾对解缙说:你我是道义上的君臣,恩情上情如父子,你应知无不言。

解缙真的知无不言,口无遮拦上万言书,激怒群臣。

朱元璋下召把解缙的父亲叫来,说了一番话: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朱元璋认为他才华超绝,欠缺涵养,罚他闭门思过,一罚就是十年。

只因解缙口不择言,21岁时,大好的前程,被生生断送。

朱棣登基,解缙被重新启用,朱棣对他开始也是赏识有加:

“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然而,解缙不思悔过,好景不长,因为多次口不择言,激怒太子遭诬陷。

被朱棣下大理寺监狱,锦衣卫在朱棣授意下,用酒将他灌醉,埋在积雪中活活冻死。

解缙有一副讽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成了他自身的写照,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慎言免祸患。

明朝胡居仁在《易象钞》中有言:“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如果只是一味逞口舌之快,不假思索,不管不顾的说话,只能伤人害己。

3

慎言,是知人不评人。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类人,随意评价别人,背后议论别人,把别人的事情当做八卦的乐趣和谈资,自以为看透世事,便可妄自菲薄。

这世上多少人与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所以,才有了“饱知世事慵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的处世哲学。

人性复杂,世事难料,尤其不要轻言善恶,擅自给一个人盖棺定论。

你的未必就总是对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错的。这个世界很大,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类人,习惯以自我想法来猜测事物本身,喜欢怀着恶意和揣测的目光去伤害别人。

殊不知,世事难料,很多事情能看到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他所谓的真相也只不过是他以为。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写道:“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不要总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在你眼中平常无奇的事情,可能需要别人费尽全力才能得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要走的方向,不要用你自己的眼光随便去评价别人的生活,因为你并不懂别人的生活,根本不了解别人有过怎样的经历。

如果总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说轻了是三观不同,说重了就是偏见、不尊重别人。

王小波曾说过:“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别人的生活,不去轻易评价好坏,那是别人的选择。

不了解事情真相,尤其是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不妄加评论。

没发生的事情,不要自己幻想、臆造,揣测别人的人生,造谣别人的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成长经历都不同。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他的经历你没有经历过,他的感受你无法体会。

自以为看透,说破之后才发现自己看到的不是真相的全部,但对别人的伤害已经覆水难收。

不恰当的言论和不合时宜的说法,有时候就像一把无形的尖刀,在不经意间就刺伤了别人。

学会看到别人长处并懂得赞美的人,会让人感到温暖。好的言行是一缕阳光,照亮自己,也明媚他人。

闲谈莫论是非,静坐常思己过。

不随意揣测、妄加评断、轻言善恶,才是一个人深入骨子里的修养,更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4

慎言,是一种修养,是处事的基本素养。

有一个关于曾国潘“戒多言”的小故事,当时他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结果引起郑小珊反感,拂袖而去。

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错。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古人云,“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立身之事,最忌的就是轻浮和自满,从而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话,或者为了自我夸耀而撒谎吹牛。

越是夸夸其谈的人,越显得没有内涵,只会显现出你的虚荣和浮浅。

语言是为了表达思想,说话前要考虑言辞是否恰当,时机是否成熟,慎言是修身养性以奉天命的根本。

做人,要尽量做到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能管住自己嘴巴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话说出来,就收不回去了,所以要先想好再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你对待别人的样子,体现出你的教养,越是夸夸其谈的人,越显得没有内涵,越是有内心丰盈的人,越是沉稳,这也是自身学识格局的一种体现。

说话要小心谨慎,重要的话要经过深思熟虑再说出口,不说伤害别人的话,不谈做不到的事。否则不如不说。不负责任的言论,任意的夸夸其谈,必将失信于人。做人,要尽量做到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能管住自己嘴巴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慎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会让你一生受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想对老师说 作文 出路作文 描写沙漠景色的作文 作文新学期的计划 一件后悔的事作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 作文 想象作文600字初中 作文感谢妈妈 宁波罗蒙环球乐园作文 格林童话作文 海洋垃圾的作文 作文 基石 长城作文怎么写 一篇作文200字左右 一直向前走作文 家风的作文怎么写 看戏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最难忘的事 初中的生活作文 家是港湾作文 科学发现作文 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作文呼唤 收玉米的作文 无声的语言作文 写植物的作文400 初中写人记事作文800字 什么同学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暑假二三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