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微时代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2021-03-17 20:50:02
相关推荐

微时代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一、网络微时代的特点分析

1.信息传播速度剧增随着4G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微博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便携式通讯设备实现信息“裂变式”的传播,信息的动态性空前增强,其传播速度大大快于手机短信和传统博客等网络媒介,其影响力也将与日俱增。2.信息表达的即时性微博既是一个承载个体话语的私人空间和向外传递信息的公共舆论平台,用户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由于手机的便携性,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状态、更新信息,表现出非常强的即时性。

二、微时代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微博在思想相对活跃的中学校园也是发展迅猛,不仅学生教师大量使用微博,就连很多学校也都在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开通了校方的官方微博。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在学校中的迅速流行,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考验。

1.学校舆情的管控成为难题

微博的普及,给中学舆情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学校的舆情管理难度增大。由于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微博信息的发布者是大量隐身在网络背后的个体,一般人难以识别其真实身份,这使得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发生的几率提高。由于中学也只是一个教育机构,并无任何额外特权或者强势地位,使得学校舆情变化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易管控。因此,中学在德育工作中如何应对、控制和化解学生可能出现的舆情,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筹划。

2.中学思政网站的封闭单一,无法适应微时代跨

媒体融合的趋势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中学也在自己学校的网站上开辟思想品德版块。但是,目前中学德育网络的传播方式还比较单一,多局限于单方面的信息发布,且多数存在板块少、内容枯燥、篇幅冗长、反响弱等情况,信息价值不高,更新速度慢,对社会问题敏感度低等缺陷,其影响力有限,无法适应微时代跨媒体融合的趋势。

3.微文化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德育工作所要传播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而“微时代”向我们呈现的“微文化”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形态的亚文化。随着微薄的兴起,各种亚文化大行其道,与主流文化争夺话语权。各种“微文化”借助网络汇合成为一股汹涌的潮流,干扰、抗衡着主流舆论导向,那些喜欢新鲜、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的中学生极易因盲目追随而导致认知偏差和思想偏离,致使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降低。4.思想引导难度加大,德育教育面临新课题微博的兴起为中学校园注入了新鲜、个性化的元素,也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和方式,新的环境要求全面开启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三、微时代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1.牢固树立

“微时代”观念,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博使用者迅速扩大,间接削弱了传统德育工作者的信息传播主导权和话语主导权。因此,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抢占新传媒话语权的制高点。通过开通个人微博,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主动营造和不断扩大主流文化的舆论场,充分发挥先进传媒技术的优势。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德育工作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技能,构建一支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积极主动开设微博,使这些具有过硬综合素质的德育工作者,成为微博空间里具有感召力的领军人物和意见领袖。通过微博与学生平等、良性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可能出现和已经显露苗头的问题,及时在网上展开讨论,积极引导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搭建利用微博开展德育工作的平台

现如今,微博已成为学生群体进行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平台。因此,中学德育工作者应主动经营微博这块新阵地,利用好网络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搭建以微博为基础的德育工作平台,传播社会的主流意识文化、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微博用户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此外,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建立特色微博网站,通过开设主题新颖时尚,内容轻松活泼,形式符合中学生兴趣心理的微博网站,吸引和凝聚大量的学生用户,形成一个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微博德育平台。

3.发挥微博在中学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校园舆情监控对于校园稳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学校中微博用户的大量增加,微博已成为校园舆情监测的重要阵地。中学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关注校园微博动态,体察学生群体内心世界的变化,关注个体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健康,随时把握学生群体的社会心理状况。除了进行舆情监控外,还要建立一个舆情分析和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借助用户数量、信息流量、舆论内容、关注程度等指标,对舆情状况进行分析、研判,提高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将一切不利于校园和谐稳定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4.把握微博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语言

形式,提升教育效果微博是一个公共舆论平台,丰富多彩的信息和时下炙热的公共议题吸引着中学生群体的眼球。因而,要做好“微时代”下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必须熟悉时下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话题选择、理论素材、讨论内容等方面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综合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的优势,为中学生提供有德育教育价值的议题和素材,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德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一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贴近、适应“微时代”下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文化消费习惯;二是创新德育语言,德育工作者要学习、运用中学生所熟悉的微言微语,捕捉这些话语里的鲜活、积极的内涵,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话语体系,以微博的语言进行平等互动,避免德育工作者给学生留下的刻板说教的印象,在轻松自然地语境中营造校园主流舆论氛围,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提升中学德育效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200字作文 乐山大佛作文 欲扬先抑的作文 感恩亲情作文 我的舅舅作文 自律作文800字 节日作文400字 作文周记400字 满分作文400 西双版纳作文 我的老师600字作文 包馄饨作文 作文开学的第一天 分享快乐的作文 去外婆家作文 真情实感的作文 关于改变的作文 家乡的小河作文 夫子庙作文 我的老师500字作文 可乐鸡翅 作文 苏州园林作文 划龙舟作文 反思作文500字 合作的作文素材 冬天的美景作文 作文写事300字 吃饺子的作文 假期总结作文 怎么包饺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