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论文

2021-04-14 06:05:02
相关推荐

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全球信息化正在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作为其标志之一的因特网不光左右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及工作方式,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当代大学生,与网络的接触与日俱增,由此带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认识与探讨,试图找出一些对策,期待对以后的网络道德教育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传媒,因特网在信息化的全球背景下对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对与因特网接触最为密切,对新鲜事物怀有特别好奇心并乐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大学生群体。因此,仔细分析因特网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如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产生影响并认真研究其教育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因特网的出统与发展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不仅便利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且为高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学生能自如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有力保障了其思想表达的有效和真实,如此使得学校能较容易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观点。通过网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及时有效地采取一些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并进行启迪教育,大大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和水平。此外,网络所具有的丰富资源也为思想道德教育增添了素材。随着网络的出现,教条而又更新滞后的传统教材具有的"类似状况将得到改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变得丰富而容易获取,而素材的时代性也使得其教育更容易被学生主动接受,同时也使教育者的教育显得更加从容并更富有说服力。而伴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在生动性与趣味性方面也会得到提升和强化,增强了其教育的效果与质量。

因特网对文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负面影响。网络的出现的确在很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与好处,对我们的教育也是,但如同硬币有两面一样,它的出现同样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双重影响。按目前状况看,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上各种思想纷繁芜杂,而网络上又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身处单一学校环境成长起来的部分大学生难以甄别各种思想的好坏优劣,加上人所共有的好奇心理,客观上增加了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压力,提高了难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加之监管体制不全,很难短时间内消弭其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环境与空间发生急剧变化,学生间交际交往的需求和技巧也随之改变,而一旦适应大学环境的能力得不到及时提高,和周围同学的接触交往不顺利,学生们会很容易求助于网络,对网络的依赖就会增强,如此将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低落,情感愈发脆弱与敏感,心灵将走向封闭与孤独,甚至变得偏执极端,所有这些都将影响到大学生优秀人格的养成和健康心理的成长。同样,类似状况也会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和水准的提高。由于网络的复杂与便捷,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预测,网络对大学生的冲击可谓强大,经由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作用在学生身上从而导致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网络信息内容丰富且主题庞杂。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的对他们思想观念有影响会产生冲击力的信息,远远超过传统的课堂教育。因此,传统依靠课本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再次与之形成对比,并无可置疑受到强烈冲击和极大挑战。另外,传统模式所呈现出来的灌输态势和教师处于绝对权威位置的模式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无法在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内进行自然的交流,而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和隐匿性恰恰弥补了这个缺憾。网络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激活,参与意识加强,单向灌输的模式变成一种可能的自由交谈式的互动交流模式。网络是极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一方面网上信息传播速度迅急,另一方面网络上的每条信息被阅读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又使得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处在一个相对不安全的境地,发端于网络的BBS论坛可以说是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个“重地”,因此论坛上的各种言论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将不可估量。任何一个BBS论坛上的言论都有可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开来。因此,网络构建起来的“无限”环境给我们传统的有限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同样也带来了挑战。另外,传统教育中教育者的权威因为网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先前驯化式的教育将受到质疑甚至摒弃。

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由于网络存在双重作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与强化其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因特网本身的特点,扬长避短,致力于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教育系统,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好重点新闻及教育网站;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成为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交流信息、与人沟通的重要方式和渠道,通过网络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也进一步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网络文化因此进一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

当前,高校应进一步改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掌控高校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完善校园网络道德教育。伴随着网络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高校应在网站建设上下大力气,花大心思,开发出能让学生乐意乐于点击访问的主题式教育网站。同时通过学校德育教育网站,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及时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和事迹,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丰富网络教育形式,培育文明、健康、安全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社团作用,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通过发动和组织各类社会实践及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

加强引导,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都处于一个特殊的认知阶段,因此要引导他们自觉开展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网风”和“网德”,提高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强化自律与责任意识。

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网络各项规章制度。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的教育,提高其网络法律意识,建立合适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网上的肆意传播。

加强德育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掌握德育教育工作主动权。信息化时代要求高校拥有一支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成员除了要具备德育教育工作者基本的素质素养之外,还应具备强烈的信息获取意识、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对信息本身的优劣甄别能力。高校要注重德育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应用网络的能力,提升整体德育工作水平。

以因特网为主要标志的全球信息化无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给我们的高校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尽管网络的影响是双重的,有时候还可能是致命的,但只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并给以积极且正确的引导,网络将让我们受益良多并最终为我们的高校管理服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200字作文 乐山大佛作文 欲扬先抑的作文 感恩亲情作文 我的舅舅作文 自律作文800字 节日作文400字 作文周记400字 满分作文400 西双版纳作文 我的老师600字作文 包馄饨作文 作文开学的第一天 分享快乐的作文 去外婆家作文 真情实感的作文 关于改变的作文 家乡的小河作文 夫子庙作文 我的老师500字作文 可乐鸡翅 作文 苏州园林作文 划龙舟作文 反思作文500字 合作的作文素材 冬天的美景作文 作文写事300字 吃饺子的作文 假期总结作文 怎么包饺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