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利用学科四结合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论文

2021-04-04 15:25:02
相关推荐

利用学科四结合培养学生审美素质论文

众所周知,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活动计划》对美育的重要作用也作了明确的阐述:“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校实施的国家级课题《学科四结合,教学设计研究》,就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美创造能力。学科“四结合”是指“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的结合。学科“四结合”课题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教学过程,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创新、实践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审美素质的人,会有无穷的创造能力。在我们研究学科四结合课题过程中,注重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用信息技术,再现审美对象,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美育的起点。美具有形象性特点,它以感性的形象直接作用与人的感官,并与人的心理、生理相协调,引起人们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审美感情。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全方位的、直观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将静止的事物动态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化远为近,给学生以完整的事物映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形成初步的审美感受。

运用多媒体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如在美术教学《大自然的图形──水波纹》一课时,若只凭借语言文字和教材插图,学生很难观察到自然界各种水波纹的形状美、色彩美。教学时,如果用多媒体计算机对于水波纹相关的录象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再配上观赏音乐和解说,丰富的水波纹图形、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会全神贯注地听解释,尽情欣赏千姿百态的水波纹图形:横波纹、竖波纹、螺旋纹……,水波纹的色彩美、造型美,会激发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感情。

二、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美的本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时,不仅要欣赏事物的外在美,更应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美。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鉴赏美,能去掉事物的非本质因素,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重新构成现实,并将这种本质特征用明白易懂的形式逼真的表现出来。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如语文《瀑布》一课,若只凭借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通过声和形领会到瀑布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瀑布的录相片,再配上观赏音乐和朗读,学生一边听朗读,一边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游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间行走,远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哗……哗……轰……轰……的巨响,好似浪涛声,又似松涛声,可谓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学生从声音上领略到瀑布的雄伟气势。山路忽然一转,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绿色的高山衬着银色瀑布的壮丽画面: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串串乳白色的水珠闪着光亮,简直成了珍珠的屏。学生仿佛在和作者一同欣赏美得超乎寻常的瀑布。以往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的“如烟、如雾、如尘”的描写,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象教育后,学生很快领会了“风吹瀑布,如烟缭绕,如雾蒙蒙,如尘滚滚”的美妙意境。学生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会产生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而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营造真实、生动、形象的动态化情境,大屏幕播放中呈现出的良好视听效果,极易将学生引入跨时空、跨地域的特定氛围中,犹如身临其境。经典的作品赏析,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及艺术专题片都是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播映,教师一方面帮助分析作品艺术特质、社会背景,一方面为学生展示艺术创作的特定环境和具体过程,使学生既加深了审美体验,又对具体的艺术风格在美术发展史中所处的地位有个宏观的把握,为创造思维的.开启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们就是在这种不断地鉴赏积累活动中调整和提升着自己的审美情操和艺术修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审美情境,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可通过美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功能,再创造出新的审美形象来。

在语文教学《黄山奇石》时,重点讲“仙桃石”、“石猴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奇”,让学生理解这些奇石在没有发挥想象之前,只不过是山峰上的一块石头,通过人们的想象才取出生动的名字。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其它东西,可以取出很多名字。教师用纸剪出一系列各种形状的石头造型,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屏幕上出现假石投影,让学生发挥想象,给这些假造的石头取名字,学生的想象便插上翅膀,取出了许多新奇名字,学生取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次再创造。

再如在美术课《我的太阳》一课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审美教育,为学生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各种太阳造型材料,再让学生感受一年四季、一日之内太阳的色彩变化,让学生想象太阳公公的表情也是多种多样的:欢笑、忧伤、大怒、恐惧……,再让学生利用金山画王来绘制自己心中的太阳,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各种绘画工具,使用各种表现效果,画出各种各样的太阳,有的象春姑娘、有的象老爷爷、有的象卡通娃娃,再让学生在网上的“学生作品展览栏”交流展出自己的作品,学生的创造力和欣赏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总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素质的发展。以上是我们在语文和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研究,还将在音乐、数学、自然等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电教》2001年3期《电教手段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18页 作者 费黑生

《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5期《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的优化》作者 王茜

《中小学电教》2002年3期《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20页 作者 李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京升旗仪式的作文 描写人物表情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50 姐姐变了作文 真情作文100字 魔方玩具作文 苏州中考作文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描写江苏的作文 夏天里的什么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美味佳肴作文 我爱冬季作文600字 那年的秋天作文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作文 去春游的作文200字 描写活动场景的作文 又见春天真好作文600字 关于防火的作文600字 作文上学的路上 下雨了200字作文 关爱作文结尾 五年级小动物作文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文 生活越来越好作文 三年级下册写人的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女生 话题作文感恩 美丽的滨江长廊作文 我会骑自行车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