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杂文四则》语文教学设计

2021-07-18 13:15:01
相关推荐

《杂文四则》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四则杂文的语言特色,了解杂文的一般特点。

(二)了解马南邨的杂文与鲁迅杂文的区别。

(三)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风。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四则杂文的结构各是怎样的?

分析:

(1)《不要秘诀的秘诀》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从街上流行小册子说起,告诫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是非常错误的。

第二部分(2~11段)作者博引古今,反复开导,告诫人们,不要“秘诀”的秘诀,才是读书为文的真正“秘诀”。重在说明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痛下工夫”的态度,要反对教条主义的方法,注意实际运用和批判的吸收。

第一层(2~4段)引用明代学者关梦祥为自己定的一份“学规”,着重阐明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痛下工夫”的态度。

第二层(5~10段)引用南宋学者陈善《们虱新话》中介绍他读书的“出入法”的经验,着重阐明要反对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

第三层(11段)引用《庄子·天道篇》的记载,主张“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

第三部分(12段)回扣题目,.总结全文,不要那种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的所谓《读书秘诀》之类的“秘诀”,而代之以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和以之为科学基础的"科学读书经验,就是不要“秘诀”的“秘诀”,根本的“秘诀”。

(2)《欢迎杂家》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欢迎“杂家”。

1段:提出“广”与“专”的关系问题。

2段:认定“广”是“专”的基础。

3段:提出鄙视“杂家”的错误所在。

4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5~7段)用“随便举例”的方法为“杂家”正名。

5段:古人对“杂家”的划分不合理。

6段:今人应科学分类,赋予“杂家”新义。

7段:旧时代的知名的学者,程度不同地都可以说是杂家。

第三部分:(8段)提出非议杂家将给工作带来危害。

(3)《不求甚解》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段)提出盲目反对“不求甚解”的观点是不对的。

第二部分(2~4段)正面阐明陶潜的本意,说明对“不求甚解”一语不要断章取义,而要对引文全面辩证地去理解,抓住该引语的两层真意才可掌握实质。

第三部分(5~6段)进一步提出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4)《学问不可穿凿》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段)说明立论背景,提出“学问之道是穿凿附会不得”的论题。

第二部分(5~11段)提出中心论点:“什么是正确的治学态度呢?……答案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着重说明学问“穿凿附会”之“不可”。

第三部分(12~13段)论证中心论点,说明“实事求是”之“必须”。

第四部分(14段)总收全文说明两种态度“决没有丝毫共通之处”。

(二)《杂文四则》的四篇文章是围绕什么中心,从哪些方面来论述问题的?

分析:四篇杂文都是瞄学习问题这个中心写的。它们分别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风等问题来展开论述。《不要秘诀的秘诀》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读书治学的态度要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懈;一是学习方法“要读活书”“要用得灵活”,要有“涵咏工夫”,“要用批判的眼光”,《欢迎“杂家”》论述学习要注意知识的广博,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求甚解》和《学问不可穿凿》则分别指出读书要虚心领会作者的意思,治学要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力戒牵强附会。

(三)《不要秘诀的秘诀》这个题目,又“不要秘诀”,又介绍“秘诀”;是不是自相矛盾?

分析:不矛盾,前一个“秘诀”,是指根本不存在、不可能有的、骗人的秘方窍门;后一个“秘诀”,是指读书、治学的经验: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及以之为基础的科学读书方法。

(四)《不要秘诀的秘诀》的主体部分论述的三个层次,是并列关系吗?

分析:本文共9个自然段。第1段点题,说明论述这个问题的必要性。第9段.总结全文要旨,给所要介绍的“秘诀”作一个明确的回答。其它7个自然段为主体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2至第3段集中解决学习态度问题,第4至第7段主要讲学习方法问题,第8段提出读书的原则问题。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并列的。态度最重要,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正确态度,因而先谈。方法是具体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作者推荐了两种方法以供参考,放在中间说。方法和原则相比,又是由小到大,作者把原则放在最后谈,意在强调,以加深印象。

(五)《不要秘诀的秘诀》引用了哪几段材料?讲了哪些道理?作者是怎样将破与立结合在一起的?

分析:作者引用的第1段材料是明代吴梦祥的学规,论述了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论述时,作者将“须专心致志”(立)与“勿或作或辍”(破)结合了起来。第2段材料是南宋学者陈善的《扪虱新话》,论述了读书要讲究“活”和“用”。论述时,作者立的是读书“须知入知出”,破的是读书“死在言下”。第3段材料是南宋的陆九渊的《陆象山语录》,进一步论述了读书“不必太滞”的道理,其中读书“须不求甚解”为立,“勿死扣不放”为破。第4段材料是《庄子·天道篇》,论述了“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的思想,其中,须去“糟”取“精”为立,勿“兼收并蓄”为破。

(六)《欢迎“杂家”》这个题目的“杂家”为什么要加引号?

分析:表示有特定意义的词。文中是指有广博知识(包括有各种实际经验)的人。

(七)《欢迎“杂家”》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分析:中心论点:我们应该对这样的“杂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文章采取了先摆论据,后确立论点的方法,水到渠成的提出了中心论点。第1段,讲一个浅近的道理:博比专更重要。第2段,运用对比举例的方法,强调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专不易,博更难。第3段,摆出一个错误的看法:片面强调专而忽视博并予以否定。第4段,针锋相对地提出中心论点:欢迎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

(八)《欢迎“杂家”》的结论是正面呼应论点,还是反面呼应论点?它与哪一段紧密呼应?

分析:从反面呼应论点。与第3段紧密呼应。

(九)“不求甚解”现作何解?而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又作何解?

分析:一般人现在常把“不求甚解”解释为学习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用为贬义词。其实,陶渊明当初用它时,却是含有褒义的:读书重在领会要旨,不过于死扣字句,钻牛角尖。可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一是劝戒读者不要骄傲自负,二是不要固执一点。应该说,这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完全不应该滥加非议。

(十)《不求甚解》的第1段与题目有何关系?陶渊明的话与文题有何关系?引用诸葛亮事例、陆象山语录对文题有何作用?

分析:第1段是对“不求甚解”的“辩解”。阐明陶渊明的话是对“不求甚解”的“正解”。引用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和陆象山“读书且平平读……不必太滞”的语录,是对“不求甚解”的“例解”。

(十一)《学问不可穿凿》否定怎样的治学态度,提倡怎样的学风?

分析:否定治学中的“穿凿附会”的态度,肯定治学要有实事求是的学风。

(十二)《学问不可穿凿》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的前半部分(1~9段)论述“穿凿附会”之“不可”,后半部分(10~13段)论述“实事求是”之“必须”。全文采用了两扇开阖的结构布局形式,正反对照,先破后立,给人留下极其深刻印象。

(十三)《学问不可穿凿》一文采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好处?

分析:《学问不可穿凿》采用了三种论证方法。第一种是正反对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四年级写人作文 景色的作文300字 英语高分作文 想象力的作文 志愿服务作文 英语作文读后感 一个字的作文 感想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 四年级100字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 坚持的作文题目 出炉作文 写人的作文600 二年级作文50字 青年担当作文 文竹作文 昙花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怎么写 想象作文四年级 协作文档 介绍我的家乡作文 作文辅导老师 关于自我的作文 雪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写人类作文 书作文300字 写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