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复习备考之审题立意》.ppt

2020-06-30 12:21:01
相关推荐

3.话题是句子形式 这个句子或直接就是一个观点,或隐含一个观点,如 “不要轻易说‘不’”。对于观点型的标题,文章只需说透道理即可;对于隐晦型的标题,文章必须把寓意转化为对应的观点。作文题“我终于笑了”,我们衡量各方,找出重点。可以划分为“我”“终于”“笑”和“了”四个部分。“我”表明这篇文章应是第一人称,也只能写有关考生自己的事情,如果写“他”或者某人,则是“偏题”。“终于”是最后的意思,表明写的文章要有一个结局,有一个交代, 要具有完整性。“笑”表明文章内容的性质是高兴的,我的心情是开心的,没有写出这种高兴和开心,则是不符合题意。“了”是一个过去时态的标志词,表明我的开心不是以后的事情,而是经历过的了。进一步分析这几个词,会发现,最为关键的词是“终于”,它隐含了我的笑来之不易,文章没有写出这层含意,就难获取高分。 四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这里指的是显性要求,比如文体、字数等要求。 [典例示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 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美,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请运用“四审”法,写出你的审题过程。 [立意参考] 1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 2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美,唯真才坚。提示:从真实而充满本色的生活、纯真而朴实的情感、真切的体验或感受等角度去思考。同时应注意:唯真才善,唯真才美,唯真才坚……这些是立意的着重点。 3因话题是独词类形容词性的,所以要对话题展开联想,可以将“真”扩展成短语或句子,如:做人需要真性情。 4要求语部分中首先明确了作文所要写的具体内容,即所写内容一定要与“真”有关,一定要“真”;其次明确了所写人物“你”即写自己;再次明确了选材的范围“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常规要求部分中明确了习作中要注意的常规问题,即注意点:立意、文体、拟题、字数。? 审题立意——“三法” 审题立意,二者是密切相连的,审题是立意的前提,先审题后立意。 一化大为小法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的范围很大,可以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一类话题,学生难以把握方向,较难落笔。可以用“化大为小”的方法来解决难题。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具体可以: 1缩小话题外延:缩小话题外延就是在话题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以增加内涵而缩小外延,使写作内容变得具体、明确。 在添加一些限制性成分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极便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 如“希望”这个话题,“希望”的外延是很广的,可以有许多种,有成年人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希望;有老人的希望、年轻人的希望……此时就要懂得化大为小,从小处着眼,可以把话题分割为:孩子的希望,家长的希望。转化为一个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望对父母理解自己的渴望,父母望子女成龙凤的心情。选取自己体验最深的一点来谈,谈深谈透,文章就集中,且有深度。 2扩充话题成句:即将话题扩充成一句话,从而使话题的范围具体、清晰的方法。写作时,有时会发现一些话题作文的话题不能用缩小话题外延来化小,或者即使能用,可用了之后仍不易把握该话题的写作中心,此时便可考虑使用扩充话题成句。如“希望是生活的动力”。 [典例示法]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相互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立意参考] 1材料对话题已经作了限制。这则材料,其故事结局是两只老虎都死掉了,这显然是通过安排一个“悲惨结局”批评了盲目“羡慕”的恶行,就此可以立意。 2适合的才是幸福的。 3追求幸福不能盲目。 二以小见大法 有些话题作文,材料比较具体,话题范围较小,学生如果着眼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则思维难以拓展,难以下笔。此时,需要学生大胆链接,从大处着眼,以小见大,拓展思路。如: 子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要?”墨子说:“好比筑墙一样,能捣土就捣土,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从事正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辩论就辩论,能讲解就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正义的事业也就完成了。” 请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话题材料比较容易懂,话题范围比较小,学生做这样的题一般是不会跑题的,可如果就事论事,文章的思路就会狭窄,显得不够深度。可以把这个具体的话题,与社会、生活、人生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社会意义的主旨。可以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切入,谈人的自律、素养、责任心在事业成就和社会繁荣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社会分工不同,个人必须各司其职”角度切入,谈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能的要求。 [典例示法]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立意参考] 贝利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不能就球论球。因此可以运用“以小见大法”谈“永不满足,再接再厉”“勇于进取,奋斗拼搏”“追求是无止境的”等。 三虚实互化法 有的作文话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据“实”写来,就事论事,不但思路拓展不开,而且立意层次较低。但是,在立意时,如果化实为虚,展开联想和想象,跳出材料的束缚,运用隐喻、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借助虚拟的“形象”来表达中心,就可以迅速地打开思路。如山东高考话题作文“春来草自青”。在审题立意时,可以运用“虚实互化法”,抓住话题中“春”代表着希望和机遇,“草”表面上是弱势的,但“草”的绿代表了希望,只要我们坚持到底,就一定有希望,“自”则有顽强追求的意味,“青”描述的是一种结果,可以理解为成功了或者目标实现了。这类作文一是从实际意义思考,二是从比喻义和引申义思考。 [典例示法]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一个乡下人在城里的商业街开了家店铺,发现这里到处是残砖乱石。邻街的商家说,街上的生意不好做,石头可以使路人和车辆慢下来,进店铺的几率增加了,才能有商机。乡下人却坚决搬走石头,并找人修平了路面,从此,人车畅流,一派繁华,以前绕道的人也回来了。 [立意参考] 话题中的“石头”就是一个典型的喻体,对材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石头”的本质是利己主义的表现,而“商机”是事业成功的关键。由此可以立意: 1不能损人利己,而应先利人后利己。 2要真诚善良,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目光短浅。 3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关怀他人,亦被他人关怀。 4为大家就是为小家,帮助他人亦被他人帮助。 5要想事业成功,就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6改善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特别关注] 话题作文三“一点” 1开口小一点。话题作文是一种很宽泛的作文题,写作内容及文体选择都非常广泛,加上题目大,限制少,写起来面面俱到,杂而无味,容易空洞。从小处入手,才能把问题谈深谈透。把大题目写小,写细,写准,“以小见大”文章才有个性,有特点。 2话题扣紧一点。考生的文章中心要集中,所写内容要紧紧围绕话题所限定的范围,不可打“擦边球”,不能打“游击战”。 3立意现实一点。考生确定的中心要从现实出发,有针对性,有现实社会意义。 * * * 三明确重心法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如高考湖南卷作文: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注:1注意题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袭。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立意参考] 本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三个因素“世界” “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认真审题后发现,这里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一个群体。行文的重点应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亲你而精彩,社会世界因你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苏轼、李清照等而精彩等。 四以问领想法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如高考重庆卷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 “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 [立意参考] 此题可通过“以问领想法”来打开思维的闸门。自问: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的圈子?自答: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自问: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自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自问:怎样走出这个圈子?自答:看清这个圈子,认识自己,须要理智的抉择。自问: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自答: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空。“以问领想法”不仅解决了审题立意问题,有时也解决了行文的结构问题,如上例。 五化意为象法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 如高考湖南卷作文: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立意参考] “考验”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运用“化意为象法”,将“考验”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苏武牧羊是考验;司马迁受宫刑是考验;屈原终不屈于浑浊的现实,自身选择高洁,是考验;邓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验,我们高考是考验等。从这些形象的事例中,我们得出中心:“人要经受得起各种考验,考验是对人的毅力、人格、精神的检验,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 六一分为二法 “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 如高考江苏卷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欢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一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好奇心”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点亮世界的灯芯;是好奇心,让“嫦娥一号”遨游太空等。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让鲁迅笔下的那些“竭力伸长脖子”的看客丧失人格,甚至丧失了民族意识;是好奇心,让哥伦布打开了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类的杀戮从此更疯狂等。这是“好奇心”的反面:让人平庸,甚至酿成人类悲剧。综合立意:好奇心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世界或个人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世界或个人蒙上一层阴影,我们要学会使用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 [立意参考] 对“弯曲”这个题目,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既要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弯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溜须拍马等,这时,我们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一样正直。这样我们的思维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特别关注] 命题作文题三个注意点 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特指义等。 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 3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对命题作文进行审题立意时,可以多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 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 “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走向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用来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写作时不可轻视。 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语,审话题,审要求。其中最关键的是审话题,包括审准话题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 审题过程——“四审” 一审材料,领悟命题意图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总是隐藏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等做出的某种限定都是命题意图。审题时,首先就是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解读出来,要吃准命题意图材料,需抓住关键问题和词句。 话题材料中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和词句,直接或间接地点明或暗示了话题的中心思想,指示话题的思想价值取向。善于抓住这些问题和词句,读懂话题材料,在领会材料意蕴的基础上构思立意。如: 每到“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人们纷纷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向往已久而又难得一见的海滨、山林、水乡、牧场……而那些长期生活在景区的人们,根本不觉得本地有多少值得流连的景致,格外羡慕城市生活的丰富与便捷……由此看来,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 其实,世间万象,又何止旅游如此呢?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材料中的这句话“熟悉的地方似乎没有风景”极为关键,它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启审题立意之门,引导我们找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结合材料开头的叙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既然如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没有发现身边的“风景”呢?是熟悉,是因为熟悉而产生的麻木,是熟悉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没有发现身边“风景”的美丽,没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风景”的价值。由此可见,把握关键语句对审题立意是多么重要。我们在面对一则材料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其中的关键语句。 二审提示语,明确思维方向 而“世间万象,又何止旅游如此呢”这一提示语指明对“风景”一词意义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它的表面含义上。其实,这里的“风景”已具有了象征意义,象征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比如亲人无私的关爱,家乡人情的淳朴,朋友一直以来默默的付出,等等。从话题作文的材料特点看,提示语往往处在中间部位,即情境材料之后、话题之前,往往是议论性文字,由前面的情境材料引申到现实生活,谈它对我们的启示。我们把目光集中在这里,自 然不难发现它对立意有导向作用,再结合话题与材料,就可准确立意了。如上面作文的立意: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或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身边的美好事物。如果不注意材料关键语句和提示语,只把目光盯住“风景”这个话题,再由此生发联想,凡是与风景有关的便写进作文,极有可能跑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 三审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材料是话题产生的基础,话题又对材料的内涵加以揭示。在审话题时,要辨清话题的形式。 1.话题是独词类形式 独词类话题作文,是指所给话题是一个词,围绕这个词展开思路的作文。比如2003年上海卷以“杂”为话题,2005年江西卷以“脸”为话题。这样的题目通常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所给的话题开放性很强,限制很少;二是话题所涉及的内容多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可否认,独词话题作文因其少修饰限制,为考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但又往往让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会产生无处下手的困惑。所以,相比较其他话题而言,独词类话题作文更注重我们在写作之前的审题。独词类话题作文的审题,我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要辨明话题词性。独词话题的词性,以名词和动词居多,形容词、代词和副词也有。词性不同,话题的性质也就不同。话题“忙”2004年上海卷是形容词,“脸”2005年江西卷是名词,而话题“读”2006年安徽卷是动词。辨明词性是我们对独词类话题审题的前提。只有辨明了词性,我们才能进一步认清话题的内涵。而话题内涵既有字面的含义,又多有比喻、象征意味。常见的“门”“翅膀”“路”等,都是如此。如“杂”既可以指事物的杂乱,也可以指情感的复杂多变,还可以指形势矛盾的繁杂。明确了话题的内涵,我们才能写出既切合题意,又有独特之处的文章。 其次,要扩展话题内容。独词类话题往往不直接表示观点,其意义的外延大,所以埋伏着写空写虚的危险。因此,我们要对话题展开联想,将独词话题扩展成短语或句子,进行有效的限制,宽题窄做。这有利于思路的打开,有助于鲜明主题的确立。扩展话题,我们可以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方法。如“反思”,我们可以这样扩展: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中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反思,不反思会怎么样。这样做,我们就可以找到某个适合自己的一个点进行写 作。 “借”“快乐”“追求”等话题都可以这样写。在延伸扩展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抓特点相关联想,化实为虚。如话题“石头”“路”“桥”等。如“锁”,最容易让我们想到“心锁”,即自我封闭、自我禁锢。还可以大到闭关锁国、改革开放等。而“锁”常与“钥匙”联系在一起,所以又可想到在生活中,要打开“锁”,就必须有适配的钥匙。在审题时要多方思考,多向思维,多角度联想,不可拘泥于浅层表面,而要深入挖掘,写出深度。 2.话题是短语形式 1偏正结构:偏正结构的“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即正部是写作的内容,偏部是写作所限定的范围及重心。如 “生存的智慧”这一话题,内容在“智慧”的基础上,只能限定于写“生存”方面的。即在“生存”这方面你如何展现你的“智慧”。 2动宾结构:动宾结构的“题眼”往往是谓语。即宾语是文章论述的对象范围,但动词是文章的重心。如“战胜诱 惑”这一话题,“诱惑”只是文章限定了你写作的范围与对象。而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上,要写出为什么要战胜、怎样战胜。 3主谓结构:主谓结构的短语话题的主旨、精神或“题眼”往往在谓语动词上。如“我能”这一话题,把握住“能”,“我”只是说明必须从自身出发,但是在文中一定要体现“能”做的事,或者说通过写你是如何做的,如何冲破重重困难,最终体现我“能”的。 4并列结构:并列结构重点应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走与停”这一话题,走是停的目的,停是为走积蓄力量、调整正确的方向,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不能只写其一方面的内容。 [思维导引] 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 [立意参考] 1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2人不能崇洋媚外;历史不能忘记,尊严不可放弃。 六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也就是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既可以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 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也可以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既可以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申,也可以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典例示法]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立意参考] 1从幼龟“侦察兵”的角度来思考: 因为它的失职导致小龟们被老鹰捉住,故可立意:失职与责任、个人与群体。 2从好心的游客的角度来思考: 事与愿违,本来是帮助小海龟的,却给整个小海龟群带来了灾难,故可立意:好心可能办错事,善心可能帮倒忙。 3从幼龟群的角度来思考: ①整个小海龟群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只知道按照以前的经验来做,不懂得事情已经起了变化,故可立意:不轻信经验,不墨守成规。 ②小龟们的失败和它们没有分清周围环境有关,一味盲从、不懂甄别,故而可立意:拒绝盲从。 4从老鹰的角度来思考: ①它们之所以成功,与它们善于把握时机有关,如果游客不走,它们就无法捕获更多的小海龟,可据此立意:把握时机、审时度势。 ②老鹰勇于坚持,不轻易放弃使它们得到了捕获更多猎物的机会,故可立意:坚持不懈。 5从材料整体来思考: ①辩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人为地去破坏,打破自然的平衡。 ②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的不统一性。 七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所给材料是多个时,可以在这多个材料中寻找相似点,也可以从相似的材料中寻找不同点。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多则材料类作文。 [典例示法]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英国《每日电讯报》文章称,上海世博会架起了一座中外沟通的桥梁,世博会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与世界的再次广泛接触,世博会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沟通理解提供了机会。 材料二:美国沃尔玛公司总裁萨姆·沃尔顿曾说过:“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管理体制浓缩成一种思想,那可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 材料三:两个孩子都需要橙子,他们得到一个橙子后,为求公平达成了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优先选择切好的橙子。切橙子的孩子小心翼翼,尽力将两块切得大小相等,结果他们各自取得半个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来扔掉,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思维导引] 材料由三则材料组合而成,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面。 通过“抓关系,辨异同”,我们可以看出三则材料构成正反对比关系,前两则正面凸显了“沟通重要”的主旨——材料一通过英国媒体的报道侧面肯定了上海世博会多方面的沟通作用,材料二通过沃尔玛公司总裁的话直接肯定了沟通的作用;材料三列举的是反面事例,说明了缺乏沟通的危害——两个孩子事先没有对橙子的具体需求进行沟通,所以,虽然采用的分配方式貌似很科学、很民主、很公正,两个孩子也 对结果满意,但橙子浪费了一半,没有物尽其用,两个孩子的利益也没有最大化。如果事先充分沟通,他们各自的利益本可再放大一倍。其实他们事先不是完全没有沟通,但沟通的内容只限于分配方式,而不是各自的需求,它启示我们不仅要思考沟通重要,还要思考沟通什么、如何沟通以达到双赢目标等问题。 [立意参考] 世界需要沟通。或:沟通才能双赢。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是指命题人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题目进行写作。这种命题形式有利于直接体现写作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写作要求。但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命题作文”,这种作文不光给出作文题目,还给出一段材料。新命题作文的材料对标题起了划定范围的作用,考生可以参考这段材料,开拓思路,快速构思立意。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3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愿景”。 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地生活”。 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了解命题作文类型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2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4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如“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2012年江苏高考“忧与爱”。 一探究寓意法 寓意通常是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 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 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 2寓意性的题目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否则,就难以把文章写得情文并茂。如高考作文辽宁卷《肩膀》,“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义性的命题作文,实体的肩膀谁都知道,但要写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实体意义之外的意义,即“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只有这样立意,才算读懂了“肩膀”的比喻义或内涵。接下来要确立所写的中心论点,作者可以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寓意去写作。例如你若对肩膀的寓意“担当”理解最深,那么可以依托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等来写。 [典例示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去那个房间。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遍。而有个年轻人偏偏想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而小伙子执意要去看个究竟,他轻轻地叩门,没有人应声。他随手一推,门开了,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拿这张条子给总经理。”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着纸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经理。 [立意参考] 命题作文题“虚掩着的门”是一个偏正式短语, “门”是中心词,它的本义是指房屋、车船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义寓意是指人生、事业等的出入口。“虚掩着”是修饰语,点明了“门”的特点——只要去推,便可打开。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本义实指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意象、一个道具、一个细节等,由此来生发出为文、为事、为人之道,文章的中心可能还要升华到“门”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上。如果你的写作选择了比喻义的“门”,那么这扇“虚掩着的门”在文中就可以作为主旨的凝结点——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开;生活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能体味爱心,而又能付出爱心”的人去推开;事业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人去推开等。 二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之前或之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如高考湖北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恭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 “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 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典例示法] 2.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 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来审题立意: [立意参考] 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如“担当责任”“担当义务”“担当道义”等;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如“我担当责任”“每个人担当义务”“教师担当道义”等。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即可。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 [思维导引] 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从“父王——亚历山大”“唐诗——宋代诗人”这两组关系来看,材料的共同点是“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对这个共同点的回答即文章的立意。 [立意参考] 1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2别把前人的成就当包袱;3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超越。 五诗歌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一般以短诗为热点材料,诗歌材料作文一般要先着眼于读懂诗歌,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依据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其次再分析重点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再次理清材料内在、外在关系对比、互补,整体阅读。最后用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类比联系生活。 [典例示法] 5.2012·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根据要求立意。 手握一滴水 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 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进行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 [思维导引] 题目材料为一首新诗,诗歌由两节组成,第一节写一滴水蕴涵的丰富内涵,第二节揭示一滴水就是一个世界,最后“但”一转,揭示一个小小的意外,就足以失去一切。要写好这个作文题目,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一滴水”“一个世界”“一个小小的意外”“丢失这一切”来构思立意。还要展开联想,合理想象,挖掘其丰富内涵。比如,在身处逆境时,要握住“坚强”这一滴水,创造精彩的生命世界;在得意时, 要抓住“淡定”这一滴水,创造精彩的生命世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抓住“理性”这一滴水,创造生命的精彩。当然“水”的内涵还有很多,但均可指那些看似细小、微不足道,但蕴涵无穷价值的一些东西。另外立意时谨防因为材料中出现了一滴水,就抛开诗歌主旨,只抓住一鳞半爪,转化成以“水”为话题的作文,或者写成节约用水,或者写成希望,或者写成环保。 [立意参考] 诗歌的主旨在第二节,既然“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手握”二字就不可等闲视之,“一个小小的意外”看似丢失的是一滴水,其实是“丢失一切”,这样可衍生出珍惜珍惜平凡、珍惜普通、把握把握细节、细节成就人生、细节决定成败等立意,但手握一滴水也同样需要讲究方法,借此思考问题,也是可以的。 六漫画类材料作文 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它用夸张的手法达到表现幽默而深刻的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所以对于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其关键是读懂漫画。 首先,要从整体上来认识漫画,弄清漫画的画面意义。这主要看画面特征与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特征中找到“话题”,从关系中找到“情节”,从而找到画面显示的显性主题或故事。 其次要理解漫画,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往往含有“借题发挥”的深刻寓意,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结,也越是体现寓意的地方,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寓意,理解漫画针对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最后要拓展漫画,依据画面意义及其寓意,展开联想。分别从相关、相似、相对、相反、因果、条件等诸多方面,联系现实生活,找到与画面主旨相对应的现实素材,尽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立足于画面内涵,着眼于现实生活。从画面与现实的“勾连”中,确定话题及立意的方向。要达到能将理论映照到具体的现实题材的目的。 [典例示法] 6.201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按要求立意。 根据上述图文,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思维导引] 本图画内容一目了然,关键是要参透其寓意。先围绕漫画文字“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进行审题立意,把中心确定为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忘记自己的职责本分。 可以批评吃鱼的三只猫:猫的职责是抓老鼠,但因为一盘鱼摆在面前,就对该抓的老鼠视而不见,只盯住了鱼。其中一只猫安逸地享受,吃得脑满肠肥,神态怡然,另外两只猫对捉鼠的猫面露不屑之态,它们在议论、讽刺捉鼠的猫——“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 可以赞扬不贪鱼而勇于捉鼠的猫。猫,它的主要职责就是竭尽所能,尽最大努力去打击各种各样的“耗子”。这是好猫必须具备的最根本的素质。鱼可以比喻安逸的环境、优厚的利益、迷人的诱惑等。 [立意参考] 1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多大,都不能迷失自我,坚持干好本职工作。 2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被社会抛弃。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尸位素餐,不去坚守自己的职责,在生活富裕的情况下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啃老族、不思进取者、坐享其成者,不也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人生在世,诱惑很多。丰厚的利,华丽的衣,可口的食,诱人的“鱼”……凡此种种,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如果沉迷其中必将丧失自我,丧失原则。 3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真——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本也在于捉鼠,而非吃鱼! 4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正确的辨别力。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捉老鼠。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面可立意为“不能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盲目从众,要仔细甄别”。 掌握材料作文常用审题立意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典例示法]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思维导引]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立意参考] 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议论类材料作文。 [典例示法]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思维导引] 分析这则材料,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可以立意。 [立意参考] 1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2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叙事类材料作文。 [典例示法]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思维导引]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典例示法]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思维导引]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立意。 [立意参考] 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五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涵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典例示法]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语文新课标 第一篇 第一讲 晴空一鹤排云上——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语文新课标 第一篇 第二讲 山登绝顶我为峰——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语文新课标 第一篇 第三讲 时有幽花一树明——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语文新课标 第一篇 审题立意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第一讲 晴空一鹤排云上——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二讲 山登绝顶我为峰——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三讲 时有幽花一树明——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一篇 审题立意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它往往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其特色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或话题。材料是命题者给出的一些文字或图画,根据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叙事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议论类材料作文、“多材料类”材料作文、诗歌类材料作文、漫画类材料作文六大类。 分辨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 一叙事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包括、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常用提炼中心法。 [典例示法]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 [思维导引] 这则材料讲述了漆工漆船时顺手补好漏洞,救了船主的儿子,赢得了船主诚挚的感谢的故事。材料中出现了两个核心人物——船主和漆船工,联系二者的事件是补洞和感谢。可从两个人物的角度分别立意,还可从联系整体的角度立意。 [立意参考] 1从漆船工角度立意 ①乐为小善。从小事做起是一种习惯和品质。材料中的漆船工在船主要求刷漆的情况下,顺手将船底的小洞也给补了,而且他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相对于给整个船刷漆的工作,补船底的那个小洞的确是件小事,而且是不在他工作范围之内的小事,但对于驾船者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意去做那些只需举手之劳的小事,如捡起脚下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等。 ②小细节折射大素质。小善源自大德。从漆船工在刷油漆的过程中顺手修补漏洞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材料中,细节关乎船主的孩子们的生命。重视细节,做好细节,才能真正彰显个人品质。可从此切入写“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的力量”等。 ③职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素养。船主本让漆船工给船刷油漆,漆船工发现船底的小洞后就顺手给补了。修洞不是船主的要求,也不是漆船工分内的工作,但他主动做了。这体现了漆船工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他清楚这个洞对于行驶在大海上的船只来说意味着什么。没有这种对工作与事业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可从这个角度谈“担当责任与敬业精神” “分内与分外”“责任与良知”等。 2从船主的角度 ①知恩图报。船主在得知孩子们划船出海并平安归来之后,意识到船底的漏洞是漆船工刷油漆的时候给修补的,便去向漆船工道谢,他明白是漆船工的善举救了孩子们的生命。船主的举动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选此角度展开写作。 ②对待隐患的态度。船主明知道船底有漏洞,却没有及时修补,当他得知孩子们划船出海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不是漆船工将漏洞补上,岂不酿成了大祸!所以做事情切不可疏忽大意,无视隐患。可由此写“做事情要细心细致”“马虎大意酿大祸”“隐患意识”“小疏忽大灾祸”等。 3从整体联系的角度 ①善行与善报。材料中漆船工的小小善举赢得了船主的感激与回报,漆船工和船主的行为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危不救和恩将仇报的事例时有发生,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而只有保护善行和感恩善行,行善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满。 ②修补人生的小洞。小到一件物品,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洞”,我们要及时将“洞”补上。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二寓言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表达一定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这类材料作文需要准确深入挖掘寓言涵义,并根据材料中的提示语确定审题重点,然后把寓言的内涵和生活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时代的层面、心灵的层面联系起来,确定写作重点。回返生活,是拓宽思路和素材范围;回返心灵,则是增添思考深度,加大思考力度。如果寓言材料中有议论性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往往对寓意的理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根据议论句立意。常用由物及人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 [典例示法] 2.2012·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 [思维导引] 本则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鱼以思想和情感,让鱼人格化,需要在把握寓言寓意的基础上立意。 首先,要弄清童话形象所对应的人类形象。 老鱼——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智慧长者 两条小鱼——缺乏认知能力活跃在水中,却不知水是何东西,更不要说与水有关的其他内容的年轻人 其次,需要弄清童话的象征意蕴。 我们可以看见老鱼问得看似寻常却饱含关切之情,小鱼却茫然不知,懵懂而稚拙。材料中的提示语提示我们要把思考的重心放在提示语与童话的相关点上。 “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对应的是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对应的是鱼见水识水的事。 寓言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还需要回到生活、回到心灵的层面去思考立意。 [立意参考] 1立足生活: 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忽视——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①空气、阳光、水等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可是我们重视了吗?我们往往人为地污染与破坏! ②和小鱼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爱中却不知有爱,不珍惜爱如认为父母之爱是应该的,于是成了“啃老族”,对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不思感恩与回报等。 ③生活中凡人如“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 “最美司机”等都是凡人有伟大,琐事有感动,我们不能忽视。 ④我们所忽视的还有许多,如友情、传统、礼仪、道德等。 2审视心灵: 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深入思考——我们的心理症状和相关思考 ①自大与自私,使得人类天天生活在地球上,却并不关爱地球;生活在亲情、友情、师长之爱中,却不懂什么是爱;我们贱视平凡,不重传统,有的还丢掉了应有的礼仪、道德等。 ②成长需要提醒,正如小鱼需要老鱼提醒一样。 ③我们需要从“无知”走向“有知”,不能像小鱼那样“无知”。 ④作为年轻的一代人,我们要思考该关注些什么,该忽视些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 三议论类材料作文 议论类材料是指表明观点、说明道理的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经典论断、议论性语段等。这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应分清材料中论点和论据,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以此内涵为主旨。常用抓关键句法。 [典例示法]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恪尽职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求所谓的潇 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就是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 [立意参考] 找出关键句——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立意: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四“多材料类”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出几则材料中人、事、物的共同点,以此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常用求异存同法。 [典例示法]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语文新课标 第一篇 第一讲 晴空一鹤排云上——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语文新课标 第一篇 第二讲 山登绝顶我为峰——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语文新课标 第一篇 第三讲 时有幽花一树明——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语文新课标 * *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包饺子的作文 关于文化传承的作文 与什么同行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400字 亲情作文600字初中 mydream英语作文 个人成长类作文 梦想作文800字高中 三年级作文日记300字 三年级作文题目有哪些 泡温泉的作文 心得体会300字作文 开在心中的花作文 作文过春节 我的卧室英语作文 关于志向的作文 四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梦想起航作文 战胜自我作文 记事作文300字 我喜欢的美食作文 迎新春作文 拉肚子作文 英语中考满分作文 成长类作文素材 观后感800字作文 雪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450 一件事作文400字 春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