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基础英语作文法则要点

2020-09-27 00:25:01
相关推荐

第 2 页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去实现交际目的或完成交际任务,因此除了要学会口语交际和阅读文章外,还应学会用英语写文章。用英语写文章,实际上是用英语发表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意见,或提出自己的主张,或者是记叙和描写人物、事物、生活画面以表明自己歌颂或批判的态度。这说明,用英语写作,首先要善于从题材(即写作材料)中提炼出主题,并根据主题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当然,文章的体裁也决定着对材料的取舍。为了适应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我们不妨共同探讨一下。先论述标题。标题是文章内容和主题的集中与概括,因文章的内容和体裁不同,标题也有各种不同的 类 型 。 有 的 标 题 直 接 揭 示 主 题 , 如;有的标题使用象征和比喻的方法揭示主题,如 ;有的标题只揭示题材范围,如有的标题则是事物的名称,如;有 的标 题则 是人 名或 地名 ,如等等。怎样确定标第 3 页题?应以鲜明醒目、确切简洁为原则。再谈 有口头形式和书 谈结构。英语的面形式两种,而篇章的结构也有两个基本类型 :线) 性结构 和 层次结构 。对话通常采用线性结构,即话语的组成部分之间在意义上不存在主从关系或层次问题。例如:):上述两人对话的进程是以直线发展的,在意义上不存在层次问题。这种篇章结构叫做线性结构。层次结构是指话语片断之间有主次之分,不在同一平面上。例如:第 4 页这段话共四句,第一句表示全篇的主题,是第一层;第二句从属于第一句,点出 的具体内容,是第二层;第三句和第四句均为第二句提供理由,同在从属于第二句的平面上,构成第三层。一篇文章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导言、正文和结束语。导言( )是文章的开头部分,可能只有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段落,甚至可以是一章;正文)是文章的主体,可能只有一个段落,也可能有两个以上或更多的段落;结束语是文章的收尾部分,好的结束语能使文章结构严谨,首尾一气。例如 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文章的导言一开头就说 暗示下一部分将回顾 纸 的发展史。正文部分正是从纸的发展史进行描述的。正文只分 到 两个层次。第一层从 第二层从 到 详细介绍纸的发展史。最后一部分说明我国造纸术对世界各国文化科学的贡献。我们中学生作文,常用的结构是导言、结束语各一段。中间正文的段落数目和每段的内容一般都是为导言所规定的。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适合我们摹仿的篇章结构,我们应该仔细研究。语言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它是使文章具第 5 页备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写作时,往往有一种心里明白却无法下笔的感觉,而且也确实一写就出错,原因就是我们还不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类优势。所谓词类优势,就是说一种语言倾向于多用什么词类。动词多,这个特点是汉语的词类优势;英语的词类优势则多于用名词和介词。现把两种语言的词类优势比较一下 :他一般骑自行车上下班 一句中 上下班 是动词,英语却说 上下班 变成了英语的介词和名词。这说明,只要我们能以词类优势作为指导观念,我们的写作很快就会一改旧貌。下面欣赏一篇高考作文,试题如下:根据下列提示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长 多公里 度宽 匹马或 度:长城顶部足够 个人并排而行设施:沿长城有烽火台( ,过去常有士兵驻守)历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墙是秦朝时连接起来的)全部用手工建造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游览胜地第 6 页这篇范文,注意到了英语的词类优势。后来,阅卷老师从写这篇优秀作文的学生笔记本里看到这样一句话: 阅卷老师赞不绝口,连夸这一句中几个介词的妙用,把长城这条中国龙写活了,使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一例子说明,认识并掌握运用英语的词类优势,对我们用英语写作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点出发,我们就能尊重国外的语言习惯,弄清词义及注意词的感情色彩,写出英语文体的语言风格。总之,从整体上说,因文体与内容不同,主题与题材不同,语言与思维不同,导致了文章的结构形式第 7 页多种多样。文章的层次分明,线索清楚,工于开端,巧于结尾,过渡自然,前呼后应,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等都是写文章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文章贵在严谨、完整,要使之符合客观事物的逻辑性,能紧密地为表现主题服务。第 8 页用英语写文章,实际上是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练习。我们因受母语的影响与干扰,在写英语句子或短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一犯再犯的错误,如: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们对冠词、动词时态、语态的应用还存在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对那些易混的知识,采取对比方法进行练习。词语搭配对比。如翻译 看见、看书、看电视、看电影、看望老师 等短语,要求 看 字用不同的动词来表达。又如:翻译 构成的短语 出下列由的汉语意义, 等等, 的多种 通过翻译了解搭配、多种含义,了解用词的准确性。时态、语态的对比。在时态方面除注意现在进行时态与过去时态的对比以及主从复合句中时态前后呼应的对比外,主要是细致对比结构助词的差异。在语态方面,主要注意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对比,除注意不及物动词及其构成的短语不能构成被动语态外,侧重比较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在意思第 9 页和用法上的异同。大家要认识到,写英文和写中文一样,选词用词也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而事实上,遣词造句也的的确确是写作和翻译都不可忽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加之英语与汉语在表达上又存在着许多差异,正确地选词和准确地用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例如汉语说 墙上有个洞 ,英语应说 而 墙上有幅画 ,英语则是 同样是 在墙上 ,前面一句用 ,后面一句却用 ,说明英语写作,必须排除母语的干扰,不能受汉语的影响而写成中国英 文 。一个英语单词与一个汉字或汉语词组在意思上是不能完全对等起来的,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结合起来构成复合词时,更要注意不能按照单词的原义加以推测,望文生义。例如 黑色 黑名单 可译成 黑市场 可 ,但 译成 红茶 却不能译成 才对, ,而要译成而 又是 害群之马 的意思。看来用英语写作或英汉互译,令人棘手的事是选词用词。曾有一家饭店,由于外国人就餐,在 售饭票处 结果 的牌子上写着 闹出笑话。有 票 的意思,但并不是所有的汉语中可称 票 的都是 。这个问题查一下英美出版的英语辞典,就容易理解了。例如:中的 词条下,相当于汉语 票 字的释义只有一条:第 1 0 页 显然, 指的只是乘坐交通工具的 票 和文娱活动的 入场券 。至于 饭票 ,英语中似乎没有完全与之相对的词。在饭 的牌子,很 店里挂上一副 容易使外国人误以为是代售影剧票的地方。英译汉也是这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因此应根据上下文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来。例如: ,这句话说的是两个人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的情况。千万不能一看见就想到 拿 。当然,译成 我拿出一张名片 ,意思虽说得过去,但不如译成 我掏出了一张名片 生动传神,把 译成 掏 比较正确。又如这句话说的是一位老太太听到了不幸的消息,受到刺激, 能译成 落在椅子上 或 掉在椅子上 么?若说 坐在椅子上 也不符合原意。能不能译成 瘫在椅子上 呢 ?瘫 字很生动,然而 瘫着 指不能动了。根据句子的精神,译成 倒 字算比较好的,于是这句话译成 这个可怜的女人倒在椅子上,捂着脸,怕我看见。 这样译既生动,又合乎分寸,恰到好处。还有一段关于罗敦 克劳莱的描写,说他是。能 把 译成 决斗士 么?汉语里没有 决斗士 这个名词,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只顾翻译方便硬造出一个词来,不妨改变第 1 1 页词类,把这几个词译成 骑兵队长,爱赌博,好决斗 。在描写一个人的特点时,英语常用名词,说某人是什 ,而汉语多用动词。譬如: 么 或什么 我们班上数她唱歌唱得最好 ,应说成 有时,英语把着重点放在抽象的事物上,例如:??对我们抵达贵国以来所受到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把 热情接待 说成 此外,用词上还应考虑英语的表达方式,如 好吧 他说,一面扭头看了看我。 应说成 是个分词短语,作状语,说明他在说话的时候做的另一个动作。在这儿指 扭头 这一动作。)有时还 一要根据上下文来选词,如科普读物 文中把温血动物说成 ,而冷血动物则用 。这除了避免重复外,还与 和 的涵义、用法以及上下文有关。从涵义来说, 可指包括人在内、区别于植物的一切动物(。但使用时,它多指走兽,与 相当,只不过 常用于寓 指生物( 言。而,并不专指走兽。了解了 的涵义和用法后,可再 及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一句 第 1 2 页 中所列举猫、狗、狼等,都是四足动物的走兽;而第二句 中列举的几种冷血动物,如蛙、蛇等不再是走兽了,因此用这个外延较大的词来表达。这样,两种类型的动物不仅在实体上不同,而且在字面上也直接表露出来了。可见选用不同的同义词,不仅仅是为了行文生动、富于变化,而且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写作时,不仅会碰到难以判别其义的单词,有时还会遇到费解的词组,例如 报纸付印 ,美国作家在小说 中却说成 ,付印 是 。这说明,为了减少语言方面的错误,除平时要多记常用的单词和词组,熟练地应用单词和短语外,还应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多看范文,扩大 输入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弄清词语在句中意义的方法呢?有的。要弄清词义,首先要对词的用法进行仔细揣摩,然后作出判别;其次应十分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的确切意义,即使是十分常见的词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有时还得查词典,遇到查词典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想到所查词典的局限性和某些缺陷,不妨多查几本。我们中学生写作,最好是能够回避生词,尽量使用熟悉的词语,不用没有把握的词语。英语的词汇十分丰富,不要总是用那几个词,应第 1 3 页变换使用同义词汇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显得生动、流畅。但不要自己造词,以免句子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无论是革命领袖还是古今中外的文化巨匠,都一致认为学习语言是非下苦功不可的。作为我们中学生学语言,首先应该立足教科书练好基本功。因为教科书上的课文题材广泛,语言规范,还有许多读来令人赏心悦目的上乘之作。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对某些特殊结构的句子,适当地进行英汉互译,使我们通过对英语和母语的适时、适度的比较,了解英语的修饰成分与母语的修饰成分的差异,以便动笔时能写出更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如:,, 与中文 这些年来领导美国的亚伯拉罕 林肯 月 日在首 年 于都华盛顿的一家戏院里被行刺,并于次日凌晨不幸逝世。 进行对比,弄清定语从句的位置,时间、地点状语的大小、位置关系及正确的表达形式、语言的特一点,写起来就符合英语逻辑了。再如文的最后一段 , 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把庙宇问题写深刻第 1 4 页了。又如有位同学读了《母亲》之后,仿写了一篇短文,文中有这样一句: 句中三个 的叠用与 浑然一体,极传神地把母亲当时忧郁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得了语言美的感受。通过分析欣赏课文精要语段和我们仿写出的妙语佳句,视野开阔了,思路拓宽了,想象力丰富了,写作时选词用词得心应手,从而动笔写起来句子流畅,篇章结构好,就不会再把写作当作一件苦事了,相反能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产生至乐莫如读书、至乐莫如写作的感觉。第 1 5 页写文章主要是研究怎样把句子组成段落篇章,也就是研究语篇结构,这也是高考阅读理解题型检测我们分析语篇能力的目的之一。因为阅读理解不限于理解各个句子的孤立含义,而贵在深入挖掘作品的内在联系,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含义。但写作能力的培养总是从句子开始的,先弄清句子的结构,而后才去掌握语篇结构。因此,培养语篇分析能力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跟掌握句子及语篇结构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应该重视。为使我们打好基础入门,高一第一册各单元的为我们设计了许多改写句子并连句成文的练习题,例如 的要求是:个问句略)这道书面表达题在让我们练习回答问题、改写句子、连句成文的同时,明确指出了句子是构成篇章的材料。我们在做练习时,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吃透练习题的精神,抓住其实质性的东西。习题还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话写作,等于告诉我们中学生写作文,应该用自己熟悉的句子表达。从句子到语篇,一般可按照下列步骤进第 1 6 页行训练:由简到繁进行句型转换与合并练习:(变成一般疑问句)( 合并句子) 用将两 (用 个句子改为简单句)( 用 连接句子)联词成句,联句成文:,可组成这样的篇章:怎样把句子组织成语篇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第 1 7 页一般可以从句子含义和句间含义这两个方面入手。从句子含义出发,语篇的组织一般遵循 组句要从已知项到未知项 这一逻辑原则。也就是说,在组织语篇中的句子时,要把前文已经提到的已知信息放在前部,而把前面未提及的未知信息或新信息放在已知信息之后,并且通常作句子的中心。从句间含义出发,就要研究句子的意图,例如是为了下定义还是为了进行分类、举例或附加解释说明等。一书 在中举了一个由八个句子组成语篇的例子,尽管其中有些生词,但句型却是中学课本中的。分析好下面八个句子,运用上述原则组织成一个通顺的语篇,非常有利于我们熟练地做其他书面表达练习。〕组成、构成))( 成(归为一类的) 分)(〔 氧化物)〕硫 化物)〔 〕硅酸盐)( 矿 石 ) 〔(提炼)第 1 8 页根据从 已知项到未知项 规则:第一句由于不存在与前文比较来区分已知项与未知项问题,所以原 句 不 需 要 调 整 改 动 。第 二 句 中实际上就是指,是已知项 第一句中的 ,应处于句子前部,并用代词指代。句子可改写为第三句的强调结构把前文中从未提到的一个未知项放在句子的已知项位置,而前文已提到的却处于句末的未知 已知项 项位置,因此应调整为第四句至第六句都符合 从已知项到未知项 原则,但可删除重复表示已知信息的词,可以调整为第七 是前文未提及 句中的新概念,属未知项,不应处于句首,应该调整为(加一词表示原句给 下定义这一点)第八句强调结构中的 是未知项,按照规则应改为,而 正是上 的一种,即 句中的,那就应该再改写为至此,根据句子的含义这一线索来调整语篇结构的工作已初步告成。但是最后一句却把 放到了 新信息 的句子中心含义的位置上,特别突出这些矿石之一是 ,而这一点却与整个语篇的含义不协调。纵观前面各句, 只是第 1 9 页作为前句已经提到的可供提炼金属的矿石而被选用的,必要时也可换用其他矿石作为例证。因此 举例 与 字里行间含义 两者兼而有之。经过简化,可改为 ,再进一步可简化为。这样就可以得到这样的语篇:还可再对比另外两个语篇方案:,和 从连贯性上来看都不 显然,语篇 如语篇好。这是由于其句间含义的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第 2 0 页受到了破坏 中,由于把原第四至第六句提前 。如到第三句,从而使它们成了第一句的 的例证,这样就使原第三句的一般分类说明变成了从属于原第四至第六句的附加解释了,即解释等是如何分类出来的,等于说。而且与下面一句在意义上衔接不 和 中,有关 紧。在 这两个新概念的信息被安插在关于 的连贯说明之间,显然破坏了该语篇的连贯性。通过对上面八个句子的分析,就能得到很深的启发,以后无论做哪种类型的联词成句、联句成文的练习,基本上就能得心应手了,尽可不必拘泥于上述规则。而高考书面表达题,要求连句成文的题型,类似于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做的那些为启发思维而调的是非判断题和问答题,只是用文字进行问答,用答句组成短文罢了,远比上述八个句子连句成文容易。下面是一篇高考作文题:根据下列所给提示和括号内的限定内容,写出一篇意思连贯的短文,要求对所给提示只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 )第 2 1 页像这样的纯粹以答句组成短文的高考题,因为连篇章的顺序都已安排好了,考生几乎不需要怎么动脑筋,就能很快连句成文。可见,掌握了本节介绍的连句成文的方法,操起笔来,就如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了。第 2 2 页我们知道一个段落是由一个主题句和几个辅助句构成的,主题句用以揭示本段的中心思想,辅助句则围绕主题句展开叙述或论说(因此辅助句也称发展句)。我们在上文中说,中学生作文以写独段文章为主,但这仅仅是针对我们初学者提出来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写文章大多是用好几个段落来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我们中学生也毫不例外。教科书就对我们作出了这样的要求。例如高一课本的 要 求 我们 写 的经 历(,题中明确表示这个故事要写四个而且每个 的主题句也已给出,这就是说这个故事必须由四个段落组成。当我们在 从一段写起 一文中了解到段落的基本特点后,就知道写好段落对写好文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写好段落,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写好每个段落;二要注意各个段落之间的承接。下面就 中第一段和第二段来继续深挖一下,体会如何写好段落:细读原文,有关这一话题的事实有:① 第 2 3 页确定了各个段落的主题句和辅助句后,再来考虑段落之间的承接方法。文章的各个段落不是独立的毫不相干的个体,它们相互联系起来说明一个中心思想。 中的四个段落都围绕着这一中心来揭示矛盾,展开叙述。因此各个段落在情节的发展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时候,我们在上一段的结尾或下一段的开始精心设计的某个句子,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的第一段谈到她找不到工作,第二段的开头句 使叙述很自然地转入下一个情节。分析至此,请同学们自己找出第三、第四段的辅助句和承接句,然后按要求写好每一个段落。教科书对我们所作的要求,使我们认识到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我们学写英文,提倡从一段写起,只是为了初学时能较好地反复研究客观事物,以便找出一个怎样写好段落的方法,更好地反映客观第 2 4 页事物。但要真正学会写文章,则必须学会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要能理清层次,恰当地划分并组织好段落,高品位地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那种不加思索一挥而就的做法,是不会写出好文章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安排好文章的层次,组织好文章的段落呢?论说文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论证推理的步骤来划分安排。记叙文的层次段落安排,原则上同论说文一样,也要反映出事物的内部联系。记叙文是凭借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表现主题的,这里有人物,有情节,牵涉到事物发生的时间、空间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记叙文的层次安排一般有这样几个依据: 按照人物活动来划 按时 分;间转移来划分; 按照故事的发 按 展阶段来划分;照空间变换来划分。安排层次与安排段落有相似之处,然而用来反映层次的却是段落。有时一个层次的内容比较简单,只需要一个段落就行了,这时候层次和段落在形式上就一致了。但绝大多数层次的内容比较复杂,往往需要分几段来说明,这时,一个层次在形式上就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大段,也相当于一篇短文。写文章总是从一段写起的,这一点是完全应该给予肯定的,因此作文时安排段落首先应注意内容的单一性和段落的完整性。所谓段落的内容单一性,是指一个段落只能说明一个层次的内容,若在意思复杂、丰富的层次里,一个段落只能表达层次内部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所谓段落的完整性,是说划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