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支招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2020-09-27 02:00:01
相关推荐

老师点评: 首先,我们还要讲点评的原则:看孩子最值得表扬、发挥得最好的地方,要看主流,看孩子的可取之处;哪怕只是一个好苗头,我们都要去表扬。这不仅是我们点评的原则,也是我们家长回到家要学习的原则。绝对不能以苛刻的心,对孩子一阵批头盖脸地训。实在地说,这些孩子的作文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要看到的是主流。所以,希望大家本着宽容、理解、赞扬的心来看孩子们的作文,来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昨天和今天,我们看了两位妈妈的辅导介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引导加表扬。所以我们要讲,即便孩子有不足的地方,我们也不能说你写得不好,你这个地方太死板,你这个词用得跟没动脑子一样。相反地,我们要说你这个写得很不错,但是不是还可以再提高一下呢?你这个词是动了脑子的,但你再想想,是不是还可以用其他更准确、更生动的词?总之对孩子要多鼓励,多帮助,少一些苛求。 我们在前面讲过,要制定一个孩子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外面当领导,在家里当户主。就是要以这样的口气——你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了吗?你是不是尽力了啊?你不能说,你怎么这么懒,推一推,动一动;你怎么这么笨,笨得比“笨”还笨!这样说,谁要是还屁颠屁颠地,兴高采烈地去干活,不是装,就是病。对不?所以对于孩子的辅导,我们天天在讲“扶上马、送一程”,不要把孩子当曹植,生下来就能写七步诗。同样的,也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自己带自己的孩子,好好地带。不要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孩子有多好、多聪明、多优秀,那是别人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要是没有耐心,看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那孩子可怜啊,只有找骂、挨打的份。你把作文拿来,我一改,改得跟花儿一样的美,有什么用?这样改来改去,改得不是他自己的东西。 我们要看到的、要讲到的,是孩子真正的水平。点评、修改,是为了孩子还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是为了让孩子看到跳着脚够得着的那个目标在哪里——这是我们要讲评的目的。 我们回到正题上来,今天大家看到了这个作文,赞叹声多,羡慕声多。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大体来讲,有三个方面。我们简单地说一下:一是“头—身—脚”,像模像样。为什么说像模像样?作者有这个意识—开门见山;也有这个意识—回家关门。这个作文写的是雨,现在夏天了,雨水也多,所以小作者一开门“老天,妈,老天下雨了”。呵呵,绝不能这样说:“七月夏天,阳光明媚,心情不错,早点吃肉。昨天睡得不错嘛。妈,外面下雨了!”好笑吧,不能白笑,回家要记住这么辅导孩子哦。所以我们认为小作者“开门见山,回家关门”的意识很好。有头有脚,就显出章法来了。“头—身—脚”,看上去很分明。这些都是章法的体现,也就是文章结构性和逻辑性的体现。 当然,我们为什么说像模像样而不是说有模有样呢?不说真模真样呢?这是因为,这篇文字还是有一些待提高的地方。我们现在就来试分析——简单地把全文作一个压缩。 一、每当下雨的时候我都格外开心。 二、作文的“身”,分了三个对称段,用三个角度来写“雨之行、雨之声、雨之味”。 三、结尾写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结论是——雨,让人爱。 看出什么问题了吗?对,有些唐突。别忘了,前面写的可是夏雨啊!我们这样来写文章的结尾是不是更好一些:一年四季,都会有雨。雨,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虽然春雨带给我们万物复苏的力量,虽然秋雨和我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虽然冬雨让我们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情,但不如夏雨更富于变化、更充满音乐、更饱含激情。我最喜欢夏雨!这样是不是“头—身—脚”就一致了?所以我们说,作者的“头—身—脚”的意识是非常值得发扬的,但还要有一致性。那么,整体上我们看到这个主题明确了、中心突出了。其中的对称也好,“六根六尘”也好,围绕着这个来,是不是就锦上添花了? 好,我们现在来看“身子”。刚才我们简单地捋了一下:“身子”是三个对称段。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个对称段是“雨之行”(或是形),是用色法加意法写出来的;第二个对称段,写的是“雨之声”,是用声法加意法写出来的;第三个对称段,写的是“雨之味”,是用味法加意法写出来的。什么叫色法?就是把眼睛看到的写下来,就是色法。什么是声法?就是把耳朵听到的写下来,就是声法;什么是味法?就是把尝到的写下来,就是味法;什么是意法?就是把想象中的、比喻中的、好像中的写出来,就是意法。 好,我们现在针对性地来回答当时妈妈在辅导孩子时,孩子提的一个很好的问题:下面学用“六根六尘”来写雨,现在感觉我辅导的时候有些教条,孩子不是特别能一下子接受,恐怕还是我不能很好地把色、声、味怎么结合讲给孩子,只是单纯强调: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摸到的、尝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再说。所以,孩子想半天写不出来,因为他无法单纯写一个方面,他觉得这些感觉是混在一起的。比如,看到的同时,也在听到,那么看和听可以体现在一起,我觉得他的说法是对的,但我当时很准确给予孩子答复,不过我接受了他按照他的理解写的文字,写出来,总比卡住要好吧? 这是当时孩子提的问题,也是妈妈困惑而不能解答的问题。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孩子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我同时听到了,同时看到了,同时摸到了,那怎么表达呢?这个问题,问到了深处,问得很实在。一方面,我们所谓的感受,必定是同时的。比如说,让开水烫了一下,我们除了感觉热之外,还会感受到水的液体形态。我们在吃烤红薯的时候,既会感觉到烫,也会感觉到软,也会感觉到香,也会感觉到甜,同时感受,这是必然的。但不要忘了,我们这是文字,不是动漫。动漫就不一样,有声、有影、有光。文字,只能是一句一句地来。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对不? 但孩子的问题正好引出了一个话题。大家先要感谢孩子的问题,不然这个话题也引不出来。什么话题呢?就是我们在“作文八法”里讲的第七条:意境深远,有画面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什么意思?什么叫意境?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系统地说。但简单地说,写作文是用文字来作画,作画就要体现此景和彼景的关系。通过摆关系,更好地把景物统一在一个画面上,就有了层次感。再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六个字:摆关系,讲意境。简单起见,我们就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的几个文字游戏来让大家感悟。 文字游戏: 举个简单的例子,天是蓝色的,树是绿色的。这是两句话,一个是讲天,一个是讲树;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绿色的。如果把这两句话简单一放,还显得不够力。可以再摆一下这两者的关系。可以写成:天是蓝色的,树是绿色的。绿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出了那一份绿的生机。 我们再来玩两个文字游戏: 1.描写下雨:天,打雷了,下雨了。一个声法,一个色法。要是把这个关系再搭配一下,就可以这样写:天,打雷了,下雨了。雨丝催着雷声,雷声促着雨丝,好像一首交响乐。这样就成了三句话了。 2.写马路上的景:马路上,一辆辆的车飞驰而过,自行车相互追逐,还有在便道上慢行着的人们,这是三个事物。我们要是把这三个关系再统一一下,就可以写成:马路上,一辆辆的车飞驰而过,自行车相互追逐,还有在便道上慢行着的人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作文400字写事 关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作文 有关新学期的作文题目 引用开头的作文 狗说明文作文500字大全 难忘的秋季运动会作文 介绍伦敦的英语作文 济宁南池公园作文 有关心情的作文600字 方特欢乐世界的作文 写人的性格特点的作文 音乐课作文300字 木头人游戏作文300字 越努力越幸运作文素材 秋游甪直古镇作文 说明文作文初二 有关劳动作文新颖题目 宽容议论文作文 积少成多作文 我的玩伴作文 我的才艺作文 工作文案 鹊桥相会的作文 英语九上作文 描写小猫的优秀作文 介绍一个物品作文 新学期目标作文 什么是续写作文 2018全国二卷语文作文题目 如何上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