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学分段习作教学的策略

2020-09-27 20:20:01
相关推荐

[摘要]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小学低段(一、二年级),小学中段(三、四年级),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实际教学中,可按如下步骤开展:首先明确各学段习作的具体要求,其次对不同学段的习作教学施以不同的策略,如引导观察、激发兴趣、收集素材、先说后写,从词到句到段到篇,循序渐进,从简单到精细,从粗糙到生动再到谋篇布局。 [关键词]小学分段;习作教学;方法策略;谋篇布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各阶段的目标。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的一篇习作,可以综合反映出其思想、知识、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更能反映出其语文素养如何。习作教学如此重要,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小学语文各阶段的习作教学策略。 一、明确小学各年段的习作具体要求 1.低段(一、二年级)的习作要求 (1)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简单的标点符号。(低年级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从小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 2.中段(三、四年级)的习作要求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 (2)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wb 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好词佳句。 (5)学会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3.高段(五、六年级)的习作要求 (1)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全面,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修改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 二、提高各学段学生习作水平的策略 现在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拿到作文题目无从下手,面露愁色。其实习作并不难,只要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可以。习作,是为了能在生活中轻松自如地表达内心、与他人交流,是为了掌握一项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本领,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理念从作文的本质出发,避免了教师用“写作”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习作,避免了用太多的条条框框去约束学生习作的做法,让他们能在习作中自然倾吐,乐于表达。 1.低段习作重在激发兴趣 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主要是识字写字,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记忆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写字。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会穿插组词、说句子等练习,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表达,回答问题积极活跃。这样的练习不仅是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在无意识地教学生习作。只是这时学生说的话比较零碎,或不够完整,或语序不当,可能还有的学生不会说句子。教师要不断指导学生会说完整的话或句子,纠正学生句子的语序,引导那些不会说句子的学生发挥想象,这也是最基础的习作练习。低段的习作教学就是让学生能把一个字变成一个词,再把词变成一句话,最后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写出句子,或者看图写话。刚开始时由于学生识字量小,不会写的字可以让他们用拼音代替,扫除学生由说到写的障碍,让学生觉得写话很简单。 阅读积累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在低年级时,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每天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积累就会很丰富。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选的,散发着语言文字的魅力,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低年级的课文又都短小,语言朗朗上口,学生完全可以做到熟练背诵每一篇课文,这就是最好的语言储备。 从一年级后半期开始至二年级,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写话。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多鼓励,千万别用各种形式要求框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用画画来代替不会写的字,也可以直接空过去;一句话中标点错了没关系,关键是能写得出来,能写得多。重在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在低年级就萌发写作的种子。 2.中段习作重在指导 低段教学是让学生由字到词再到句的练习,有了兴趣学生肯定喜欢说话,说话变成写话,短句变成长句,长句变成段落,这样自然而然就过渡到了中段。三、四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和关键期,教师的指导就显得更加重要。教师不妨采用先写后教、先说后写的习作教学策略。 (1) 先写后教 在作文指导前, 教师根据写作内容在前两三天就提出写作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然后采用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自改或互改、誊写、师再点评、生再改的教学模式,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和初步的修改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置身在课外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的初稿了解最真实、具体的学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让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精彩。 (2)先说后写 小学三年级的习作可先说后写,有利于降低习作难度,提高学生习作的信心。习作是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时会碰到写字障碍,学生碰到不会写的字时容易受影响,导致思路凝滞。如果先练习口头叙述,思路清晰了,说的内容充实了,那么书面表达时学生就会觉得轻松,越写越有信心。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要以打开学生的思维为目标,让学生畅所欲言,在积极去表达的同时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取他人之长,为自己的习作增添亮色。 中段习作并不是让学生的习作立竿见影,而是让学生渐渐学会把句子中的词加上修辞变得形象;能适当运用一些动词、形容词表现人物活动和情感;指导学生会用一些表示顺序的词有条有理地叙述一件事。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渗透一些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学习怎样写开头和结尾。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小镇的早晨》,全文围绕中心句“多美的小镇的早晨”具体描述了小镇早晨的三个特点——安静、热闹、忙碌,学了这篇文章,学生很容易仿写出《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早晨》。 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言辞贫乏,用语枯燥,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学生的措辞平平淡淡、僵硬死板。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语言或风趣幽默,或优美生动,或妙语连珠,或出口成章,诗词歌赋、名言典故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天长日久必将使学生的积累增多,无形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内涵,用自身的语文素养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3.高段习作应存同求异,重视评改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习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一篇习作。但很多习作会显得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学生的阅读面狭小,不能见多识广,语言平淡;二是学生在习作时的构思太平凡,情节太简单,不会追求新意。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 从一篇课文展开,引导学生了解这个作家和他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把这种阅读习惯及方法带到课外阅读中,这才是一节好语文课的目标。如在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后,推荐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在认识了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后推荐《爱的教育》并坚持读给学生听;教学《灯光》后,搜集作家王愿坚的作品《粮食的故事》《四渡赤水》《党费》《七根火柴》《闪闪的红星》推荐给学生。 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让我感觉到最幸福的事,不是学生得了多少高分,而是看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满眼向往,手不释卷如痴如醉的模样,是他们用稚嫩的笔触,却能写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小诗的风采……在语文习作教学这条漫漫长路上,我愿与所有的语文教师一起携手共进,不懈追求,不断探索,让学生的童年因语文而美丽,因文字而神奇! 参考文献: [1]杨安俊.作文中的原生态教学[J.语文教学研究,2011,(05). [2]秦训刚,蒋红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松泉.阅读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付淑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 15004471.ht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韩寒高考作文 我向往的初中生活作文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作文 英语作文要空两格吗 安徽省高考作文题 最后六一儿童节作文 我爱我家作文200字 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 端午节作文议论文 写两种动物的作文 100年后的地球作文 作文除夕之夜400字 我的卧室作文600字 四年级作文观察日记400字 我想和你在一起作文 爱国主义作文300字 热爱生命作文400字 我的智能机器人作文 我的房间日语作文 512大地震作文 美丽的背后作文 校园新风尚作文 积极向上的作文800字 描写动物的作文200字 我们的校园作文600字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 以合作为主题的作文 以勇敢为话题的作文 写春节的作文100字 挠痒痒惩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