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课文构段构篇方法迁移作文实践的研究》小课题研究方案

2020-09-28 14:30:02
相关推荐

1.课文构段方法,即课文段落构成的方式方法;构篇方法,即段落写作与文章写作的关系,是文章在篇章结构上采用的方法,是课文的写作方法。

2.文章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篇布局等,准确的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通过作文构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可以操作的文章结构,让学生在上初中前打好良好的构篇基础。

3.把课文当成我们学习阅读和习作的例文,结合教学重难点选出恰当的“仿写点”进行阅读与习作训练。把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很多作文方面的教程只是在教作文公式或是优秀作文实例,公式是技巧类的,优秀作文也只是帮我们提高阅读量,可孩子还是不会写或是写的不新颖。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系统的作文思维和作文素养造成的。国内中小学生的作文严重缺乏结构意识和构篇方法,亟待加强。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观我们的阅读教学无非就是“读读课文,谈感受;联系实际,说看法;联系说话,升华认识。”把课文的内容当作阅读教学的内容,不结合文本语言一味空谈感受,不运用文本语言练习写话,学生“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脑子里有表象、思想中有意向却“无言以对”。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勉强挤出来的作文当然就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材料陈旧。据资料介绍,当前的一些专家把阅读和写作能力称为是人们的“第一文化”,把电子计算机语言称为“第二文化”,“第一文化”是“第二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教学成效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成为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小课题研究的理该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指导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课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明显告诉广大语文老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资源为作文教学服务,让学生将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迁移和运用到习作中去。

2.心理学认为:儿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

四、小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以“学生辐射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写作图式”的不断完善为读写目标,以深化写作思维为主要环节,使读写互动创新。

2.阅读教学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作文练笔的“中介”,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写作技巧的研究,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让学生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使学生在课堂中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改变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提高写作技巧,最终达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师对教材中每篇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研究,找出对学生进行习作练笔的训练点,进行片断与篇章训练,通过读写结合,从段到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严格的系统的训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一定的习作技巧。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以四至六年级为研究对象,本人担任语文教学的五年3班为研究重点。

六、小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方法

思路:成员定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及时总结经验。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有机结合,有序开展各种活动。课题组成员定期上专题研究课,对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以及听课老师的评课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研究过程

2013年12月:1.立课题组,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分析现状,确定课题,讨论、制定课题方案。2.利用每一节语文课,回顾对照本学期的每一堂语文课,针对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2014年3月 7月:1.撰写教案,完成课题教研课,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写好评课意见,进行反馈集中。2.写教案,完成课题教研课,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写好评课意见,进行反馈集中。

2014年9月 10月:1.撰写教案,完成课题教研课,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写好评课意见,进行反馈集中。2.撰写教案,完成课题教研课,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写好评课意见,进行反馈集中。

2014年11月 12月:1.整理资料。2.做课题研究总结。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研究奠定理论的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奠定基础。

(2)访谈法:通过交谈,了解在习作方面的困惑与急须解决的问题,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3)对比研究法:针对课题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班上学生作文情况进行分析、记录,通过此方法了解实施阶段前后的变化。

(4)个案研究法:对典型课例及对应的作文实践情况建立档案,全面分析,作好记录,从而找出前后差异。

(5)行动研究法:集中课例,分析构段构篇方法,渗透迁移作文实践意识,实践中观察效果,并根据学生作文行为所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七、小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建立作文“写作图式”。在头脑中建立“标准样式”,形成了“文章是什么”和“文章怎么样”的知觉印象,并不断丰富这些写作图式,成为作者写作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指向性对写作过程中的所有行为(立意、选材、布局等)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2.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去领会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去写作,逐步提高。

3.帮助学生构建极富创意的布局谋篇,从而告别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写作困境。学会构篇,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确保学生傲视作文,喜爱作文,把玩作文。

八、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阅读教材中各类文体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层次可称写作典范,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模仿标本、过渡桥梁,即直接或间接地把阅读所得迁移到作文中去。

2.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应该是理解主要内容、理清层次、了解写法;第二课时再学习字、词、句。而不是时下通用的先学习字、词、句,然后分析课文、谈感受。

3.每篇课文的学习都要分析其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终目的是“会写”,写作文对每个学生来说应是小菜一碟。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该项目负责人张玉芬一向对写作兴趣浓厚,是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常见于《泉州晚报》《瓷都德化》等报刊杂志,对写作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有独到之处;负责人长期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本学期任五3语文科教学),熟悉小学高年级课文各个单元及篇章的内容、写法,具有长期储备基础;是德化第三实小名师工作室成员,将接触到更多关于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以进行比对,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成员郭明萍是文学爱好者,对写作方法的研究有特别的兴趣;是德化龙门滩中心小学负责人,在指导学校老师教育教学的课程中,可以更好地贯彻课题理念,能收集到更多的信息资料,利于进行对比总结。

十、小课题成员及其分工

组长:张玉芬

研究课例,进行分析;撰写教案,完成课题教研课,写好教学反思;课例集中分析;收集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

成员:郭明萍

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确定课题,讨论、制定课题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天的声音作文400字 寻找幸福的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套用 九峰公园作文 星空的作文 国庆一事作文 写游乐园的作文 有关家人的作文 秋天作文小学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作文 小鸡作文1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3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作文 爱在心口难开作文 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描写芦荟的作文 家务事作文300字 蜘蛛织网的作文 月亮的心思作文 我学会了滑板车作文 红歌作文 我学会了感恩500字作文 国庆景色作文 关于葫芦丝的作文 狗作文五年级 关于规则的英语作文 用心做事作文 以菊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母校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