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朱彦硕微博发布头条文章:中国男篮路在何方?

2020-11-24 15:05:01
相关推荐

直播吧9月17日讯 今日,篮球评论员朱彦硕在微博上发布了头条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世界杯大幕之后,中国男篮路在何方?

切莫以国际赛成绩来判断,那只是诸多标准之一,中国篮球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做该做的事。

中国男篮确定小组赛没出线之后,险胜韩国,输给尼日利亚,加上伊朗狂胜菲律宾,使中国男篮藉本次世界杯男篮赛直通东京奥运之路已经关上。接下去要打落选赛,但基本上就难度而言,说已经宣布告别2020奥运也不为过。易建联在最后一战对尼日利亚中打出极为精彩、血性的一场战役,为中国男篮挽回一点颜面,只是结果没那么美好。

其实该说的话,我在上一篇也已然说过,在微博上也说了很多了。我看到很多同行朋友也提出很多的见解,下面我要说的,不是针对谁或打谁的脸,只是就事论事。

●关于李楠,关于教练组

这次失利,李楠无疑是要背负很大的压力与各方的责难。李楠的问题我上一篇有说过了,我再把球迷的疑问说得清楚一点。

为什么会选李楠?首先要知道中国男篮的教练遴选机制,如果不是请外教,你必须要主动应聘,结果就只有李楠与杜锋,这是第一个前提。有很多球迷问,为什么不找李春江、郭士强等人?我说句难听话:那一个土帅没有在国际赛栽过跟头?李春江此前带U18打亚青赛的时候,曾经罢赛被判负,国青队连四强都没进;郭士强在2009年天津亚锦赛惨负伊朗18分所以也被轰下课了,到现在还没敢回国家队执教;其他什么阿的江、闵鹿蕾、王非等等都有在国际赛惨败的经验,宫鲁鸣在2016年奥运会也没赢过球;李秋平、蒋兴权都年纪大了。就连杜锋,亚洲杯的成绩也不好。所以,拿到亚运会金牌的李楠难道不是唯一的人选吗?有人说李楠带国奥队也曾打得很烂,但他并非一直在带国奥队,不能这么算。说李楠没资格带中国男篮、选他的人有问题,在我看来就是事后诸葛。他担任多少年中国男篮的助理教练,怎么轮也轮到他了,如果就是要用土帅、不让他当才是奇怪。

李楠的問題, 不是他一人的問題, 是整個中國籃壇長久以來對於教練這塊的缺失

李楠的执教有没有问题?当然有。这就是我上一篇所说的,他在国家队这个舒适圈太久了,说白了就是「太子」,而且还不带俱乐部的「专职国家队教练」。所以碰到一些需要以弱击强的时候会拿不出办法,或是一些野路子的对手时会一脸懵逼。你若是去看看中国男篮的一些主帅跟国外的对比,很多都是「宫廷出身」,很多人一上来担任教练就直升职业队或是国家队经历,很少在基层打滚,更没有去缺兵少将少资源的学校篮球经验。这就好比公司的接班人,一上来就是做公司高管或是总经理,就算他本身非常努力谦逊的学习,遇到事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盲点,碰到先天上的困难时才会去想办法。经常在劣势中的人,才会有习惯性的从逆境中找办法的思维,捏沙成团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练出来的。去看看美国的名帅,大都有这样的过程。让李楠去其他球队执教,除了累积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教练的「绝望感」。当你发现你的球员能力差人一截的时候,才能充分体会从神坛跌落人间的感觉,然后会去钻研各种能赢的办法,这才叫「历练」。

所以李楠之败,非他一人之败;李楠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篮球的问题。中国篮球缺球员,更缺教练,这就是姚明这次要土帅不要洋帅的原因,什么都靠外教解决,永远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换一个李楠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话,就不会有之前屡屡换帅、却又走下坡的事了。李楠的战术对不对都是结果论,如果周琦发球没失误拿下了波兰呢?是不是李楠又要吹上天了?那就是差两分的事,评价却是天与地,篮球是这样的吗?我可以理解球迷以成败论断的逻辑,但篮球并不是这样的。能把欧洲预选赛三分球那么牛逼的波兰防成那样,难道不是教练的功劳?

所以我会建议,李楠自己辞职,去找一支CBA球队来执教。自己的问题需要自己发现、解决,别人说什么都不算数。为什么坚持三后卫,为什么不用谁谁谁,这就是教练的临场决定,没有什么对错。就算有错,那也是一个教练生涯中必定会有的,有那个教练所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对于本土教练,如果拿这样的标准去看,打败仗就杀头,那只能把上帝找来了,你将不会找到优秀的本土教练。所以我要给一些媒体跟球迷忠告:不要把换教练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这种手段在中国足球也没少用,解决问题了吗?

换个角度说,中国篮协也需要更重视年轻教练的培训、进修问题,不仅是俱乐部的年轻教练,学校的年轻教练也是如此。已经有个成绩的资深教练,想再要求他们什么恐怕不会愿意,带好俱乐部就好了。但教练的问题,我认为比球员还严重。美国篮球为何牛逼,就因为他们的教练基数空前庞大,多到出口外销还有剩;欧洲教练亦然,所以人才才能源源不绝的被训练出来。中国篮球的成绩在亚洲很好、但你见过几位篮球教练到国外去执教?说白了,人家就是认定你成绩好只是因为球员身材好,什么技战术、基本功根本没什么可学之处。李楠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篮球界的问题,锅让他一个人背,能解决问题吗?

●CBA需要做什么改变?

最近网上有些关于CBA的改革,有一种论调让我惊奇:就是希望CBA大举开放外援。这在媒体或球迷口中说出,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我个人并不反对,但是我在北京11年,看过各种奇奇怪怪的论调。以前输给伊朗,输给亚洲其他球队时,开放亚外就变成了「养狼」,嫌外援霸占球权,现在觉得球员像温室里的花朵,改口要开放球员进来,不是很奇怪吗?更多的恐怕又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想法。而且各个球队的开销势必大增,管理上也会有很大麻烦,CBA球团能同意吗?然后如果这政策实施后又觉不妥,又废除之,中国的篮球政策可以这么折腾吗?这就是一拍脑袋的想法,跟动不动就换教练的论调是同一个属性。

如果有竞争之心的球员,自然就会去竞争。如果没有竞争之心,开不开放外援他都不会有这种斗志。与其用各种手段制度去逼球员,为什么不让更多真正热爱篮球、并愿意为此奉献打拼的人进来呢?

球員的自我成長不只是學技術, 還有精神層面、面對籃球的態度、自我生活管理等等....

同理,说什么要强制把球员送去欧洲、给本土球员减薪等等手段,也是现实上难以实现。在我看来,不但没用,也不会被接受。我个人是一直很反对用各种不同的「强制手段」去达成某种特定想达到的目标,这是没有考虑到「人性」。中国足球、篮球过去少用这些手段了吗?并不少用。但效果还是不令人满意,为什么?因为这是搞错了目标与方向。球员会去NBA,因为去NBA能赚更多的钱,如今凭什么让球员去欧洲吃苦,或者像阿根廷球员跑到欧洲去打球?人家的成功固然有这样的因素,但那也是经济环境使然,也不代表中国球员可以复制。

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联赛、自身的基础篮球训练与培养,而不是给菁英球员量身订做一套规则。中国男篮过去缩减联赛让国家队备战就是这个模式,最后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世界八强而已。菁英计划要做,但不能是强制,篮协也没有那么多钱送一批又一批的球员出去。中国篮协做了很多了,国家红蓝队不就是要让球员有个自我提升、进修的机会?还有国奥队,等于是一个夏天里有超过50位球员在国字号球队、请高水平的教练来训练、保持状态,还有比赛可打。放眼全世界,有几个国家能做到?剩下的该是球员自己要做的,自我的生活管理与训练质量,这才是真正需要去追求的。

我看中国篮球那么多年了,有时真的不知道大家到底要什么?国际赛成绩?联赛的发达水平?看起来好像不互相牵制,但又好像不相干。做法、方向也一变再变,但有件事却一直被搁置在后,就是扩大球员的选才层面,扩大基层篮球的发达。不能说这件事没做,但每到国际赛成绩不好的时候,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又被嫌慢而抛置在后。难道大家只要国际赛上的成绩?如果是这样,我认为这是中国篮球的悲哀。如果美国很看重这件事的话,他们就不会派出这样的队、也不会集训不到一个月、更不会广开大门让世界篮球菁英加入NBA。即便真的采取菁英模式,锁定十几二十个球员由国家出钱培养送出去,就一定能保证国际赛成绩靠前吗?这是中国篮球发展所需要的吗?美国这次只得到第七,但有谁会去否定美国的篮球仍然是世界第一?所以,切莫以国际赛成绩来判断,那只是诸多标准之一,中国篮球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做该做的事。

最主要的是,我们到底教给球员什么?如果中国球员在学习与进步上慢了,是为什么?很多球员在青年级别的比赛里很牛,为什么到成人阶段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为什么和别人比他们的进步动力变缓了?职业球员为什么开始没有追求了?「篮球」对他们来说到底是什么?青年的时候改球员年龄让他们以大打小,这就是教坏球员从一开始就用不正确的态度来看待篮球,你怎能期待之后球员会正确的面对他们的篮球生涯?

有很多球员都没搞明白,就因为长得高,莫名其妙的就走上这条路,也无可无不可的走下去。你能期待他们很爱这个运动,还是仅是把篮球当作自己的职业?不论你认为中国篮球员的缺点是什么,投篮也好、对抗性也好,很多的问题都不是不能克服的。但想要克服自己的技术短板,唯有热爱,因为热爱才会想要提高得更多,才会精进自己的技术,才会自律的在自己能打球的黄金阶段保持自己的能力。

但我们的职业球员真的热爱篮球吗?我说句难听话:有几个球员会像渡边雄大那样,在自己的黄金时带领着几千美金的月薪去发展联盟,只为了拚一个升上NBA的机会?中国球员在资质上比渡边雄大好的人太多了,但人家就真的硬生生的从一个NBA落选秀打上了NBA,才混到一张双向合同。渡边会这么做是因为前面有个前辈田卧勇太也是如此,加上日本的职篮规模还不算很大。所以日本留美的球员很有胆量的闯,觉得闯过也没闯出名堂的自然就回来了,所以他也无所畏惧,但其中之难、竞争之激烈比起林书豪还要更艰苦。人要兼顾现实与理想,但当然人屈就于现实的时候,谁也无权去责怪他没有理想。周琦不能在NBA有张双向合同吗?而你是周琦,你会选择回中国打球拿千万人民币年薪、还是像渡边一样在发展联盟等机会?所以,任何强制送球员出去、或是要球员出走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除非你把CBA搞烂,球员留在中国打球毫无前途就会出走了,这是大家要的吗?叫别人当烈士很容易,换成自己的时候就很难了。所以,我对于球员是否要留洋是「乐观其成」,但不鼓励也不责备。但是球员热不热爱篮球,看他们的年纪与进步与否是很重要的。我转播CBA时看到一些年轻球员前年是这样、去年也是这样、今年还是这样的时候,我就会很生气。

然而,做事是需要理想的,没有理想的话,就只能平庸一生了。我只能说,这个制度之下的中国篮坛需要几个敢做烈士的球员、敢特立独行的球员去走出一条路,但是不能强求。如果没有,老老实实的扩大球员的基本面,加速球员的汰换与竞争(我指的是本土球员之间)。地基打不好,什么投入都可能发生意外的局面。单单是金字塔尖的培养就是赌国际赛成绩,在我看来根本没用。

趁着这次世界杯的落败,CBA正好可以更进一步的改造。现有的外援政策也没有改变的必要了,反而是在场数、以及在校园篮球要更为加速。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球员自我上进以及教练的进修。每次CBA想做些什么,一个国际赛的到来就使得一切都为国家队让路,这个时代应该要终结了。

●归化球员,有必要吗?

最后一个环节,是争议最大的归化球员。中国篮球是否应该有归化球员?我在微博上表明过自己的态度:我支持使用归化球员。说到「归化球员」,很多人会把他们跟CBA的外援联想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概念。我们得先知道,使用归化球员的念头,到底是什么?

第一种,用归化球员来提升战力,也就是平白多了一个超级主将。当使用到这种归化球员的时候,他要是每场不拿个惊人数据恐怕都不足以认为他合格了。这是错误的用法,大部分的国家队在使用归化球员的时候也不是这么干的。因为这么干等于是废掉了其他的本土球员,这就不是使用归化球员的初衷了。但有的国家仍这么做了,是因为本土球员跟归化球员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不得已只好这么做。

第二种,是当作药引子,或是说当作配菜。也就是说主体仍然是本土球员,但本土球员的战力、实力在某个部分有着不可弥补的空缺时,这时候会找个归化球员来填上,使整个阵容更加完整。

这就好比一道大餐,每个球员都是这道大餐的菜品,然而缺少了一个菜色的时候会使你这道大餐失色,就算你个别的菜品都很好,但少了一个部分就是这道大餐的不完整。归化球员的目的就是让整道大餐变得更完整,也让其他球员的出色面能被看见。有些人把归化球员当作主菜,整个队围绕他打,也可以;有些人把归化球员当作前餐或是甜点,只是在原有已经很好的实力上在加以补强,也可以。端看你怎么用、怎么想,做盐巴还是主菜,看需求而定。

比如说像欧洲很多白人为主的国家,为何要归化一个美国的黑人后卫?因为这后卫往往能带给他们不同的篮球理念与突击能力,这点在他们自己本国是做不到的。但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后卫,使其他的队友能在各别的位置上放心大胆的打,于是他们也更能发挥了,也更能发挥他们的自身优点而被看见。如果没有这个归化球员呢?他们可能就一直要为这个位置担心,使他们无法发挥到最好,而使他们的才能无法发挥到最大值,也很难被看见、肯定。这些欧洲国家用的归化球员在个人能力上很强吗?其实也还好,很多人甚至连NBA都没打上,但就是因为他就是适合这个国家所需要的那个部分,所以才被任用。换句话说,归化球员并非单纯的增强实力,而是除了归化球员本身外还要使其他本土球员发挥得更好,这才是归化球员最好的价值。

我之所以赞成中国也归化球员,最重要的理由是:中国球员真的在能力上很差吗?我认为,比你想象得还要好。但是在某些地方,会因为一个缺失变得手足无措,使他们的优点发挥不出来而被否定。我希望反对归化球员的朋友,可以认真思考我提出的意见,不仅仅是为了战绩,还是为了球员好。

我认为中国男篮现在最需要归化球员的位置是一个锋卫摇摆人,能持球、抢篮板、能有多样的攻击能力,而不是一个后卫。此前最有可能归化的林书豪,因为中国男篮等于与2020年奥运会告别,所以归化的理由已经消失了。如果林书豪在今年世界杯之前就归化是最佳时机,如今这个时机已过。几年之后就算要在谈归化,价值也降低了许多。

歸化林書豪不是不行, 而是已經錯過最佳時機。歸化林書豪不是不行, 而是已經錯過最佳時機。

我之所以认为中国男篮最需要归化锋卫摇摆人的原因是:很显然,这个位置是当前中国男篮最弱的点。丁彦雨航若不伤倒还好,但谁能保证他的伤好了之后能满血复活?周鹏年纪也大了,阿不都沙拉木离成熟还有一段距离,翟晓川也有他的缺点。这个位置需要很好的体能跟全面的身手,而后卫群虽然各有各的缺点,但人数上并不缺。所以在这个位置上,会是中国队攻防的弱项。

归化球员的关键,还是看各方要怎么想。最关键的是:大家是否可以撇开「民族认同」的问题,而是单纯的从「篮球层面」去思考这个问题?我发觉有很多人(也许包括姚明在内),都把归化球员这个选项,列为最后的最后的最后的考虑。这并不是从篮球层面去思考,而是从「民族认同」的角度去思考。我还没有问过姚明他是否赞同归化球员,但要他采取归化球员,恐怕也很难有人服气他在篮球改革上的所作所为,即便是打好了,很容易把功劳归在归化球员身上。姚明不是轻易服输的人,他能咽得下这口气?

我可以理解,从「民族认同」的角度上,大家会很挣扎,但这可能是让中国男篮重回世界比赛最快的一条路;但从「篮球角度」来看,我提出的理由已经很充分了。至少,归化球员不应该是被排除的选项。

(火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