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 就是尊重人生的信

2020-12-23 17:35:01
相关推荐

人生千金难求一知己,更可贵的是拥有一个亦师亦友的诤友!用谦卑和仁德的心去与朋友相交,避讳得到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下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真正的学习?如何去尊重学习?如何对待传道受业的真正老师?

1

有道是:“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弦章说得很对,一个人能不能听到真话,关键在于他想不想听真话。我们如果想完善自己,就要尊重指出自己错误的人。

春秋时期,晏婴担任齐景公的宰相,他敢于直言,经常指出景公的错误,受到景公的器重。晏婴死后,没有人再敢当面指责景公也就变得骄傲起来。

有一天,齐景公和大臣们到广场上射箭取乐。齐景公每射一箭,即使没有射中,大臣们也都高声喝彩:“好呀!妙呀!”齐景公自己都觉得很难堪。

第二天,景公把这件事对大臣弦章说:“这件事不能全怪那些大臣。古人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大王喜欢吃什么,臣子们也就喜欢吃什么;大王喜欢穿什么,臣子们就喜欢穿什么;大王喜欢人家奉承,臣子们自然就常常奉承大王了。”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宝。弦章摇摇头,高声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接受了这些赏赐,不也成了卑鄙小人了吗?”

2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周朝的兴起,与周文王、周武王的爱贤敬贤有很大关系。我们要想成才,首先应尊重师长,因为他们对我们的成长确实大有帮助。

商纣王是个无道昏君,周文王想推翻纣王的统治,所以到处寻访能安邦治国的人才。有一天,文王坐着车,带着人马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人坐在河岸上钓鱼。大队人马过去,那位老人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文王见他钓鱼不用鱼钩,感到很奇怪,就上前问他原因,老人说:“我在这里钓鱼,要是让‘愿者上钩’。”

文王和他交谈了一会儿,知道他叫姜尚,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兴,于是封姜尚为军师,后人称姜尚为姜太公。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他拜姜太公为师,进一步加强了国力,具备了与商纣王抗衡的实力。后来,武王封姜太公为元帅,率军打败了商纣王。

3

古谚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我们在向老师学习的同时,也要立志超过老师,更上一层楼。这过程就像靛青色颜料的提炼,虽然是取自于蓼蓝草,然而其色彩却比蓼蓝色更深浓。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自信自强,不断学习,就像李谧那样,做一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人。

南北朝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李谧。他小时候非常好学,跟着学者孔璠学习。在孔璠的悉心教导下,李谧进步很快。他博览群书,把家中的钱都用在购买书籍上,遇到珍贵的书籍,他甚至不惜变卖家产去买。他不光买书、藏书,还亲自修订、整理那些残破的书籍,经他修订过的书籍就有四千余卷。

有一天,他的朋友兴高采烈地对他说:“朝廷听说了你的名声,要征召你去当官了。”他却说:“大丈夫拥有万卷书籍,就像当了管理百城的大官一样,我为什么还要去当官呢?”

就这样,李谧的学问一天比一天好,后来竟超过了孔璠,孔璠于是要求李谧收他当学生,后人都说李谧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作为“圣人”,尚且如此谦逊好学,我们怎能不虚心向别人多学点东西呢?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就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孔子,而项橐当时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

有一天,项橐对孔子说:“大家都叫你‘孔圣人’,你应该很有学问喽,不知道你能不能猜出我的谜语?”孔子笑着说:“请你说吧”。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水都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想了半天,猜不出来,只好向项橐请教,项橐晃着脑袋说:“井水没有鱼,萤火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孔子听了,觉得有道理,就称项橐为老师。

5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沟通是良好的开始,好的沟通胜过一切,

东汉时期,有位学者叫郭泰,他 很有学问,品德也很好,很多人偶慕名而来,跟着他学习。

有一位叫魏照的人,听到郭泰的名声,也跑来当他的学生。可是,魏照跟别的学生不一样。别人都是白天来听课,听完课马上就回去了,而魏照白天听完课后,还把自己的行李搬来,要和老师在一起生活。郭泰很奇怪,于是问他:“别人下课回家了,你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呢?”魏照说:“找到教授知识的老师容易,可找到教自己做人的老师不容易。您不论在知识还是品德方面,都比我强多了,我每天跟您在一起,就可以随时向您学习了。跟您在一起说说话,比读多少书都强啊!”

郭泰听了,觉得魏照是个有钱途的人,于是用心地教他。魏照进步很快,最终也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6

有就话叫“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古人重视勤学,也提倡多问。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学习中一旦有了疑问,应该多向有经念的人请教,这样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非常聪明,而且谦虚好学。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表彰他好学的精神,特意赐给他“文公”的称号。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觉得孔圉配不上那么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老师孔子:“虽然孔圉的学问很高,但是比他杰出的人有的是,凭什么独独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呢?”

孔子笑了笑,说:“孔圉非常喜爱学习,而且十分勤奋。他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会想办法搞明白。更值得后人学习的是,不管对方的地位是高还是低,也不管对方的学问是不是比他好,他都会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并且一点都不因为这样而感到羞耻,这就‘叫不耻下问’。卫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是很恰当的。”听了孔子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7

所谓“一字之师,终身为师。”即使是一个字的请教,也是值得人尊敬的。当别人教给我们一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应该像齐已一样,对别人表示尊重和感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唐朝有个诗人叫齐已,他很喜欢描写梅花。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齐已去外面欣赏雪景。忽然,他看到雪地里开放着的梅花,不由得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歌咏在冬天里开放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但却使全诗更贴近题意,诗的意境也更加优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于是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之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留一点空间给自己作文 写自己帮助别人的作文 小学生扫黑除恶作文 淘气的同桌作文 下雨天 真好 作文 老实与聪明作文素材 我最心爱的玩具作文 作文温度600字 老师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成功作文500字 观察作文大全 关于感谢信的英语作文 制作飞机模型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以上 怎样描写金鱼的作文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过年的作文600字初中 沉淀作文800字 关于军训的作文六百字 小学人物描写作文 写景作文美丽的校园 关于明月的作文 春天真美作文300字 你拼搏的样子真美作文 我发现作文 谈诚信作文600字初三 杭州亚运会作文 八年级英语作文模板 奋斗与梦想作文 懂你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