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什么是“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2020-12-27 02:40:01
相关推荐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先跟大家讲两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1645年五月十五日,清军攻打到南京城外,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弼等勋贵,大学士王铎 、蔡奕琛、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官员,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清军,献城投降。至此,清军不战而得南京。

然而,此刻,在秦淮河百川桥下一个没能留下姓名的乞丐,听说南京陷落了,悲愤不已,在桥上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写完就投河殉道。家国破灭,位高权重的贵族官僚们贪生怕死,纷纷屈膝投降,倒是乞丐自杀殉国,真是绝妙的讽刺!

还有一个故事:

南宋将领文天祥被捕后,一直拒不投降。被押送到元大都后,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几次劝降未果,最后就问他:“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依然毅然决然地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即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后在其衣服中发现他所作的一首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两个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舍身取义,舍身成仁的典型代表。

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仁德的仁。仁这个字,最开始是说人要有一颗如同天地一般的心,均等,明亮,厚德,还有一种引申义为纯厚、敏感的内心,就像事物的细腻内核一样,比如桃子李子这些果实的核也叫仁,——桃子仁儿,李子仁儿。桃子李子之所以能变成桃子李子,就是因为先有这个内在的仁,并一直守着这个内在的仁,渐渐长大成熟才成了桃子李子。类比到人身上来说,人也需要一颗仁心,这颗仁心让人跟一般动物区别开来。

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君子,都是能常让他这颗仁心保持着澄明,不像一般的庸人,他们的仁心却总被蒙蔽。一个人,一旦把自身天性里自带的这颗仁心蒙蔽了,那他将失去他生命的根本,就好比失去了一个可以长居久安的家一样。没了仁这个家,那么无论外境是穷困还是逸乐,他终不可以久安。

安仁之人,无论走到哪里,此心自安于仁,心口如一,知行合一,神畅气和,从不外求,总是内观,即便是苦难缠身,灾祸并至,他也处之泰然,获得自然安适,自如自足自得。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自降生以来,就是孟子所讲的“万物皆备于我”,是极其圆满具足的,根本就用不着向外妄求,自身修好了,一切不求自来。老子表达过这样的哲学,孔子也表达过,释迦牟尼的“人人皆可成佛”也是讲这个意思。

然而,一个人自己守住自己的仁德这还不够,他自觉的同时也要觉他,自立的同时也要立他,这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没有仁德的人耐不住贫困,没有仁德的人遇到贫困,就会更加沉沦,甚至为非作歹。没有仁德的人也架不住富贵安乐,没有仁德的人有了富贵安乐,只会更加堕落,变得骄奢淫逸。只有一个真正的仁者,才会安于仁,智者才会行仁。只有一个真正的仁者,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节操。

一个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身处贫困而忧愁,也不会因为身处富贵而忘礼。

一个有仁德的人,行仁不为什么,在他眼里,过有仁德的一生是很自然的事;一个耳聪目明,有大智慧的人,时时都能气定神闲,无忧无惧,常会主动地去实行仁德,对提升自己仁德有利的事情,他也常做。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处于俭约素朴中,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富贵安乐中。有仁德的人能长期安于仁德,有智慧的人能够常做有利于守护自身仁德的事,然后推己及人。”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坚守 作文 小学英语 作文 一百字作文 我在作文 时间 作文 英雄作文 怎么写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600字左右 有家真好作文600字 寒假见闻作文500字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最是书香能致远作文 观察植物的作文300字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家乡的美食作文600字 寒假游记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500字 走在路上作文600字 如何保持健康英语作文 美丽的风景作文400字 新学期计划英语作文 成长类作文开头结尾 雪景作文500字 人生旅途作文 走亲戚的作文 三年级上册作文300字 有关艺术的作文 爱国主题作文 新年作文600字 开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