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材料作文审题技法指津

2023-08-18 03:35:03
相关推荐

新材料作文审题实用技法指津

新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一个“重头戏”,由于命题者的意图往往较为隐蔽,审题便有了一定的障碍和难度,考生常常因为缺乏全局意1只,不能从材料的整体着眼,过多纠缠于局部的细节,而造成写作的“跑偏”甚至“走题”。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提炼本质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由于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主旨也没有集中的表述,所以审题时就耍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进而提炼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观点。例如: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回答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是一则平实的叙述性材料,没有一句集中的议论性语言,也没有明显的关键词,审题时必须努力探求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把握材料,便能发现学者的话是材料的核心所在,为此,就要对其逐句研析,示例如下:“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表现了无私友爱的品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表现了不贪的本质;“东西要放整齐”表现了严谨的习惯;“饭前要洗手”和“午饭后要休息”表现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表现了知错必改的品质;“耍仔细观察大自然”表现了良好的工作品质与习惯。从上述研析可以看出,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故此,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二、道理升华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寓言、漫画等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及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对这类材料的审题,就是要通过分析,揭示蕴含在材料中的那个“理”,然后再将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放之于现实,加以升华。例如: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是一则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暗藏着一定的哲理,审题时就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流程深入思考与分析,加以升华,从而揭示出蕴含在材料中的哲理。材料中的草地上要“无草”则要“有庄稼”,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会变得开阔,“理”也会随之得以升华出来。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耍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等。

三、同异互求法。

这种方法既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又适用于看似矛盾的多元材料,审题时要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其同点提取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童的观点。例如:

材料-: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已是可耻的。”

材料二: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是截然相反的关系,仔细分析会发现,两者并非简单的“矛盾”,而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材料一强调的是,在有了较好的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时不能重复自己或别人,要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艺术生命也就会终结,这种重复是可耻的抄袭;材料二强调的是必须夯实基础,要勤学苦练基本功。这样审读研析之后,就可以将两则不同材料的共同点提取出来,即如何看待和处理重复(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打好基础与求异创新的关系、积累与创新的关系等。

四、辨明关系法。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这种方法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材料。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往往就使审题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之间、鹿和周围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

五、诗意解读法。

所给材料如果是一首诗,那么审题的关键便是对所给诗歌的诗意能否正确解读。解读诗歌的诗意,既要立足文本,不脱离所给材料,又要善于联想和想象,由物及人,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想情感、价值认知等,还耍由表及里,透过现象去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同时,提倡个性化感悟,要敢于发别人所不敢发之“高见”。例如:

在枫叶

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这首短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了处于不同境况下的露珠的不同悲喜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用露珠观照人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辨:一是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以便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二是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三是由露珠的“闪烁”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才的使用问题,即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四是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环境,才能成为人才,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六、关键语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的材料,就是抓住所给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正确理解其含义,进而把握整段材料的核心和主旨。关键语句往往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转折复句“但是”后面的分句。这样的语句体现了材料的主旨,抓住这些语句,审题往往能事半功倍。例如: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 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一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这则材料中是“潜藏”着关键语句的:“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这些关键语句,让我们就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现和创新的原动力。

总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不能脱离或偏离材料,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上面谈的几种方法不要孤立运用,而要相互联系、综合使用。

【新材料作文审题实用技法指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是什么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一年级作文看图写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下雪作文300字 过春节英语作文 友情类作文 我不后悔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乡村美景的作文 仙人球的作文 周末计划英语作文 春节的故事作文 关于勇敢的作文 蝴蝶兰作文 西安旅游作文 四下作文 介绍中国的英语作文 陪伴作文500字 冰糖葫芦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三年级 关于乡村的作文 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上册 写饺子的作文 五下作文 换位思考作文 满分作文500 初一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