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023-09-08 02:54:12
相关推荐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由话题作文回归到材料作文已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新趋势。材料作文既能避免命题作文猜题押宝的弊端,又能避免话题作文泛泛而写的不足,它具有综合考察读写能力的优势,因而再一次受到了命题者的重视。然而由于审题立意难度的增加,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那么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要准确的把握材料的中心,审题时必须辨明以下四种关系。

一、要辨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供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在对材料的综合限制上。试看2006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乌,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包含两个层面:乌鸦的行为和父子的不同评价。乌鸦的行为既有盲目性,又有合理性。盲目性是乌鸦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不能认清自我;合理性是乌鸦不满足现状,积极学习他人之长,并勇于实践尝试。父与子的评价也具有盲目性与合理性,这也启迪我们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怎样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因此可立意为

A.乌鸦的角度:①有梦的乌鸦,早晚会成为自己心中的那只乌鸦;②敢拼才会赢,人生最珍贵的理想莫过于自己的执着;③只要心中充满信念,为了自己的目标,就算生命为之毁灭.也无怨无悔;④乌鸦努力地练习,努力地改变自己,尽管它失败了,但这种精神是可贵的;⑤只有不断地挑战既有的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才能。很多事情,不做是不知道能否成功的,就像那条成功跳过龙门的鲤鱼,如果它不尝试,不努力,又怎么能够改

变自己的命运呢?

B.对弱势群体关注的角度:①给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②善待弱者;③向强者学习,应该鼓励。

C.小男孩与牧羊人的角度:①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②多用欣赏、宽容的眼光看人;③一次沉重的失败,足以葬送自己的一生。当我们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这样才能成功。

练习: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日:“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了。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或者从“盲子”的角度,得出“不能一意孤行”、“要善于听从劝告”等立意,就不大合适。前者虽然可以说通,但“过者”是次要人物,着眼于他就不得主旨,没有做到整体把握;后者从逻辑上讲推不出这一观点,是没有吃透材料。审题时应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如上则材料中的 “放下即实地”就是关键。不明底细,不敢放手,尚情有可原。但是告之实情,仍固执己见,非要等到自己吃不消了,再松手,往往就晚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当断不断,反被其乱。

二、要辨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供料作文的“料”常常是摆出现象,提出问题。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料”的深层意蕴。

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题。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99年60%,01年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99年是3.7%,03年1 8.3%

要求:全面了解材料,选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材料通过列举大量的数字说明,现在的人读书的越来越少,还举出了三个原因;而后又用数字说明网络读书人数百分比的增加。基于此,考生应该很容易确定此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话题,一个是图书阅读率低,一个是网上阅读率攀升。对这种现象应辩证的思考,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读书是否必须要到书店去买书读?网上阅读的利弊是什么?衡量读书的标准是什么?造成读者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其实,考生任选一个角度,都会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偏向阅读纸质媒体的人越来越少,而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这里面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不喜欢读纸质的书吗?看来是,但为什么呢?纸质的书与网络书有何不同?人们为什么喜欢网络书?顺此思路,我们还可以提出的问题。如,什么是书?时代发展到今天,书的概念是否应该有所变化?将书的外延放宽泛点是否有利于读书?不要将书局限为纸质的印刷品,科技进步后,书的外延更加宽泛,电子书也应该算是书,网络阅读也应该是一种阅读方式。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作文的主题也就有了。

练习: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英雄人物在成为英雄之后,其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便会产生轰动效应,人们甚至寄钱寄物表达对英雄的尊敬仰慕之情;但英雄人物未为英雄时却也有这样的现象,听任英雄流血街头,甚至连被害者的亲属也不加援助,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这则材料大部分考生提出“要助人为乐,不要悄悄走开”的观点,这只是拘泥于表面现象,未能深究本质。该材料实际上披露了一系列内在矛盾:一方面希望别人乐于助人,另一方面自己却不愿去帮助别人,不愿用行动去实践理想的道德境界;对人对己的不统一;理想与行动的不统一;知与行的不统一:说与做的不统一,都明显体现出一个双重道德标准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辨,抓住材料暴露出的矛盾,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提炼出“高扬道德的大旗”、“道义对人类精神有巨大的影响”、“无为即有错”等哲理性论题,文章便写出了一定的深度。

三、要辨明发散和集中的关系

供料作文临场构思必须做到发散与集中的统一。“发散”,即从材料出发,联想开去,或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或由因探果,或由果溯因,不断推演,不断探究;“集中”,即将发散思维所得,筛选定向,聚焦一点,贯一拯乱,提纲挈领。用六个字概括这种关系,即“撒得开,收得拢”。

例如:2006年高考山东省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1.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看星星由远及近反映的是认识论中表象和本质的关系问题。由此,我们可以从这样四个角度来思考:一是从“近观”的角度来认识,可以写近观发现本质,要脚踏实地,深入地看问题:二是从“远看”的角度来审视,可以写距离产生美,人应该怀有梦想;三是将“近观”和“远看”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写理想与观察,梦想与现实,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之中,但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四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应辩证地对待“仰望”和“近观”。然后我们再想“星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因为人们常常把自己喜欢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与伦比。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所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比如网络恋爱使许多青少年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盲目地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一些未成年人迷失自我;欲望的膨胀使一些官员锒铛入狱……原来,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只是一片空白,由此警示人们: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被情绪和物象所迷惑。

练习:陈毅元帅酷爱读书。有一天他吃糍粑,注意力却在书上。糍粑本来应蘸糖吃,他竞蘸上墨汁往嘴里送。大伙瞧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毅平静而诙谐地说: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对此,我们不妨先回忆陈毅同志的为人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建树,接着分析材料要点,积极探讨读书和做人的关系,打开思路,在整理出材料各层面上多元意义的前提下,排除其表层的意义:A.陈毅勤奋好学,B.陈毅虚怀若谷,C.陈毅诙谐幽默,D.陈毅读书专心致志等等。而取其深层意义:A.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B.做人就要读书,不读书,不知理,是盲目的做人;C.读书的态度如何,可衡量出一个人做人的准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体现出“撒得开,收得拢”的特点,正确处理了发散与集中的关系。这是解题和立意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重要阶段,也是满足一题多作、旧题新作、难题巧作的写作要求的必要条件。

四、要辨明点与面的关系

材料作文往往是用材料中的观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立意时,应由点及面,联系社会现实,体现典型性,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例如:2005年高考湖北省作文题。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从材料本身来看,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谈的是内与外的辩证关系。材料告诉我们只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我们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原貌;同时只有跳过事物的具体细节,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不会被局部所迷惑。材料表面上谈的是写文章,但作文时,考生必须由点及面,展开相似联想和类比联想,如将内、外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联系起来,如个人和集体、现实和理想、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等。

练习:爱因斯坦成名前,在纽约街头,有人问他:“你怎么穿得这么破旧?”他说:“反正这里没有人认识我。”爱因斯坦成名后,别人又问他:“你怎么穿得这么破旧?”他答道:“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

这则材料的主题通常只被认为是“赞扬爱因斯坦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精神”,若依此解题立意,文章大概就很难出新。所以我们要另找出路,由材料要素中主人公成名前后衣着始终如一这个“点”,想到主人公向来衣着朴素与其科学成就的联系,以及所体现出的可贵精神或品质这个“面”,深刻领悟到爱因斯坦不在乎衣着,不介意外观形象修饰,才有足够精力投入科学研究工作,创造出丰硕成果;他拥有自己的个性追求;他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不追求物质享受而孜孜以求事业成功,体现了他为人类谋取利益的忘我精神;他不慕富贵荣华,而把荣誉视为更大的鞭策……进而联系社会生活,想想自身,哪一点对我们的成长,对我们的社会意义最大。这样,真情实感就容易被投注到文章中去,立意的新颖性和深刻性就容易被反映,从而充满时代气息,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