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玩通智慧》韩愈 柳宗元不但提出比较全面系统的古文创作理论

2020-11-19 12:00:01
相关推荐

韩、柳散文

韩愈、柳宗元不但提出比较全面系统的古文创作理论,指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而且身体力行,以相当杰出的散文创作成就,代表着唐代散文所达到的最高艺术水平。

一、韩 愈

韩愈的散文写人、记事、议政、论学,反映时事,抒发感慨,评论历史,抒写心迹,充分地发挥了“古文”这种文体的功能,具有议论纵横而汪洋恣肆,比喻生动而发人深省,笔法委婉多姿而寄兴悠远,感情真挚而气势磅礴等特点。韩愈的古文在各类文体的创新上均有贡献。

韩愈的杂文较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送穷文》重在发牢骚、泄怨气,前者写韩愈这位为人师者“恒兀兀以穷年”的勤勉和困厄,后者借五个穷鬼对主人的讥笑和侮弄,嘲骂当时社会。在写法上,两篇作品均采用问答对话体,将叙事、议论、抒情熔于一炉,嬉笑怒骂,怪怪奇奇,而赋的铺排和骈偶的杂用,更给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文采,令人读来,别有一种新颖奇妙之感。

韩愈的赠序文借题发挥,委婉多姿常常熔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而每篇又各有所侧重,作者往往借题发挥,切中时弊,而文笔又变化摇曳,委婉多姿。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高闲上人序》、《送董邵南序》等。《送孟东野序》既抒发了为孟东野鸣不平的忧愤情绪,又通过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大量事例,劝解、宽慰孟东野,以便使其振作精神,消除烦闷和愁苦的心情。本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抓住一“鸣”字立论,多方取喻,反复述说。从自然界到人事、社会,抓住“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共性,从而肯定“鸣”的积极意义。

历来为人称誉的《祭十二郎文》,则围绕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尽情抒写作者对亡侄

的伤痛,缠绵悱恻,凄切无限。其中叙“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孤苦境况,写“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的无穷怅恨,无一语不从至性中流出,令人读后为之泪下。

韩愈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伯夷颂》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除了上述文体和特点外,韩愈还在碑志、传记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韩愈的碑志,则仿佛是一组组生动形象的人物画廊,历来为人所称赏,尤重细节描写,借一二琐事,即将传主的性格、心态巧妙地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篇篇生动的人物传记,从而一举打破了传统碑志死气沉沉的局面。韩愈碑志不唯叙墓主事迹,时亦借以发议论,寓讽刺,表现强烈的爱憎之情。如《柳子厚墓志铭》以大段议论之词表述他对浮薄世风和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者的极度愤慨,对柳宗元与刘禹锡在危难中相扶持的义烈之风的由衷敬慕;《毛颖传》则用传记体为毛颖立传,以戏谑滑稽的形式来讽刺现实。

除了文体革新之外,韩愈对文学语言也进行了改造。“古文”是一种比“骈文”更接近当时口语的文体,韩愈“古文”的改骈为散,使文章的语言更接近口语,文从字顺。韩愈善于从口语中提炼语言,创造出不少新颖的语汇,使文章常常闪现出妙语警句,增添了不少生气。如《进学解》中的“细大不捐”、“动辄得咎”、“佶屈聱牙”、“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

二、柳宗元

柳宗元的主要贡献是在人物传记、山水游记和寓言等文学散文的创作上。柳宗元的寓言散文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黔之驴》、《蝜蝂传》均以动物的形象揭示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嘴脸。如《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先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蝜蝂的形象,接着发为议论,将讽刺矛头直指“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智若小虫的贪得无厌者,用语精警,立意深刻,给人留下深长的思考和回味。《李赤传》则是一篇以传记形式写的寓言。作者仕途屡屡受挫,历经坎坷,对社会弊端、人心险恶体验尤深。但他不像屈原一样喊出“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是用李赤“以厕为美”这一极端荒谬的言行为载体,尖锐地讽刺了浑浊如溷厕的尘世,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在柳文中别具一格。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主要写于永州贬所的记游之作,其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在描写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荦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遐荒的悲剧命运。《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他将自己的情感移入自然之中,描绘反映自己审美理想的景象,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生命之思。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真正的艺术性的文学,美的文学。他善于选取深奥幽美型的小景物,经过一丝不苟的精心刻画,展现出高于自然原型的艺术之美。

此外柳宗元的传记文与抒情文也颇有佳者,如《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种树郭橐驼传》等,也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柳宗元文学散文的总体艺术风格是沉郁凝练、冷峻峭拔,具有凄幽、愤激、冷峻的色彩和浓郁的诗意,以及明显的讽谕性、象征性。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长期被贬谪的遭遇、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和富有批判锋芒的峻峭笔法有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书信格式作文 传承传统文化作文 杀年猪作文 打美女屁股作文 闪亮的日子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50字 写植物的作文400字 乐于助人的人作文 预防艾滋病作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呼唤作文600字 春节随笔作文 关于过春节的作文 状物作文500字 作文素材100字左右 做家务作文600字 写景的作文350字 初三作文素材大全 我的爷爷作文600字 新年到了作文 打屁股学校作文 成长路上作文600字 难忘的事作文600字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600字 记事作文450字 反省作文600字 我的小狗作文300字 做家务作文500字 我们开学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