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余映潮:语文教材的研读与利用讲座三

2020-09-28 14:30:02
相关推荐

这是初中语文第一册单元教学要求和备课要点。一到四单元的,每一课的教学重点都罗列出来了。这是需要花很大、很大的功夫的,而且需要有耐心。这就是练自己的毅力,怎么烦都要坚持下去。

(屏显)

我的读书笔记之六:课文赏析笔记

这是我的读书笔记中的数量很多的一类。

读人家的书,读人家的文章,随手作一些笔记,让精粹的好资料留在自己的身边与手边。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智慧,都很有限。

应该让更有智慧的人帮助自己,或者在某些方面非常智慧的人帮助自己。

这就有了“读书笔记”的学习方法。

这种读书学习的方法是笨方法。

所以我说,我曾经用最笨的方法读书,收获最实在的智慧。

时间流逝了,笔迹留了下来。

无限多的好资料,天天像洪流一样从我们身边淌过,然后湮没在浩瀚的文献大海中。

我们能够见到的,永远只是沧海之一粟。

对这些我们能够“有心”地去见到的材料,如果还不注意撷取一点精美的浪花,那么在学问上我们只能见到又一种浩瀚,那就是沙漠。

我的读书笔记之六:课文赏析笔记。

(屏显)

题目: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也没有洗。(《艺术》《孔乙己》P69)

1.肖像描写。2.抓住特征,简笔勾勒。3.显示人物身份,侧面显示人物地位。4.暗示人物性格。5.由肖像描写引出故事。6.由肖像描写表现作品“视角”。7.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也含有悬念的意味。8.照应文中挨打的情节。9.照应文中“坐”着用手走的情节。10.照应没有穿长衫的情节。11.正面描写。最重要的是:引出故事,形成照应。

教学创意:孔乙己形貌描写的几处片断欣赏。

2009.3.21呼和浩特武警宾馆

要抄的东西,一张一张地抄,一张一张地抄。这是《孔乙己》的一张读书卡片。

(屏显)

我的读书笔记之七:思想火花随记

我的学习警言:随时把学习与思想所得变成文字。这是非常落实的学习方法。

所以我有许许多多纸质的“随记”;现在,则是一个个的word文件。

在读书学习的时候,在静静思考的时候:

记下自己瞬间爆燃的思想火花。记下自己读书之后闪现出来的美好感想。

记下自己阅读文献之后的随感。记下自己欣赏美文之后的启迪。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在说,既要学,也要思;学思要合一。

学而思之,要留下痕迹,这就是思想火花的随时记录。

可长可短,可简可繁;留在纸面上的,是理性的思想。

这样的积累越多,思维就越灵活,思路就越开阔,方法与点子就越多。

下面的笔记,主要用于记载阅读文献资料之后的启迪。

于是,讲课、写文章、做事的创意就在其中了。

我的读书笔记之七:思想火花随记。就是自己有些想法马上记下来。

(屏显)

随记

2000.1.16.星期日

上午谈杂志,做索引。

《语文学习》99.1期P26有一篇《笔记到哪里去了》,是意大利人写的,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做笔记。

我想:如果将《论语六则》或其它某课设计成“教你如何做笔记”这样的教案,该有多么新颖、科学。

这就是真正的学法指导课,是真正的技能训练课。

比如,2000年1月16日,星期日。上午谈杂志,做索引。《语文学习》,99年第1期上面有一篇《笔记到哪里去了》,是意大利人写的,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做笔记。我想:如果将《论语六则》或其它某篇课文设计成“教你如何做笔记”这样的教案,该有多么新颖、科学啊。这就是我的想法。这就是创意,即时地记下来。

(屏显)

我的读书笔记之八:写作资料记录

下面的读书笔记卡片,离现在已经10多年了。也就是说,它已经11岁了。

为了收集写作资料,像这样的卡片是一大本一大本地累积着。

比如90年代初写“中学语文教例品析100篇”的时候,用这样的卡片不知记载了多少教例的踪影。

比如写作“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的时候,资料的收集也是很“宏观”的。

这张卡片,收集的是“朗读”方面的资料。

有的是阅读资料时的记载,有的则是自己的体味与思考。

放在一起,成为一个“集合”,都算作是读书笔记。

写作的时候,它们就是“智囊团,它们就是“生力军”,它们就是“加油站”。

就像人们形容那些乞讨者所说的那样:辛苦讨来快活吃。

我的读书笔记之八,是我的写作资料的记录。

(屏显)

朗读教学的艺术2002年11月16日

余映潮教学艺术的特色之一,是朗读教学的指导艺术。

朗读指导极其特色的课例:

1.天上的街市——音乐美(细节化训练)

2.马说——“语气”串珠

3.卖油翁——读出情味

4.鹤群翔空——谈多种词语

5.纪念白求恩——多角度反复品读

6.律诗三首——吟读

7.我愿意是急流——听读,美读,个性化朗读

8.白杨礼赞——悟读

9.口技——朗读

10.安塞腰鼓——演读

11.狼之结尾

我自己要写文章,就是把很多很多的题材、内容,在有闲暇的时候,在突发奇想的时候,都把它记下来。这张卡片是专门写我自己是怎样进行朗读训练的。它的篇目、它的方法,先记下来。

(屏显)

我的读书笔记之九:教学案例缩写

用了将近8年的时间,写了100篇案例品评的文章。

写教例评析的文章,是我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种创新。我从我所积累的成千上万条目录索引资料里,分析出这样一个可贵的“情报”,就是中学语文界极少有人创造一种写作的体例,来对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实例、中学语文板书设计等等进行科学的评点品析,来从中提炼出宝贵的教学设计规律和升华出闪光的教学设计思想。这就让我发现了一条崭新的论文写作大道,“教例品评”因此而成为同仁与专家喜欢的“精品屋”。

我的读书笔记之九:教学案例缩写。这就是写作《中学语文教例评析100篇》的材料。

(屏显)

《七根火柴》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学实例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0年第5期。

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设计了五个主要的起支撑作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红军博物馆的解说员,在你负责的展台上摆着六根火柴,请你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这六根火柴的来历。比一比,看谁介绍得好。

同学们朗读课文,准备发言,复述,评议,课堂教学场面热烈。

第二个问题:

同学们的发言很热烈,很精彩。现在大家想一想,这篇小说的题目是不是文章的主题?如果不是的话,谁能重新拟一个表现主题的标题呢?

“无私的奉献”、“生命的火光”、“不死的人”、“革命重于生命”等等不断地被拟出来。

第三个问题:

文章主要写了两个人,——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他俩谁是主人公?

讨论热烈。师生讨论了: 无名战士在怎样的环境下珍藏了七根火柴。 无名战士自己却没有用一根火柴,他是怎么想的? 无名战士是怎样珍藏这七根火柴的? 七根火柴的意义。

第四个问题:

无名战士,并非真的没有姓名,作品以“无名战士”出现,有没有什么用意?

同学们讨论,认为作者是想告诉人们,这位战士是无数革命先烈的代表……

第五个问题:

文章学完了。大家想一想,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我们是怎样体会出来的。咱们归纳一下阅读小说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课堂上再次出现热烈讨论的局面。

(屏显)

〔评析〕

在《七根火柴》的教例中,此教例的提问设计的确技高一筹。揣摩这五个问题,不由得令人暗暗叹赞:好精彩的提问!

首先看提问的作用。

这五个提问——第一问解决内容理解的问题,第二问解决主题理解的问题,第三问引导对人物形象的讨论,第四问指点揣摩小说的艺术构思,第五问着眼于阅读技能的训练。五个提问引发五次教学内容,形成五个课堂教学的“板块”。精美的提问设计成为支撑课堂教学的骨架和集纳教学内容的聚光灯,完美地结构起课堂教学的“历程”。

再来看提问的顺序。

这五个提问——第一问意在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强化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为后面的教读作好充分的铺垫,所以放在前面。第二问的位置可以很灵活,教者把它放在这里,主要是为讲析人物形象作铺垫。第三问是全课教学的最主要的问题,所以还进行了化解,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各个细节之中。第四第五个问题,也是摆放得恰到好处。

最后看看提问的艺术。

第一问假设一个情景,目的是要同学们复述课文却并不直接提出,争当一个好的解说员——多么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第二问从侧面切入,本来是要同学们归纳主题却也不直接提出,另拟一个标题——比归纳主题活泼得多、生动得多!第三问设置了一个大大的矛盾,表现了教师高超的导读艺术,把教学引向深入,把课堂气氛撩拨得十分热烈。第四、五两个问题从正面入题,问一次就解决一个大问题。

现在我们可以想得到:有这样美的提问设计,该有多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七根火柴》,先把这个案例,用缩写的方法写出来,人家一看就知道这个课是怎么上的。然后我可以加上评点的话,就是这么一篇小文章。每天这样的文章1500字左右,100天,15万字,写了8年。

(屏显)

我的读书笔记之十:教学艺术资料

20多年前,我在钻研中学语文专业杂志时的最伟大的发现,就是自解放以来,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大众化的教学设计艺术。在这个方面,文章发表得多一点儿的,只有北京市的宁鸿彬先生。后来,《语文学习》杂志于90年代开设了一个专栏,叫做《教学艺术镜头》。我则从1993年起,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上开设“教学品评”专栏,一共写了8年的时间。

我是怎样知道国内少有专家或者教师专心地研究过课堂教学艺术的呢?靠的是读书卡片。我建立了“教学设计艺术”的目录卡片,但是很难收集到文章,就是显示出教学设计研究中的“空白”。

发现了“空白”,就得立志去填补,这就开启了我在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方面的漫漫征途。

我的读书笔记之十:教学艺术资料。

(屏显)

分类:教法必读文章

刊名期文文章题目作者

语文学习80.03.P40改进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设想和试验钱梦龙

语文学习80.04.P39试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严光有

语文学习80.06.P41怎样培养学生笔记的能力侯文达

语文学习80.06.P56讲读教学中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些尝试过传忠

语文学习80.07.P14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点法咏枫

语文学习80.10.P44阅读教学探讨

语文学习80.11.P16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时胜利

语文学习80.11.P16谈谈课堂设计于漪

语文学习80.7浅谈作文教学中的结构特色胡元梅

就是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法方面的好文章,都要收集起来。同样大量的名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

(屏显)

分类:课型

题目:课堂教学的节奏与容量

作者:于漪

书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摘录时间:85.8.P2

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型中以讲读为主,辅之以写作练习、复习等课型,而无论哪种课型,往往以平堆的居多,以平面展开最常见,以单打一的传授知识最手熟。尽管这种种做法在培养学生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从时代的要求和今天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考察,课的职能远远没有充分发挥。

教课要树立“立体”的观念。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知识而言,有教师的质和学生的量,就能力而言,有内容的难易、份量、训练角度的大小、准确度、速度、掌握的幅度与熟练程度等等。不论是什么课,都可以在教学目的虽然单一的情况下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发挥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

于漪老师的文章,很多内容都是抄下来的。

(屏显)

《背影》抓住“背影”作文眼,篇首点出文眼,篇中几处提到“背影”,收尾又以“背影”作结。这样,首尾呼应,结构谨严,既深化主题,又造成感情上的跌宕回环,像一首抒情诗似的,缠绵悱恻,情深意长。

(摘自《语文学习》1987年第2期桑牧《略谈散文的结构艺术》)

这是《背影》的读书卡片,现在我把它打成PPT。就87年的文章,来分析《背影》的文眼。

(屏显)

徐州见父——难过的泪

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怅惘的泪

北京思父——辛酸的泪

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四次流泪,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摘自《语文学习》 1993年第6期 张小平《“泪眼”看〈背影〉》)

分析《背影》的内容。

(屏显)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能节省许多时间。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3期P13)

分析《背影》的语言,特别是近义词。

(屏显)

朱自清在《背影》中浓墨彩绘“背影”,将父亲这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其生活处境、性格特征、思想感情都通过“背影”传达出来;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家庭败落、生活贫困的境遇,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老态龙钟。一时间,父亲穿着的陈旧、行动的吃力、生活的困窘、老年的暮气均展示无遗。读者人中更能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怀备至。

(摘自《学语文》第5期 郭瑞炜《违反常规,更加清新》)

分析《背影》的描写技巧。

(屏显)

紫毛大衣。朱自清先生在《买书》中说“紫毛大衣”是“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紫毛(猫皮),水獭领”,是布面子,土式样,领子小而毛杂,原因是用了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的。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是费了点张罗”。“马蹄袖”是指清代官服的一种窄而袖口呈三角形的袖子,长出外衣袖,并翻卷过来,似马蹄状。因为是上代遗物,找寻“两副”拼凑起来一个大衣领子,确实不易,这便是很费“张罗”的原因。由此,我们也可看出“父亲”对朱自清的疼爱之心。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8期刘同题 《 “紫毛大衣”及朱自清的“遗憾”》)

分析“紫毛大衣”的来由。

(屏显)

作者开篇背景的交代和文章结尾父亲信中的话感人至深。在这次回南京的途中,有三事缠绕着父亲,一是视母的丧事,一是经商的亏空,一是“父亲赋闲”。心事重重的父亲背负着如此艰难的生活负担,却“本已说定不送我……但他终于不放心”,亲自来车站帮“我”忙碌着一连串的琐杂之事,而“我”呢,颇为自信,再三拒绝,自视清高,“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暗笑他的迂”,拂去了父亲那一番苦心。而如果缺乏这段背景的交代,我们就会把父亲的形象与千百万普通的父亲的形象混为一体,不能从他疲惫、艰难的形象中读出清香满溢的慈父的爱,更不能体会缠绕其中的作者、自省、自悔的浓厚之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3期王连高《朱自清散文的“源头意识”》)

分析文章开篇的作用。

(屏显)

翻检季镇淮《朱自清先生年谱》,发现这样一段:

“1927年先生30岁。10月11日,《唱新诗等等》一文写成。同月,写散文《背影》。”从此记载来看,《背影》写于1927年10月,而不是像传统的说法那样写于1925年10月。1925年8月,朱自清应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到1927年10月,其间共有二年零二个月,这个时间正好和“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中的“二年余”吻合。

《背影》写于1927年10月。这个时间还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结末一段话的理解。“最近两年”是指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的两年。1925年8月前,由于家庭琐屑,朱自清曾引起过父亲的不愉快。1925年8月至1927年10月,朱自清远离家乡,父亲对朱自清的“不好”渐渐忘却,由于路途遥远,相见亦难,父亲只好凭书信表达心中的惦念。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11期张玉新《〈背影〉究竟写于哪一年》)

分析朱自清先生写的内容和他的年谱是不是吻合的。

(屏显)

知名作者《背影》赏析文

王松泉《背影》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2年第01期

唐嗣德《背影》,破产家庭的缩影《中学语文》1982年第8期

岑健《背影》魅力新说《语文学习》1987年第12期P17

倪文锦民族文化的认同教学设计的差异——大陆·香港·台湾《背影》教学比较《中学语文》1993年第06期

张玉新《背影》究竟写于哪一年《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11期

朱华贤未讲《背影》先有情《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07期

饶杰腾《背影》教参新编《中学语文》1997年第7期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经典《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严华银《背影》教学设计《语文学习》2002年第7-8期

季羡林季羡林说朱自清散文《背影》《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孙绍振《背影》后面的美学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孙绍振著《名作细读》

收集大量的知名作者的《背影》赏析文。这一笔一画都是手抄笔录。

(屏显)

同一家杂志的《背影》赏析文

郝宇民朱自清散文挑剔——兼论《背影》的散乱《名作欣赏》1996年第02期

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2期

李知文妄作高论,曲解《背影》——驳正《〈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5期

杨金忠浓浓挚深的父子之情——重读朱自清的《背影》《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陈民东方版父子冲突——重读朱自清《背影》《名作欣赏》2003年第10期

季羡林季羡林说朱自清散文《背影》《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王玉宝《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名作欣赏》200年第12期

杨剑龙一帧展现父子情深的悲凉画幅——读朱自清的《背影》《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

欧秀蓉余立新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名作欣赏》2005年第16期

同一家杂志的大量的《背影》的赏析文,都把它收集过来。

(屏显)

[文献目录]

陈梦森紧扣“背影”教《背影》《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9期

熊德斌《背影》和“背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年第6期

饶杰腾《背影》教参新编《中学语文》1997年第7期

唐梓钟《出离悲愤的淡雅——谈《背影》中的造语情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年第8-9期

秋野寥寥数语,点石成金——重读《背影》《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7期

韩茹真诚·含蓄·适度——从《背影》看朱自清散文的特点《中学语文》1998年第11期

葛胜华背影,你到底深藏着什么?——朱自清《背影》新探《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7期

周章轼透视《背影》的一处服饰描写《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9年第7期

张棋巧用数字析《背影》《语文天地》2000年第16期

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2期

傅书华永远的《背影》《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李洪昌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6期

李知文妄作高论,曲解《背影》——驳正《〈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5期

李国涛《背影》——五四散文经典《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刘新群《背影》中的三个“四次”《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 2002年第8期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经典《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严华银《背影》教学设计《语文学习》2002年第7-8期

易文再论朱自清《背影》之内涵《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7期

(屏显)

张俊《背影》创作动机探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2003年第13期

李善词张玉国款款情深在“背影”——简评朱自清《背影》的情感意象《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2003年第19期

王玉宝《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

张明珠从“言说角色”的选择定位谈《背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6期

阙学东对《背影》审美渗透的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11期

朱生仪《背影》题旨新探《学语文》 2004年第5期

杨剑龙一帧展现父子情深的悲凉画幅——读朱自清的《背影》《名作欣赏》2004年第12期

李桂芹朱自清散文的女性味和背影美《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4期

江结宝《背影》——父子关系和谐的乐章《语文建设》2005年第8期

郑慧生命意识中的亲情回归——读朱自清《背影》《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11期

吴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朱自清景物描写中的女性意象研究学习》教学案例《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2期

梁昊芬爱,在回望中渐渐美丽——《背影》教学创意《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09期

张正华解读《背影》中的泪水意象《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年第32期

郑慧生命意识中的亲情回归——读朱自清《背影》《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11期

欧秀蓉余立新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名作欣赏》2005年16期

(屏显)

李文强张立花《背影》是一首至爱之歌《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7期

刘军《背影》中的铺垫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1期

马祥《背影》备课资料《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

傅永东《背影》和背影《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6年第12期

程宁芳激励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动感地带”——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第7期

陈海《背影》教学设计《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7年第6期

张志谋余春社浅谈《背影》的构思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7期

孙绍振《背影》后面的美学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孙绍振著《名作细读》

那简直是用不完,永远用不完。大家看,光目录就有三个页面,这还是10年前的东西,全是《背影》的参考目录,所以只有下这样的功夫,我们才能够利用人家的智慧,来提高我们的智力。

(屏显)

《春》的节令纵线

首段,形象毕肖地展现大寒之后,立春将至的情景,盼春之状现于章首。

二段,写万物。绘立春、雨水之间的时令景色,迎春之意跃然纸上。

三段,赞草。写雨水、惊蛰时刚萌发的小草,游春之悦溢于言表。

四段,咏花。春分时节,闹春之乐力透纸背。

五段,赋风。是清明前后播种、育秧时田间恬静景象。

六七段,颂雨。典型地写出了谷雨、立夏间暮春景象,惜春之情,洋溢于卷间。

尾段,颂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1期P14)

(屏显)

夸父逐日,表现着我们的远古先人为抗旱驱热、赢得生存所进行的艰难而顽强的斗争。

夸父是“盗火英雄”,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

夸父是华夏第一个农业科学家。他追太阳的目的,就是测量日影以及黄河涨落的情况。

夸父,部落的首领。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最终悲壮地失败的部族迁徙。

夸父逐日,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被记住的因水源不足而造成的拓荒失败。

“夸父追日”实为春社求雨,神巫夸父被曝而死之事的演变。

夸父是中华文化史上第一个仰望太空思考神恩的人,是中国先民中的第一个理想主义者。

《夸父逐日》曲折地反映了炎帝族的后裔夸父族与黄帝族的一次权力较量,夸父族不自量力,以失败而告终。

(屏显)

《再别康桥》资料目录

1.只德英关于《再别康桥》《语文学习》2001年12期

2.史建筑在诗的王国里自由飞翔——高中课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李旭山《再别康桥》的抒情结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6期

4.岳洪臣《再别康桥》异景赏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6期

5.汤登仲《再别康桥》备课三题《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8期

6.李志强押韵与抒情——小议《再别康桥》的押韵艺术《语文学习》2004年第2期

7.杨帆《再别康桥》标点及注释质疑《学语文》2003年第6期

8.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4年第3期

9.杨耀祖品味《再别康桥》言外之意《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5期

10.王红梅美哉,《再别康桥》《中学语文》2004年第7期

11.周自厚《押韵与抒情——小议〈再别康桥〉的押韵艺术》指瑕《语文学习》2005年第3期

12.董水龙独自重温的甜蜜旧梦——《再别康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6期

13.孙桂平《再别康桥》讲解要点提示《名作欣赏》2005年第12期

14.石江明一帘幽梦两样离情《中学语文园地》2006年第9期

15.白云胜《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的文化底蕴《中学语文》2008年第6期

16.吕玉明让学生享受诗歌——《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屏显)

这种研究方法培养我们搜集、撷取、整理、归类、运用教学资料的能力。

这种研究方法培养我们搜集、撷取、整理、归类、运用教学资料的能力。

好吧,八种研读教材的方法也讲完了,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